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美学和美育视野下的语文教学实践
2021-10-29麻铭辉
麻铭辉
内容摘要:随着《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颁布和“中国美育2.0高峰论坛”的举办,各个科目承担美育职能的学科融合趋势逐渐清晰。同时,不同于其他学科只能用教育美学来指导教学活动进而营造美,语文学科的课文本身就有美蕴藏其中。本文第一部分借助何其宗先生的观点对“教育美学”和“美育”的概念进行辨析,然后结合席勒、佛洛伊德、童庆炳的观点,分析得出语文教学可以对二者进行融合的结论。第二部分从外在的教师语言建议和内在的教学设计建议两方面,结合学科特性、文学理论、教学理论提出对“用美的手段教美的内容”的实践建议。
关键词:教育美学 美育 文学理论 语文教学
两个世纪以前,席勒首次提出“美育”这一概念,强调了审美对构建完整人性的重要作用。如今的美育已经发展并升华出了教育美学观。学界在对这一概念的探讨中,不乏学理的分析,然而对实践层面的研究却仍然空缺。本文将论证语文学科教学对于教育美学和美育结合独特优势,并聚焦语文教学给出实践层面的建议。
一.教育美学和美育视野
早期美育仅仅将艺术作为教育内容,即“借美育人”。而后期人们对“美”的要求不断提高,美育观转向教育美学观,提出在课程目标等一切教育环节中创造美,真正成为了“立美育人”。
(一)早期美育观“借美育人”
何其宗先生认为:“美育的研究对象关注的是如何运用自然美、艺术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归根到底它是研究如何‘借美育人”。它要求我们“借用”美的事物进行教学。
(二)教育美学观“立美育人”
何其宗先生认为:“教育美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自身的美的特点及其创造的规律,是研究如何‘立美育人”。它要求我们在一切教育环节中创造美。
(三)语文教学对二者的融合
首先,语文教学的教育内容——文本,本身就是美育的材料。
席勒认为,现代社会是存在缺陷的。它压抑人的感性,或是隐瞒了人理性的可能。由此造成了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不能自由的发展与表达。而改变这一情况的方式是进行审美活动。因为美是实在性与形式性的统一。审美活动中,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同时表达出来,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达成一致。这就使得审美活动具有了修复被压抑的人性的作用。
佛洛伊德在《作家与白日梦》中提到了相似的观点:文学创作与阅读是在成年以后用文学写作的形式创造一个像童年游戏一样的白日梦来弥补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残缺不平衡的心理状态。这与席勒认为的“人性在社会中受到压制,需要审美活动来进行重新建设”这一观点是相似的。可见文学早就与审美活动有着千丝万缕联系。
童庆炳先生在《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中则直接指出:“美育,特别是深层次的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极为密切。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名著,它们是真正的艺术品,具有极强的审美特性。”
可见,不同于其他学科,进行语文教学应当尤其注重教育内容的审美特性。
其次,教育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必须结合教学内容——文本。
教育美学视角下进行教学实践的建议前人已经有很多论述,而为结合语文学科特性,本文选择了文学理论作为支撑,理由如下。首先,文学理论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与语文课程内容尤其是文学教学内容有较强的适配性。另一方面,与现代汉语等学科不同,文学理论与美学高度相关,适合作为教育美学和美育的参考理论。由此,文学理论就可以对教育美学和美育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实践进行指导。
二.语文教学实践美
“用美的手段教美的内容”不仅仅要运用教育内容达成审美,更要求在教学活动和设计中体现美。
(一)外显于教师语言上的美
在语文课堂上,尽管教师会借助多媒体等方式传递信息,但语言仍是课堂上最主要的信息载体。而且,对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对学生发散回答的评价都依靠于语文教师的遣词造句能力。所以,蕴含于语言中的美是我们首先要予以重视的。
1.形象生动-化晦涩为简明
形象生动的语言是指将抽象的概念变化为形象的语言。讓学生虽没有看到,却能感受到对象就在眼前。通过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场景,对作者的思想意味进行感受是语文课语言美的第一要义。
2.感情饱满-寓情感于表达
感情饱满的语言是指将感情灌注其中的有丰富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产生共鸣。这是语文课所特有的一种语言美。文学即人学,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养成与语文课上的情感体验密不可分,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掌握情感饱满的语言美。
3.优美适听-给信息以乐音
优美适听的语言是指将音乐美抑扬顿挫的特点融入语音中。让学生的注意力随着教师语调的变化而转移。语文教学重视朗读,教师将语音的艺术声情并茂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和语言美的表现。
(二)内隐于教学设计中的美
对于教学内容的美,教育美学领域已经有了定论,即从所学知识的真实中感到真实的美。但文学理论的相关知识提醒我们:语文教学内容有所不同,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充满了美的。所以要注重教学设计中的美。
1.注重总体设计上的立意美
近代文学理论认为:文学虽然形式是虚构的,但其中反映的观点、情绪都来自真实的生活。这种现象叫做“文学真实”。
文眼教学理论是指聚焦文本中具有揭示主旨功能的关键性语段进行教学的理论。在教学实践当中,语文教师可以将课堂的最终目的立意于“文学真实”上,通过对文章文眼的分析,获得来自教学内容真实的美。
比如《项脊轩志》中“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高度概括了文章主旨。可喜在于环境的恬然,可悲在于对故人的追忆。此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对其中可悲可喜部分稍加分析就可体会到作者景象的描绘、回忆的表达背后所传达真实的情感,即“文学真实”。
2.注重独句解读中的重构美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认为:美是一种审美过程。“陌生化”的艺术内容可以通过运用陌生的修辞等手法延长审美时间来延长审美感受。
思辨性阅读教学理论是指素质教育背景下,注重思维能力的一种阅读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来避免学生文学阅读中的标准化与自动化。让学生重新审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从而延长审美实践获得审美感受。
比如在《老王》课堂教学中,对创作背景和文章语句举出不符合学生心理预设的内容以加深学生理解难度。介绍文章虽讲述地位低下的“小人物”,但故事背景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关系被割裂并且地位混乱。或关注“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一句中,文章未提及关于运气好坏的语句,谁人幸运谁人不幸,又何来愧怍。
3.注重主动理解中的差异美
文学理论的期待视野理论认为:读者在阅读前就已经对文学作品有了思维指向,这会导致个性化的“合理误读”,即每个人对文本都有不同的解读。
阅读期待视野教学理论是指调动学生对文章的期待,主动对文章进行探索的教学理论。语文教师可以策划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期待视野进行主动探索,开拓学生思维的同时,注意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形成一种殊途同归,又各美其美的美感。
比如在学习课文《背影》之前,提供材料“与父亲关系并不融洽的朱自清一反常态地运用大量心理描写叙述了祖母去世后,父亲送自己去北京读书的情形。”学生可能根据父子关系不融洽而父亲仍然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切,用父爱主题解读文章。或是根据文中大量心理描写、家境描写、材料中祖母去世等信息,用作者的愧疚为主题解读文章。这些解读都是在学生主动学习下完成的,丰富了学习主动性,更是为课堂增添了一种差异美。
作为能将教育美学和美育结合起来的学科,语文在新时期的教育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根据语文学科特性,教师应当在语言上注重形象生动、感情饱满、优美适听。同时根据“文学真实”、“陌生化”、“期待视野”理论和相应的“文眼教学”、“思辨性阅读”、“阅读期待视野”的理论相结合,在教学中注重立意于文学真实、注重独句解读的重构、注重构建学生期待视野和差异。在此之上,才能把教育的美和文学的美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用美的手段教美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何齐宗.教育美学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87-195.
[2]张玉能.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6-189.
[3]童慶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陈建翔.席勒美育思想与当代教育美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2).
[5]陈建翔.教育美学视野下的教学操作艺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3).
[6]童庆炳.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5).
[7]朱昭伦.中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2021(1).
[8]张成红.陌生化阅读教学:让学生永葆阅读热情[J].语文建设,2020(12).
[9]张学仕.散文教学要抓线索和文眼[J]北京成人教育,2001(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1.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