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格美育与美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2021-10-29郭守运袁颖诗
郭守运 袁颖诗
内容摘要:《美学原理》立足于审美实践,阐述了人类审美活动中的一系列问题及其规律,是一门集文学、哲学、历史、心理、艺术、美学等学科于一体的高校文科必修课程,其课程涵盖学科的广泛性,为新时代人格美育融入《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广阔的平台。新时代人格美育旨在塑造和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良好地自我调节情绪的方式等等。人格教育是新时代下《美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之一。
关键词:人格美育 课程教学 课程思政
《美学原理》是以培养学生在生产活动中立足审美与审美关系,从自然、艺术、社会风俗、人情等等中发现美、感受美和体验美。对于受教育者来说,首先要学会欣赏美,才能更好地创造美。通过相关的研究与实践表明,美育对于人格美育的教化是无功利性、非实用性,美育影响人格,是在一种愉悦、自由和轻松的氛围下实现的,打破了传统教育下严肃地说教以达到个人道德和品质的建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院老教授们的回信中指出,在新时代“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1]
一.《美学原理》课程在人格美育教学中的意义
2019年3月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到:“高校美育要以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为重点,紧紧围绕高校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三个重点领域,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教学。”[2]这一举措为高校发展美育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将人格教育融入《美学原理》课程,形成人格美育,并加强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改革,从美学的角度看,丰富了新时代教育的文化内涵。课程内容将结合《美学原理》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现当代艺术大师的人生经历等进行甄选,以提升学生的爱国爱党、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从而提升人格教育与美学相结合的教学水平。
(一)有助于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时代新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也提出要“以美育构建审美的人”。当今受快餐式文化的影响,学生更倾向于追求“短暂式”、“爆款式”、“国际式”的文化,对于各种文化中“美”的追求与鉴赏则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必须有一个纯净的心灵和高尚的品格,能够在未来变化多端的国际环境与形势中,高度保持着正确的审美观,能够抵制不良文化的诱惑。“以美育人”注重对学生人格与心灵的塑造,符合当代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也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奠定了心理基础。
(二)有助于学生“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重要讲话提到:“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全国教育战线引发热烈反响。[3]随着时代的发展,综合型人才是全球化培养目标的趋势,全面发展的人需要“德才兼备”。康德曾说:“美是道德的象征”,足见“美与德”存在密切的关联。一个人需要懂得“美”才能做到以德待人,美育的过程就是“立德树人”,通过美学课中饱满的“情与真”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冷暖、生活的酸甜、生命的珍贵、责任的意义等等,人格美育也是让学生认识自己,懂得感恩,懂得真善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和爱国精神。
(三)有助于学生“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个体实践,而人格美育强调学生的自觉性。由于审美教育在我国还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它更偏向于法律之外的道德约束,主要是对学生精神和品行上的熏陶,所以,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自觉地把“美”内化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举止中。通过对理论部分的不断疏导和人格美育的教化,最后起到增进学生学习动力强化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目的。
以往的《美学原理》课程,可能只注重于对审美对象的分析,或以严酷的眼光、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对象。如果说,这样一种客观的研究方法非常适宜于哲学的沉思,那么,它绝不适宜于美学的思考。对人格美育与《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分析,可以弥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让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出现实价值,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体系。
二.当前高校《美学原理》课程的不足之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4]一般而言,人格美育分两块,包括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運用主体和客体分类方法,发挥在大学期间除了家庭之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人格的重要影响力。
一方面,忽略了人格美育在《美学原理》课程中的重要性。
当前,部分高校对于人格美育的课程往往会放在思政课上,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更多地会通过历史、政治等等方面进行教化。大部分学生对于上思政课的第一反应就是要被控制思想,被控制行为,从而会产生抵触心理,使得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在《美学原理》课程中渗入人格美育是响应了新时代下课程思政改革的步伐。《美学原理》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在审美活动中用思辨的方式分析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感受美的实质,探究美的规律,从而指导学生在生产活动中了解美的真谛、理解审美的含义、感受美的意义。融入人格美育的《美学原理》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人生观的教育,不仅仅学习美学原理的专业性知识,他们可以运用美学课上的人生观作为一种参考,从而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去审视社会上的美,这也是实践美学的要求。在课堂中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的发展,以润物细无声地方式传授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得学生自己体会和领悟“人”、“人格”的重要性,主动地接受人格美育的洗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缺少对人格美育在《美学原理》课程中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于人格教育与美学课程联合的研究甚少,相关的课程思政教学十分不足,尤其是对于大学生在美学课程上引入人格美育的研究微乎其微。可见,我国人格美育模式的研究现状和不足,高校对于思政教育和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视度都还不够明显。
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完成原先设计的教学计划,往往会忽略了人格美育的重要性。对于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由于缺乏专业性的指导,清晰的教学安排,明确的教学目标等等,导致人格美育模式没有明朗的方向,仍处于一种探索的阶段。这就需要学术界加大对人格美育模式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划定人格美育的范畴,确定人格美育的评价体系等等,指导高校全面进入课程的思政改革,并且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与培养,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可见,新时代人格美育与《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举足轻重。我们要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原则,从高校思政建设与改革的角度出发,以美学下各个专业建设为基地,以此展开教育实践,从而将人格教育与《美学原理》联系在一起,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发扬文化自信的思想情怀,为构建和谐高校、和谐家园、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三.新时代人格美育与《美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
在《美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要把握美育最核心的意义和价值,即学生综合素养,审美和人文素养;而这样的一种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塑造需要我们了解艺术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我们有体验、欣赏美和艺术的能力。所以,在改革中结合新时代下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充分地挖掘和探讨课程中的美育元素,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坚决把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一)加强各高校的资源共享,重视学生的人格美育
各高校之间可以共同探索新时代下人格教育与美学课程的融合,挖掘《美学原理》中人格美育的思政元素,即可以从学生自我意识、情绪调节、合作意识等等方面与《美学原理》的教学进行交融互通。在美学课程中,拥有着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不同行业的艺术美、不同时代的作品分析、各种审美心理的分析,对丑的理解等等专业知识,在基础上我们融入人格教育。以不同的艺术大师的自画像为例,融入自我意识的教育,即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以审美心理为例,融入情绪调节的教育;以不同行业的艺术美为例,融入合作意识教育。通过各高校的通过共同合作,各专家学者给予专业性的指导,重视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各高校还可以分工合作,把《美学原理》分为五个部分去研究,即文、哲、史、心理和艺术。各高校通过发挥自己的某一领域的专业性,一方面可以更彻底地去剖析《美学原理》的教学内容,以此形成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可以融入人格美育,进行教学改革,以点带面,促进本专业的其他科目共同发展与改革。随即,将各高校研究的部分进行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由此,各高校既有自己的特色部分,又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实现“双赢”的局面。
(二)学院召开教学研讨会,创新《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
学院要发动《美学原理》、《文化传播学》、《文化产业管理》等教学团队,在专业教育课程内容中,设立专章,并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调查分析等环节,融入人格教育、个人道德和品质、审美能力、美感教育等专题教育,课程形式可以采用主题演讲、辩论赛、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途径,加强学生的道德情操、健全人格的建立,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校园的文明和谐。
《美学原理》课程可以加强讨论式与线上线下结合式的教学模式的运用。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模式中,往往会忽视以学生为中心,缺乏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而人格美育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包括良好地社交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等。所以,在学校我们要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讨论式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讲授“审美主体”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小组讨论或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可以自主欣赏作品,主动讨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其次要学会倾听和接受他人的观点,最后,整合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形成新的想法。线上线下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在线上完成预习与思考,对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对不懂的知识查阅一定的资料,从而更好地在线下的课堂中留有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讨论。学院要协调各方面的作用,建立课程思政的体制机制,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实施优秀教师的示范公开课,开展一系列的师资培训,保障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
(三)开展多样化的审美主题活动,丰富《美学原理》课程教学方法
在新时代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应该开展多样化的审美主题活动,比如:争取分批让学生体验“最美人物”颁奖典礼、音乐会、画展等的现场,或是利用多媒体等技术组织学生观看直播。还可以创新教学地点,把教室转移到学生活动中心,比如:画室、琴房等,保证学生有创作和表达自己的机会,让学生从创作者表达自己,认识自己。甚至可以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比如,邀请现代美学教授、地方“最美人物”、“广东好人”等等具有“美”的代表人物,让学生从学者、英雄人物或是普通老百姓中唤起心灵深处对真、善、美的向往。
杜卫教授曾提到:“‘全面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是国家对新时代学校美育的要求,要达到这一要求,首先应解决教师转型的问题。”[5]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要在上课前准备好相应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寻找相应的案例支撑人格美育的内容。其次,要练习自己的语言表达,避免生搬硬套的说辞或是尴尬的笑场。利用扎实的理论基础对“美”的形象进行分析,通过生动地语言进行传递,使学生感受到“美”背后的文化意蕴与精神面貌。在教学安排上,人格美育的内容是基于《美学原理》课程的知识,教师首先要把《美学原理》课程的知识讲授好后,根据需要引入人格美育的内容,要把握好时机与深度,才足以吸引学生。若在一开始就强调人格美育,那么会引起学生的不适,也会被误认“刻意说教”,甚至让学生无法捉摸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会使教学效果大大下降。教师对于人格美育的渗入要采用“相随相伴”式的教学方法,即人格美育一直陪伴着,但有需要时拿出来讲一讲,不需要时先放一放,点到为止,起到暗示作用即可。
综上所述,把人格教育引入美学的教学体系中,加强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与改革,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政治成熟度,运用对美学的学习,提升审美能力和完善人格品质。通过优秀的文化作品,拓宽学生的审美来源,感受优秀文化的奥秘,并在美的陶冶下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达到通过轻松、愉悦和自由的方式实现人格美育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N].[2018-8-30].http://www.xinhuanet.com/2018-08/30/c_11233
55797.htm.
[2]教育部.關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N].[2019-3-29].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9
-10/21/content_5442890.htm.
[3]人民日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在全国教育战线引发热烈反响[N].[2020-09-24].http://www.gov.cn/xinwen/2020-09/24/content_5546568.htm.
[4]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N].[2020.8.31].http://cpc.people.com.cn/n1/2020/0831/c64094-31843368.html.
[5]杜卫,李制,郑欣.新时代高校美育的规律特点与实施路径——杜卫教授访谈[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90.
基金项目:2020年广东省教育厅“华南师范大学-南方日报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项目(GD20JG015)阶段性成果;2018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华夏美学游范畴的审美空间研究”项目(GD18CZW03)阶段性成果;华南师范大学2020年“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课程思政)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