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教学中以汉字为思政元素的实践探索*
2021-10-29靳建亮张永杰左一智左国平
夏 鑫 靳建亮 李 雷 张永杰 左一智 左国平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南京 211166)
2020年5月由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专业课是课程建设的基本载体,课堂教学是思政建设的主渠道,思政建设应该有机融入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中。”医学专业中,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生接触最早的专业课程之一,从本科其他课程的学习一直到毕业从事医疗工作,基本上都离不开解剖学的学习和应用,它几乎贯穿于医学生的整个医学生涯,因此,在该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的意义重大[1]。经过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对当下教学形式的分析,笔者以汉字作为解剖学课堂教学的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人体解剖学虽然属于自然科学,但作为一门描述人体形态结构的学科,我们所借助的描述工具—文字,则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而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且是唯一传承至今未曾中断的文字,更是承载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我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人们对人体的认识从汉字造字之初就已经开始,这些和人体结构相关的汉字在创造和传承的过程当中也早已融入了中华文化,蕴含着独特的意义[2]。但经过演变和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很多字的意义早已不为人所熟知,刚接触医学的医学生对解剖学课本中的不少汉字都不认识,更别说隐藏在背后的历史文化了;在课堂教学中,对解剖学术语中的汉字关注也远远不够,目前还没有研究提出以汉字作为解剖学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以汉字作为思政元素,具体的形式是在解剖学讲解过程中选择解剖学术语中一些典型的汉字,借鉴《汉字学》的方法,通过对该字的字源、字形、字音、字义等方面的分析和思考[3],来辅助学习人体结构,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理所应当要对中华文化深入了解,作为医学生也有必要对解剖学中潜在的传统文化进行学习,有文化归属的自然科学才是有温度的、有生命力的。所以,笔者以汉字作为解剖学课堂的思政元素,正是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加强对医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信,达到课程思政的效果。
1 汉字的解剖学意义
形态学的授课中往往只侧重结构指示,而忽略对术语名词本身的分析,解剖学名词很多是沿用自传统医学对人体结构的描述,这当中存在不少的难理解的生僻字,如髁、跖、胼胝等,如果学生对术语中某些字的含义不清晰,则往往难以理解其所指结构,不少结构只能死记硬背,十分枯燥乏味,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所以适当地分析和解释这些汉字,对理解解剖结构是很有必要的。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汉字虽然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但却与解剖学有着潜在的联系。汉字的造字来源广泛灵活,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古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自身的观察都被作为最初象形造字的依据,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出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但是很多字经过演变发展已经难以辨别其中的联系了,比如:解剖中出现的“腘”字和“阈”字都源自“或”字;“跖”字和“胝”字是同源的,都与“石”有关。还有很多常用字是参照人体结构造出来的,比如:“思”字和“儿”字都和颅囟有关,“疣”字和“又”字都与手指有关等。通过联系这些日常用字,可以让解剖学名词的解释不仅仅局限于解剖结构的形态,也更容易理解记忆。
前人对人体结构的命名既有对于形态结构的细心观察,也有对当时文字的理解应用,这当中蕴含着古人造字的智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研究解剖学名词中的汉字既有利于学习解剖学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汉字文化,可谓一举两得。而目前,文献中关于解剖学名词的研究多为英文术语相关的,仅有少量文章是针对中文名词的教学研究[4-5],对于中文解剖学术语的研究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2 汉字解说举隅
对于解剖学术语中的汉字分析,此前有文章按照造字类型进行举例分析,以此来帮助理解相应的人体结构[5],非常值得借鉴参考,但中文术语分析往往难成体系,多是广泛举例,浅谈辄止,对单个名词或汉字分析还不够深入,也没有太多的拓展。现以“脊”字为具体案例进行解说,通过字源、字形、字音、字义等方面的分析,并广泛联系,旁征博引,希望能够建立完整的解说范式。“脊”字为解剖学术语中少数现代字形仍有明显象形特征的字,在骨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难以记住椎骨的形态结构,对“嵴”和“棘”两种骨性结构也容易产生混淆,当讲到椎骨时,分析“脊”字可以加深学生对上述骨学知识的掌握,并了解该字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
2.1 “脊”字的字形、字义演变
“脊”字出现较早,甲骨文就有,它的甲骨文、金文字形多似鱼骨架,形式较多(图1),虽然字形较多,但表达的意义接近,都是表示整条脊柱,并包含有对“肋”的描述,这一特点一直保留到篆书。到篆书后字形相对统一,但逐渐弱化象形特点,篆书字形如图2,其中第1个字形仅在《说文》中可见,《说文》解释:“背吕也,象胁肋也”,此处“吕”字本意即表示椎骨,上下两口即是对椎孔的描述,“吕”字的整体象形为2个椎骨相连的形状[6]。 “脊”字在横划之上,竖划两侧的4个凸向上的弯折就表示肋[6],可见当时该字表示脊柱时,还是包含肋,后篆书的“脊”经过演变加上“肉”字,如图2第2个字形,表示脊柱有肌组织包裹,强化了会意用法,丰富了该字的描述。后隶变之后,字形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横竖变为“人”字形,4个凸向上的弯折演变为4个点,失去了表“肋”的象形特点。隶变之后,直到现在的字形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
图1 “脊”字的3种甲骨文或金文字形
图2 “脊”字的2种篆书字形
2.2 “脊”字隶变后的字形与椎骨的典型结构
“脊”几经演变到隶书后,“脊”字字形上逐渐弱化了表示脊柱的整体性,另外因“吕”字引申意义较多,象形特征的弱化[7],表示椎骨用法逐渐减少,并逐渐由“脊”字取代。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其隶书之后的字形描述椎骨可谓非常准确合理,极有可能是熟悉人体解剖的古人经过细心观察后刻意做出的变化,使得该字与单个椎骨形态极为契合。
若将椎骨形态与该字字形对比一下便会发现,该字形正是对椎骨一般形态的描绘,如图3。典型椎骨均有一体、一弓、一孔和7个突起,7个突起包含棘突、左右2个横突、左右各一对上下关节突,“脊”的字形中以“月”可对应椎体,“人”对应椎弓,“人”和“月”之间则可以对应椎孔,“人”的顶端正好可以对应到棘突,“人”的一撇一捺的底可以对应到两侧横突,而“人”的两侧的四点正好可以和左右上下关节突一一对应,所以整个“脊”字正是一个典型椎骨在水平面的投影。当把“脊”的字形和椎骨的一般形态作对比之后,学生均会对椎骨形态印象深刻,可以说是铭记于心。经过对 “脊”字的重新认识,医学生便可轻松地掌握椎骨结构,无需死记硬背,足可见汉字字形的精妙之处,这也将大大激发学生们学习解剖学的兴趣。
2.3 “脊”字的衍生字及音义辨析
“脊”字现今在字典中的意思是表示人或动物背部正中突出的骨骼,即脊柱,或椎骨,并引申为物体中间的高出的部分,如“屋脊”中的“脊”字,或者由“脊”构成的“嵴”字,“嵴”字在骨学术语中也多有应用,如:髂嵴,耻骨嵴等,因“脊”字有脊柱的意思,“嵴”在骨学中表示的突起时均表示线状突起,联系到日常生活中,屋脊、山脊也都是条形隆起,这一点是相似的。另有“棘”(jí)字因读音和意思均与“嵴”(jǐ)字相似,所以非常容易混淆,“棘”字从“朿”(cì),“朿”表示木芒,即树木表面的刺,“棘”字则由2个“朿”字并列来会意刺较多的树,尤其是酸枣树,目前用于解剖学中表示骨表面相对尖锐的突起,这与“朿”的本意相符合。汉字学研究中,有学者认为“脊”字上半部分就是变形自“朿”字,所以音从“朿”声[8],一个表示骨的尖锐突起,一个表示木的尖锐突起,两者表意也接近,所以一直到现在普通话发音中“嵴”、“棘”读音仍是相似的。而“脊”和“朿”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脊”是椎骨连点成线的隆起,而“朿”只表示单个点状突起,所以骨学中涉及突起时,“嵴”和“棘”两者的区别,就是“嵴”表示线状凸起,而“棘”表示尖锐的点状凸起。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让学生对于两者的区别更容理解了,不易混淆其用法。
3 讨论
通过以上对“脊”字的分析,医学生往往在课堂上就对与该字相关的解剖学知识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且感受到汉字文化的生命力。近几百年,西方医学发展迅速、成果丰硕,我国医学体系多年以来均以西方模式为主导,教学方面也多参照西方,很多学科教育都提倡英语教学,医学生们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这种导向下培养出的医学类高级人才难免出现对中华传统文化和祖国传统医学的忽视乃至轻视,我们的文明是兼容并包的,但在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解剖学课程中,通过这样的分析讲解,让学生们从一个个汉字当中体会祖先的智慧,重拾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在这个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下,挺直腰杆摆正心态,正确积极地去面对医学领域中中西方存在的差异和分歧,拨乱反正,补偏救弊。
课堂中汉字分析的过程即是通过汉字理解解剖结构的过程,也是通过解剖结构理解汉字造字依据与演变规律的过程,可以说是汉字学与人体解剖学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除了“脊”字以外,还有很多和解剖结构相关汉字有待发掘,以不断充实和完善思政内容。至于具体某字分析或解说的程度,应当以解剖学知识理解和记忆效果为主导,具体形式可进一步探讨。
汉字特有的象形特征使得教师能以字形分析结构,这是用中文学习解剖学独一无二的优点,是其他表音文字无法比拟的。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来华留学的医学生也在逐年增长,对于医学留学生的汉语解剖学教学,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交流[9]。
所以通过对解剖学术语中汉字的解析,既能增强对解剖结构的认识,又能激发医学生学医的兴趣,并且认识到了以汉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优越性,正是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践行了将课程思政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的党中央指导思想,符合开展课程思政的初衷,值得推广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