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与弑
2021-10-29陈三峰
摘 要:孔子是一个礼学家,《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论语》中的父子观主要体现为儿子对父亲的“礼”,要求儿子“敬”“隐”“无改”;在父子冲突中希望儿子“无违”,体现为儿子的压抑、顺从。“俄狄浦斯情结”由弗洛伊德提出,源自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其中的父子为竞争关系。“力比多”的压抑促使儿子无意识地恋母,儿子因惧怕父亲阉割而不得不放弃恋母倾向;被压抑的无意识在道德规范中外化、升华,而无法顺利转化的无意识引发“弑父”。二者是解决父子冲突的中西方案,为当下构建和谐的父子关系提供启示。
关键词:《论语》 “俄狄浦斯情结” 父子关系
父子关系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家庭关系的核心,也是文学表现的重要内容之一。父子之间如何相处?父子发生冲突,如何处理?《论语》和“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为我们提供了中西两种方案。
一、《论语》的父子观与“俄狄浦斯情结”
《论语》中的父子观以“礼”为基础,讲述了父子相处的法则;“俄狄浦斯情结”以“力比多”(libido)的压抑为动机,探索了父子关系的奥秘。
(一)《论语》的父子观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门人集体编辑,是儒家经典之一。《论语》对“孝”有全面的论述,父子关系是“孝”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关系中最核心的内容。《论语》中论述父子关系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学而篇》《为政篇》《里仁篇》等部分,讲究“入则孝”,“继承前人又有创新”a,对儿子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第一,“以礼”。“礼”是《论语》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父子关系中也得到充分体现。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面对孟懿子的问题,提出了在父子关系中要“无违”,不违背礼节;并进一步阐释了“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即在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以礼相待,死去之后要依礼埋葬、祭祀。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将养父母与犬马比较:“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还认为:“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除了“事”和“酒食”之外,子还要做到“色难”。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与宰我辩论了“三年之丧”的问题:“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中的“无违”“敬”“色难”“三年之丧”等,都是“礼”的表现。
第二,“无改”。孔子在《论语·学而篇》中说道:“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认为父亲活着的时候,要看儿子的志向;父亲去世,则要考察儿子的行为。如果长期不改变父亲所坚持的准则,就是孝,就是良好的父子关系。孔子在《论语·里仁篇》中再次重申了“无改”的重要性。曾子在《论语·子张篇》也表明:“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曾子用孟庄子的事例,进一步阐释了父子关系“无改”的重要性。
第三,“不远游”。孔子在《论语·里仁篇》中提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并指出“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要求子将父母摆在重要的位置。
第四,“不违”。孔子在《论语·里仁篇》中表明:“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在父子矛盾冲突中,儿子可“谏”,但要做到“不违”“不怨”,要顺从父母之意。《论语》中体现出孝即政,忠孝合一的思想,为政治服务。《论语·为政篇》中,孔子指出“孝慈,则忠”,认为孝“是亦为政”。因此《论语》中的“不违”,既是“不违”于父,也是“不违”于君,“弑父与君”是万万不能的。这与俄狄浦斯杀父、弑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五,“隐”。《论语·子路篇》中,叶公告诉孔子,有个儿子因父亲偷羊而告发了父亲。孔子提出了“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即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这体现出对等恩惠的关系,有“家丑不外扬”的意思,从而引起争议,诸多学者对此展开了论战。
(二)“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核心内容,源自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由弗洛伊德首次在《梦的解析》中提出。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根据希腊神话传说创作了戏剧《俄狄浦斯王》,讲述忒拜国王拉伊奥斯和王后约卡斯塔的儿子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最终刺瞎双目,远走他乡。《俄狄浦斯王》讲述了“弑父娶母”的故事,描写了宿命的悲剧。
弗洛伊德指出:“俄狄浦斯的命运之所以感动我们,是因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我们都如他一样,由神明决定自己的诞生。也许是宿命安排我们将人生最初的爱献给母亲,将最初的恨留给父亲,而我们的梦已证实,事实确实如此。俄狄浦斯弑父娶母,不过是一种愿望的实现——一种来自幼时愿望的实现。”b弗洛伊德揭示出儿子们的第一个性冲动指向了母亲,而第一个仇恨和屠杀的愿望指向父亲。儿子们之所以不会像俄狄浦斯那样弑父娶母,是因为在人格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愿望被抑制了。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俄狄浦斯情结”出现在生殖器期,儿童的性欲对象由自我转向他人,第一个对象就是母亲。“儿童在潜伏期之前选择对象的时候,我们若对他们做出直接的观察,则他们的俄狄浦斯情结究竟有何种表现?我们不难看见小孩要独占母亲而不要父亲;见父母拥抱则不安,见父亲离开则满心愉快。他非常坦直地表现自己的情感,而允许娶母亲为妻。”c男孩子從小就对自己的母亲有特殊的感情,偏爱母亲,把父亲看作自己的情敌。“儿童与母亲在亲密无间中存在一个障碍,这就是父亲的存在。只有消除这个障碍,幼儿才能实现恋母情结。在这个阶段,男童仇视父亲。”d
“俄狄浦斯情结”是通过阉割焦虑的威胁而解决的,“只有通过阉割的威胁,儿童才能放弃俄狄浦斯的野心”e。换言之,男孩出于恐惧而放弃母亲,消除了对母亲的依赖,淡忘了对父亲的嫉恨。弗洛伊德通过“俄狄浦斯情结”分析了《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和《卡拉马佐夫兄弟》,获得了巨大的发现。我国的《孔雀东南飞》《雷雨》《金锁记》等文学作品,也是“俄狄浦斯情结”的有力说明。
二、父子冲突的中西方案
在父子关系的处理上,《论语》与“俄狄浦斯情结”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方式。两者都是以“压抑”为前提,但对“压抑”之后冲突的化解、问题的解决,则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一)父子关系中的压抑
孔子是一个礼学家,在礼乐陵迟的状况下,矢志恢复周礼,颇有理想主义色彩。《论语》中的父子观强调的是儿子对父亲的“礼”,要求儿子对父亲“无改”“无违”和“敬”;即使在发生冲突时,儿子也要做到“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对儿子的严格要求和压抑,来维持父子关系。虽然有“父为子隐”,但也存在“子为父隐”。《论语》以“礼”为基础的父子观,体现了对儿子的压抑。
在“俄狄浦斯情结”理论中,儿子们最初也是通过对“力比多”的压抑,从而进入无意识的状态。个体年幼时期对性本能的压抑,形成了“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恋母情结,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被“超我”抑制。“俄狄浦斯情结”中的父子关系处于竞争的状态,儿子有被父亲“阉割”的恐惧,因而不得不压抑,并逐渐放弃恋母的倾向,从而将“力比多”转向别的异性。
可见,《论语》与“俄狄浦斯情结”在处理父子关系时,都存在压抑的机制,而且都是对儿子的压抑,前者以“礼”为准则,后者以“力比多”为动机。
(二)“不违”与失败的升华
在面对父子冲突的情境下,《论语》强调“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强调父亲采取“礼”压抑儿子。至于压抑之后,儿子如何去化解这些压抑,并不是父亲关心的话题,就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在“礼”面前,在父子冲突中,儿子处于被动、弱势的一方。关于这一方面,卡夫卡在《判决》中将其展现得淋漓尽致:身体抱恙、年迈的父亲在恼羞成怒的状况下毫不犹豫地判儿子投河,儿子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事业而毅然听从老父亲的判决,投河自尽,但死前仍对父亲充满爱意、毫无怨言。父亲就是儿子的天、儿子的法。
在“俄狄浦斯情结”理论中,儿子因惧怕父亲对自己“阉割”,不得不放弃恋母倾向。于是,被压抑的“力比多”转移,得到了升华,“俄狄浦斯情结”顺利化解。但也有升华失败的情况,弗洛伊德指出:“所有时代文学中的三部经典著作——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都会表现同一个题材:弑父。不仅如此,所有三部作品中,弑父的动机都来源于对一个女人的性争夺。”f对母亲“力比多”无意识升华的失败,意味着“俄狄浦斯情结”的固着,导致父子冲突激化。儿子对父亲进行反叛,甚至弑杀,于是发生了俄狄浦斯的悲剧。
与《论语》中的父子观通过“不违”的方式解决父子冲突不同,在“俄狄浦斯情结”理论中,随着升华的失败,作为儿子的一方为了自身需求,对父亲进行了违抗、弑杀、取代。
三、父子冲突的升华
《论语》与“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在处理父子关系中,体现出不同的方式。《论语》中的父子观尊“礼”,但“礼”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弗洛伊德从生物学的角度阐释“俄狄浦斯情结”,也为后人诟病。
(一)“礼”的出口
孔子生于春秋末年,欲恢复西周礼制,重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论语》就是孔子追求“礼”的产物。春秋时期,君臣、父子伦理崩坏,为争权夺利,臣弑君、子弑父,孔子认为“礼”是理顺君臣、父子关系的唯一药方。因此,《论语》中的父子观讲究“礼”,在父子冲突中仍要求儿子对父亲“礼”和“不违”,至于“不违”背后产生的问题如何化解,“礼”是否能够解决,并没有明确的方案,由此打上了理想主义的色彩。在当下追求民主、平等的背景下,时代对“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儿子遵“礼”,做到“不违”,那么“礼”就解决了父子冲突。一旦儿子做不到“不违”,或表面“不违”、问题内化,父子冲突就无法得到解决。而且随着冲突的累积、长期的压抑,矛盾只会更加激化。因此,“礼”是父子关系重要的准则,但不能解决所有的父子冲突。要完全解决父子矛盾、处理好父子關系,作为“堵”的“礼”,就需要宣泄的出口,让父子关系在摩擦的过程中升温、成长,如在“俄狄浦斯情结”理论中被压抑的无意识逐渐被升华。
(二)“俄狄浦斯情结”的动机
“俄狄浦斯情结”由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首次提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弗洛伊德学说影响越来越大,争议也越来越多。“俄狄浦斯情结”从“力比多”出发,强调生物学的重要性,受到诟病。荣格从“集体无意识”的角度进行了修正,认为“俄狄浦斯情结”具有“神性”,仅仅是象征。霍妮从社会文化的角度修正了弗洛伊德纯生物的立场,认为弗洛伊德突出了因“力比多”能量释放导致异性爱的乱伦。霍妮淡化了异性爱的因素,认为是子女的依赖倾向于父母中更强大的一方,从而克服焦虑,获得一种安全感。拉康从语言学角度构建了“俄狄浦斯情结”,认为父亲只是想象中的父亲、象征的父亲,代表权威、社会规则。尽管众说纷纭,但人们仍未否定“俄狄浦斯情结”的存在。尽管动机不同,但父子冲突仍要解决。
(三)与时俱进,构建和谐父子关系
父子之间如何相处?父子产生矛盾冲突之后应如何处理?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论语》中的父子观和“俄狄浦斯情结”理论有两种不同的方案,虽然各有利弊,但引人深思。
父子在相处中,既需要《论语》强调的儿子对父亲的“礼”,也需要“俄狄浦斯情结”理论中儿子敢于反叛的勇气。儿子既要对父亲“礼”,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争取到父亲对自己的“礼”。父子之间应互相以礼相待,做到“父为子礼,子为父礼”,而不是一味强调儿子对父亲的“孝”“顺”“不违”。
父子关系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改变,做到与时俱进。在科技成为日常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子女教长辈如何使用智能手机、网购等新兴事物,出现了晚辈对长辈“文化反哺”的现象,让长辈在新的时代环境里能体验科技进步带来的便捷。因此,我们需要融合《论语》中的父子观与“俄狄浦斯情结”理论,构建新时代的父子关系。父子间以礼相待、平等沟通、共同成长,便可共享美好人生。
《论语》中的父子观重“礼”,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理论以“力比多”为出发点,二者对父子关系的处理都有压抑儿子的倾向,二者化解父子冲突的方式也截然不同。在全球化的当下,《论语》中的父子观和“俄狄浦斯情结”对如何构建和谐父子关系提供了启示,也为家庭关系的重塑指明了方向。
a 陈桐生:《〈论语〉十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3页。
b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李莉译,台海出版社2016年版,第256页。
c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64页。
d 张丛良:《20世纪精神分析批评话语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9页。
e 〔美〕斯蒂芬·A·米切尔、玛格丽特·J·布莱克:《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陈祉妍等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0页。
f 陆扬:《精神分析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4—45页。
基金项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文中心青年创新人才培植课题(19QNCX0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院科研创新项目(20GWCXXM-09)阶段性成果
作 者: 陈三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外文学文化比较研究。
编 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