APP下载

幼儿欺凌行为的案例分析及教育对策

2021-10-29马丹美

天津教育·中 2021年10期
关键词:案例分析幼儿教育

【摘  要】校园欺凌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无数专家和学者都在针对欺凌行为展开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找出彻底消除校园欺凌问题的办法。有研究者发现,校园欺凌现象已经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但是,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很多教师和家长仍未注意到幼儿园欺凌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只把这当作是孩子之间的玩耍打闹,浑然不知这样的问题会对幼儿的身心造成怎样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教育;欺凌行为;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9-0118-03

Case analysis of children's bullying behavior and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Heli Tow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Gaotai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MA Danmei

【Abstract】Schoolyard bullying has always been a hot spot of social concern. Numerous experts and scholars are conducting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bullying behavior, hoping to find a way to completely eliminate the problem of schoolyard bullying.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school bullying appears to be at a younger age.However, due to the young age of the children, many teachers and parents still do not notice the seriousness of the problem of kindergarten bullying, they only regard it as a play between children, they have no idea how this problem can affec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children.

【Keywords】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Bullying behavior;Case analysis

一、幼儿欺凌行为造成的影响

目前,校园欺凌行为已经逐渐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幼儿园也无法摆脱校园欺凌问题的困扰,一些幼儿已经受到了欺凌行为带来的伤害,表现出抗拒上学、性格突变等特征。并且,有研究人员对幼儿欺凌事件中的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追踪观察,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幼儿欺凌行为中的欺凌者,在未来有较大的可能出现狂躁症、反社会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而幼儿欺凌行为中的被欺凌者就很可能会出现抑郁、恐惧症、焦虑和自杀倾向等问题。其中,受欺凌问题影响严重的幼儿还容易在成年后做出药物滥用甚至是违法犯罪等反社会行为。所以,教师和家长需要时刻观察注意学生的身心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幼儿面临的问题,避免幼儿时期的经历对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

二、欺凌个案的相关信息和行为表现

(一)A幼儿

A幼儿在班级中是一个“小霸王”的角色,经常仗着身强力壮抢夺他想要的东西,动辄就会对别的幼儿推搡、打骂,很少有幼儿敢和他一起玩耍。在课堂上,A幼儿很少能安静下来听讲,经常对其他幼儿恶作剧,干扰其他幼儿的正常学习。教师在发现这一问题后,对A幼儿提出了几次批评,但每一次都收效甚微,A幼儿依然我行我素。后来,为了不让其他幼儿受到干扰,教师将A幼儿的座位调到了最后一排的单独座位。A幼儿不仅没有因此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有时还会故意制造噪音干扰课堂秩序。

(二)B幼儿

B幼儿在班级中有自己的一个小朋友圈,圈内的所有小伙伴都会听从她的意见,和她一起玩耍。在遇到有人不听从她命令的时候,B幼儿就会发动她的朋友圈一起孤立这名同学,甚至还可能给这名同学起外号,在背后对这名同学大肆嘲讽。教师在发现B幼儿的问题之后,严厉批评了B幼儿,并将这件事告诉了B幼儿的家长。但是B幼儿的家长拒绝批评他们的孩子,认为这些事情只不过是孩子间的小矛盾,过一段时间自然就会和好。对于B幼儿家长的态度,教师很是无奈,只能加大校内监管力度。

三、关于个案欺凌行为的分析

(一)A幼儿欺凌行为形成原因

1.性格急躁、任性

每一个幼儿天生都擁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这些性格特点可能来自父母的遗传,也可能来自后天的教育方式。A幼儿在平时班级生活中经常表现出急躁和任性的性格特点,比如在排队领水果的时候,A就会推开其他同学排在前面;在拼图教学活动中,A幼儿会很快失去耐心,把拼图扔到一边独自玩耍。据调查,A幼儿的父亲性格就比较暴躁,在和A幼儿相处的过程中也很少会有耐心。所以,A幼儿的性格很可能遗传自他的父亲,也可能是由后天的家庭教育所导致。

2.家庭教育缺失

A幼儿自幼在单亲家庭长大,从小缺少母爱的关怀。A的父亲很少与A交流和沟通,只会在A犯错以后对其进行惩罚,而不是进行细心引导和教育。所以缺乏正确家庭教育引导的A幼儿,无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

3.希望获得关注

A幼儿在经过教师教育以后,获得了从家庭中很少获得的关注感。而后期教师对他的不管不顾,让A幼儿的心中出现了落差。因此,A幼儿变本加厉地做出了一些能吸引教师注意力的事情,以期成为教师和其他同学关注的焦点。

4.面对问题缺乏解决策略

A幼儿从小和父亲一起生活,A幼儿的父亲没有教给他正确地与人相处的方式,反而经常用暴力处罚A幼儿犯过的错误。这样一来,A幼儿也就习惯了用暴力的态度和行动解决问题,所以无法用正常的方式与其他幼儿交流沟通。例如在一次音乐课上,A幼儿忘记准备教师让带的乐器,所以他强行抢走了同桌幼儿的葫芦丝,并且把同桌推倒在地。同桌幼儿的哭泣引来教师之后,A幼儿不仅没有道歉,反而还在教师要求归还的时候砸坏了同桌幼儿的葫芦丝。

(二)B幼儿欺凌行为形成原因

1.以自我为中心

B幼儿从小在家庭生活中习惯了有求必应的感觉,在她的世界里,所有人都应该围着她转,她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随着年龄的增长,B幼儿的这种认知并没有得到改变,反而将其延续到了班级生活中,她会要求自己朋友圈子里的所有人听从她的意见,大家的喜好要跟随她自己的喜好。所以在B幼儿遇到有小朋友不愿意听从她的命令时,会要求自己朋友圈里的所有人都讨厌这名同学。

2.家人过分溺爱

在B幼儿的成长过程中,B的家人对其太过溺爱,即使B幼儿犯错也舍不得责怪,甚至于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也会做出让步。这样一来,B幼儿就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她长大之后,很可能会出现无法适应社会的问题。

3.掌控欲强

B幼儿在家庭生活中有求必应,在班级生活中也有一个以她为中心的小团体,所以B幼儿习惯了大家都听从她的指挥的感觉,甚至畸形地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这样一来,B幼儿的掌控欲就得到了一再地满足,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膨胀。

四、针对个案问题的教育对策

在个案A和B欺凌行为形成原因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对幼儿欺凌行为的影响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想要解决幼儿欺凌行为的问题,幼儿教师和幼儿家庭必须形成合力,互相配合。

(一)幼儿教师重视问题并开展教学引导

1.及时发现及时制止

幼儿园的教师与学生的相处时间较长,所以能够更好地观察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在与幼儿的相处过程中,教师需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班级中可能存在的欺凌行为并加以制止。对于欺凌行为的双方,教师要做出正确处理,避免欺凌行为再次发生。

2.培养幼儿移情能力

很多欺凌者在做出欺凌行为时都不会考虑被欺凌者的想法,更不会设身处地地理解被欺凌者的感受。“人之初,性本善”,幼儿的天性是善良的,想要解决幼儿欺凌问题,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例如,为了解决B幼儿的欺凌行为,教师在一次教学活动当中提出了一个“我是隐形人”的游戏,并向大家说明需要选出唯一一位幼儿作为游戏的主角。一向积极参与活动的B幼儿第一个举手报名。接下来,教师向大家说明了游戏的规则:教师宣布游戏开始之后,B幼儿就进入了“隐形”状态,此时所有人都不能对B幼儿的行为作出反应,游戏一共有三轮,每轮游戏的持续时间会逐渐递增。第一轮游戏很快开始,B幼儿看着大家都装成看不见她的样子感到十分新奇,兴奋地跑来跑去。在第二轮游戏中,B幼兒故意恶作剧,把其他幼儿的东西藏起来,让他们演出一副着急的样子。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她对恶作剧逐渐失去了兴趣。第三轮游戏的时间较长,而且允许其他幼儿自由活动。B幼儿在其他同学做游戏的时候开始感觉到无聊,她想和其他幼儿一起玩儿,但是没有人回应她。B幼儿的情绪越发低落,甚至开始大吵大闹,但依然没有人回应。最终,在游戏还有十分钟的时候,B幼儿终于坚持不住,哭泣了起来。在这次游戏之后,教师对B幼儿进行了单独教育,让她明白她所感受到的正是之前被她孤立的同学的感觉。后来,B幼儿果然改变了做法,不会再鼓动小伙伴孤立同学。

3.关注幼儿心理状态

为了防止幼儿欺凌行为的反复,在解决了幼儿欺凌问题之后,教师仍然要对幼儿进行持续的观察,掌握幼儿的心理动态,避免问题再次出现。

(二)幼儿家庭加强教育,转变教育观念

1.避免溺爱,重视幼儿感受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他们需要父母的关爱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但是也需要父母的教育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溺爱和严苛之间的尺度很难把握,但是家长必须要避免溺爱,重视幼儿的感受,这样才能避免幼儿出现心理问题。

2.教给幼儿与他人正常交往的方法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好的家庭教育会让人受益终身,错误的家庭教育却可能让孩子走上歧途。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不仅要树立幼儿的三观,引导幼儿形成积极正向的思想,还要教给幼儿与他人相处的方式,让幼儿掌握正常社交的能力。

五、结语

幼儿园是培养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温床,幼儿时期的经历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工作和生活,所以家长和教师必须重视这一阶段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避免幼儿受到校园欺凌问题的影响,给幼儿一个安全无忧的健康成长环境。

注:本文为2020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农村学校校园欺凌产生现象研究”(课题立项号:GSZ[2020]GHB424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曾春燕,康钊.幼儿园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及对策探讨[J].教育科学论坛,2019(11).

[2]曾春燕,康钊.幼儿校园欺凌问题成因及规避策略——基于师德失范视角[J].教师教育论坛,2018(12).

[3]陶静.防止校园欺凌须从幼儿时期的全面教育抓起[J].考试周刊,2017(09).

作者简介:马丹美(1990-),女,汉族,甘肃高台人,本科,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案例分析幼儿教育
“互联网+”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