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加工机制视角下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探究
2021-10-29王欣宇
王欣宇
内容摘要:近年来,基础教育日益强调高中生阅读信息检索能力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中,逐渐弱化了语法的地位而将重點更多放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语言是一种人所独有的,并且能够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高级认知能力,因此研究学生语言信息加工的认知控制机制对外语教育领域的发展意义重大。国内学者多将对于语言加工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学或者神经学的方向上,本文结合笔者的高中教学经历,旨在从语言加工过程的角度剖析培养高中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语言加工过程 阅读能力 培养
语言加工是指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编码、转换、存储、提取的过程。[1]语言理解不仅取决于对语言的材料的感知是否正确,还取决于人们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各种形式的知识经验。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接受、加工所获得的语言信息,通过构建语言材料之间的联系,补充不足的信息,最后达到对语言材料的合理解释。语言加工过程根据人脑不用的信息运行方式分为七种:系列加工和并行加工、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控制过程和自动过程、模块化加工。这些加工过程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以交叉进行的方式呈现。而目前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将重点更多放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其中,阅读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怎样才能达到高效阅读便成了需要特别关注的方面。因此,探讨人脑语言信息加工模式,寻求高效可行的加工策略对提高高中教育阶段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并行加工过程提高学生阅读速度
如果人脑加工信息时,一组只发生单次加工,则称之为系列加工。例如,在逐字翻译后按照“连词成句”的方式理解大概含义,接下来分析句子结构,然后确定词汇的正确读音,得到最后的译文。系列加工的各个阶段接次出现,没有交叠。并行加工是指在进行语言处理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加工共同进行,即大量信息同时加工。并行加工的优点是速度快,效率高,但其对学习者的能力有一定要求。
高中阶段学生的阅读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阅读能力的发展水平也适于使用并行加工的方式。但从笔者的教学经历来看,仍有一定数量的学生不能同时进行多项信息处理过程。原因多为词汇掌握不准确,对语法的理解不到位,以及普遍的阅读量不充足。其中大多出学生都是先将英文词汇翻译成中文,然后再划分句子结构。这样往往导致阅读速度缓慢,思路断点,对文章把握不清晰的结果。教师应从提高学生词汇量入手,使学生对高中应备词汇达到运用自如的状态,更有效的方式使用英文解释英文,培养学生的预感。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使理解文意,分析结构同时进行。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意义而非形式,增加可理解性输入的比重,利用自然教学机制进行知识输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自我监控,在并行加工的过程中不断监测自己的加工结果,如发现信息有误,应立即重复加工,及时改正,这需要大量的阅读材料训练,通过大量阅读,熟悉英语的语序、固定搭配、甚至俚语,才能迅速提炼语句主干,进而达到掌握文中的句法结构、段落结构和逻辑思路的实质目的,领会文章内涵。最终逐渐养成并行加工的思维习惯与思维能力。
2.采取自上而下加工过程培养理解文意能力
自下而上加工是指从最低层次向最高层次加工的信息处理顺序,并且所有高层次操作不会对低层次操作造成影响。[2]在进行语言加工时,第一步通常是语音层面词汇层面;其次是检索语义记忆中的词汇项句法层面;然后组织单词成分,为句子形成短语结构;最后是语篇层面,把所有句意联系起来,组织成更高一级的语篇单位。自上而下的加工模型同样是是一种认知和分析策略,是指学习者通过题目或者已有的少量信息预测细节内容,在自上而下的加工模型中,高层的信息处理一般会对低层加工过程产生影响。
学生应利用先前的知识储备来分析和理解当前信息,阅读时无需精确地辨认和理解文章中的每个词及词序,而是利用丰富的背景知识和文中关键词来做出推断、预测和重建信息,以达到正确的理解。但这种信息加工方式依然有一定的问题,比如预测不准确,会导致学习者回到词汇和语法层面进行反复加工,这就对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和理解能力提出了要求。
有输入才能够产出,学习者能够灵活调取信息的前提是输入信息需要积累到了一定水平。因此自上而下的加工要求学习者拥有一定量的知识储备,教师应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意识,为阅读时检索知识做准备。在阅读时通过关键词的方式理解文章含义,而不是逐词通读全文,阅读的同时更要不断思考,适当预测后文大致内容。这样更加能够提高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掌控感,进行任务型阅读时减少慌乱的情绪。具体可以采用跳读的方式,提炼关键点,弱化重要性不强的部分。把握精准信息,通过关键词概括全文,提高文章理解能力。
3.训练自动信息加工过程强化阅读策略
从现有资源中提取大部分资源的任务被称为控制任务,这些任务中的过程被称为控制过程,控制过程往往是有意的、可控的、有意识的、缓慢的和费力的。相比之下,自动任务不需要大量资源的任务的参与,而进行自动任务的过程被称为自动过程。自动任务往往是无意识的、不可控的、无意识的、高效的和快速的。自动任务一般是学习者经常进行的活动,例如对于高中生来讲,阅读时对于语段时态的区分是头脑中自动进行且高度准确的,不要花费学习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规划操作。
为了使学生的阅读过程以及对于阅读策略的使用达到自动化的状态,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使阅读中头脑对文字信息的翻译处理达到自动化,通过量变达到质变。从高度的控制化到完全的自动化期间需要成百上千次的锻炼,自动加工也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完成任务的时间进行预估。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更重要的是注意在量性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培养阅读策略。以任务为核心展开阅读,阅读时结合上面提到的自上而下以及并行加工的过程进行理解。阅读策略大体为以下几点:首先通过阅读文章标题或者首尾段的方式预知材料大意,然后仔细研磨问题,以问题为核心回到文章中进行任务型阅读。其中必然会有生词难词,要理解上下文义进行猜测而减少生词带来的阻碍。开始可能是机械的模仿,熟悉策略步骤后,通过实践的增加便能熟练应用策略形成完整的阅读方法。
4.选择合适的模块化加工方式形成良好的阅读策略
在认知心理學中,模块性有两重意义。第一,它是关于语言加工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独立于我们一般认知系统的程度。[3]另一种观点强调语言和认知过程的交互联系,强调了在语言理解、生产和习得中,诸如工作记忆、自动加工和并行加工等概念的作用。其概念可以以记忆手机号码的方式为例进行理解,有些人会以3-3-5的方式记忆11位手机号码,有些人则会以4-4-3的方式记忆,像这样形式各异的记忆方式选择则代表了不同的模块化语言加工信息方式。
正确选择模块化加工方式需要借助学习者已有的语法规则和语义知识,同时也有赖于学习者的思维习惯。选择适合的模块化加工方式对于提高阅读速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模块化信息处理方式的选择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如何帮助学生正确选择适用于自己的模块化加工方式是其中最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首先教师应观察学生的个性特点,如果学生偏向于多血质,这类学生大多数反应较灵敏,耐心相对不足,处理的文字信息多为短语段类型。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将语篇划分得相对短小详细,例如各种词组。如果学生偏向于粘液质,这类学生通常反映相对较慢,性格稳重,有充分的耐心阅读信息素材。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把材料成短句划分,流畅连贯地进行信息加工。模块化选择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自我喜好倾向,形成自己独特且合适的模块化加工。
语言加工模式作为一种人脑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其价值在高中阶段学生阅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阅读理解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是基于所获得的语言材料来构建意义的过程。其中,加工控制在思维运行的抑制控制、知识学习的反馈控制、意义理解的语境控制等各个阶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者进行阅读时通常会结合使用以上多种信息加工方式,例如自上而下的加工一般伴随着并行加工,寻求最合适的加工组合方式对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任务的准确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信心加工理解方式,结合实践,采取高效的加工方法提高高中生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 Allwright, R.L. & Bailey, K. M. Focus o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an introduction to classroom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2.Jouravlev. O.,& D. Jared. Native language processing is influenced by L2-to-L1 translation ambiguity[J], Language, Cognition and Neuroscience,2020(03):310-329.
3.兰天,张清芳,双语者第二语言加工神经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8-07-31(06).
4.D.W.Carol著,缪小春等译,语言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张建琴,中国英语学习者公式化语言加工心理机制研究[J],外语界,2013(05): 76-85.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