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养血助产汤联合理气行血针法在低位及出口难产中的临床价值

2021-10-29赵立军岳远更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理气难产助产

赵立军,岳远更

(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妇科,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低位及出口难产是临床妇产科常见异常情况,严重威胁着母婴健康,导致预后不良。目前,低位及出口产钳助产术是临床解决难产的关键产科助产技术,也是挽救低位及出口难产产妇与围产儿生命的重要手段,得到广泛认可[1-2]。但产钳助产适应证严格,且存在一定风险,产钳放置位置不正确,或手法操作不当,极易造成母婴损伤,影响预后[3-4]。因此,寻求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产科助产技术,确保顺利分娩,减少难产母婴损伤,仍是现今妇产科临床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与重要研究方向。近年,中医助产逐渐得到临床关注与重视,且现代中医认为,产妇体弱气血不足所致产力异常、宫缩乏力是造成难产的主要因素,治宜补养气血,当选益气养血助产汤治之[5]。此外,因产妇产前、产时精神紧张致气滞血瘀,可进一步延长产程,增加难产风险,威胁母婴安全。理气行血针法以泻法操之,具有疏肝理气、活血行血、催产下胎之功效,在助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试在低位及出口难产产妇住院分娩时给予益气养血助产汤联合理气行血针法治疗,旨在明确中医针药结合在难产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2例低位及出口难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82例低位及出口难产产妇编号1~82,在随机数字表中,选1个数字朝任意方向取82个随机数字,将获得的随机数字分配给82例产妇,随机数字除以2求得余数,其中余数为0者纳入对照组,余数为1者纳入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6.71±4.29)岁,孕周39~43 w,平均(40.34±1.14)w,其中初产妇26例,经产妇15例;治疗组年龄23~40岁,平均(27.06±3.87)岁,孕周38~42 w,平均(39.98±1.20)w,其中初产妇29例,经产妇12例。两组年龄、孕周、分娩经验等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作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符合伦理原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批号:202107029)。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 参照第八版《妇产科学》中难产诊断标准[6]:(1)病史、症状及体征:产检时明确胎位异常、软产道及骨产道异常、胎儿发育异常,分娩时产程延长、体力衰竭、进食减少、产妇烦躁不安;(2)体格检查:查体预估胎儿过大、骨盆测量畸形或狭窄,阴查见胎头不衔接入盆、宫口不扩张,或宫口开大缓慢,胎头不下降;(3)其他检查:胎心监测减速,提示胎儿宫内窘迫。依据上述病史、症状、体征以及体格与其他检查,分娩过程中,胎儿头颅顶骨最低部位降达会阴位置时产程受阻判定为低位难产,胎儿头先露于阴道口位置时产程受阻判定为出口难产。

1.2.2 中医诊断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气血亏虚兼气滞血瘀证诊断标准[7]:面色无华,头晕眼花,气短乏力,心情烦躁,两胁胀痛,舌质淡、暗或淡白,苔白,舌底有瘀络,脉(弦)细或弦涩。

1.3 纳入、排除、剔除标准纳入标准:(1)单胎、足月妊娠;(2)符合产科助产适应证;(3)宫口全开,术前破膜;(4)意识清楚,认知正常;(5)自愿受试,产妇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双胎或多胎妊娠;(2)孕周<37w;(3)合并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不符合经阴道试分娩或助产指征;(4)存在精神疾病或智能障碍。剔除标准:(1)晕针;(2)依从性差,违反试验方案,或不配合分娩;(3)产妇难产致死或分娩死胎;(4)分娩过程中发现严重不良事件或并发症,不宜继续接受试验。

1.4 方法两组均加强胎心监测,行B超监测,测量骨盆径线、胎头下降程度,对照组参照《最新临床妇产科诊疗技术》中产钳助产操作规范[8],行低位或出口产钳助产术。治疗组实施中医针药结合助产技术:(1)益气养血助产汤,参照吴俊平等学者的《针灸联合中药治疗低位出口难产204例疗效观察》[9]拟定方剂:党参60 g、当归30 g、黄芪60 g、白芍15 g、枸杞子15 g、茯神20 g、川芎10 g、龟板10 g,共1剂,以水煎煮取汁300 mL,早晚分2次服用;(2)理气行血针法:综合患者气血亏虚兼气滞血瘀的证型特征拟定针灸处方,选取0.25 mm×40 mm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华成牌),取双侧合谷、太冲、支沟、三阴交、独阴穴,行泻法,垂直进针,直刺0.3~0.5寸,得气后留针25~35 min(针刺疗法虽安全性较高,但治疗期间仍可能会发生皮下血肿、弯针、滞针、晕针,若发生此类问题,应及时停止针刺,取出所有针具,协助患者平卧,待缓解后继续进行治疗);先采用中医针药结合方案难产转顺产,必要时再辅助产钳助产技术。

1.5 观察指标

1.5.1 产程时间 记录对比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

1.5.2 母体损伤 统计对比两组阴道壁血肿、阴道裂伤、宫颈裂伤、会阴裂伤发生率。

1.5.3 产后出血 测量对比两组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采用称重法[10]测量。

1.5.4 围产儿损伤 统计对比两组骨折、头皮血肿、颅内出血及头面部皮肤损伤发生率。

1.5.5 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 采用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11]评估新生儿健康状态,评估项目包括呼吸、皮肤颜色、肌张力及运动、心搏速率、反射共5项,每项按照0分、1分、2分计,分值范围0~10分,分值越高则新生儿健康状态越好。

1.6 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率用[例%]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完成情况两组均完成试验,未因晕针、依从性差或不良事件、并发症等主客观因素退出试验,对照组均行产钳助产术,治疗组经中医干预,9例行产钳助产术,最终纳入数据统计分析者分别为对照组41例与治疗组41例。

2.2 产程时间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三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s)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t值P值例数41 41第一产程/h 11.89±1.38 12.13±1.42 0.776 0.440第二产程/min 137.52±20.58 141.26±26.39 0.716 0.476第三产程/min 8.42±1.25 6.13±1.06 8.947<0.001

2.3 母体损伤治疗组母体损伤率12.20%低于对照组3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母体损伤率比较/例(%)

2.4 母体产后出血治疗组母体产后2 h与产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母体产后出血量比较(mL,±s)

表3 两组母体产后出血量比较(mL,±s)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t值P值例数41 41产后2 h 202.29±53.75 176.53±32.58 2.624 0.010产后24 h 367.34±65.67 272.59±54.39 7.115<0.001

2.5 围产儿损伤率治疗组围产儿损伤率4.88%低于对照组3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围产儿损伤率比较/例(%)

2.6 新生儿评分治疗组新生儿出生1 min、出生5 min及出生10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Apgar评分比较(分,±s)

表5 两组Apgar评分比较(分,±s)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t值P值例数41 41出生1 min 7.12±1.26 7.89±1.34 2.681 0.009出生5 min 8.02±1.35 8.94±1.02 3.482 0.001出生10 min 8.49±1.12 9.08±0.67 2.895 0.005

3 讨论

难产是一种常见产科异常情况,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多地均呈上升趋势,临床尤其以低位及出口难产最为多见,严重威胁着产妇与围产儿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难产防治已成为临床妇产科重点工作,引起广泛重视[12-13]。目前,针对低位及出口难产,临床多采用低位及出口产钳助产术帮助胎儿娩出,以尽可能缩短产程,保障母婴生命安全。但产钳助产术可能会导致母体阴道裂伤、宫颈裂伤,或围产儿骨折、颅内出血、颜面损伤等不良事件,进而影响母婴预后[14-15]。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促使难产转顺产,在保障母婴生命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产钳助产,对改善母婴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在产科助产中作用突出,取得显著效果,近年越来越受临床关注与重视[16-17]。祖国医学亦称难产为“产难”、“乳难”,指出分娩有赖于气血推动、濡润作用,与气血密切相关[18]。中医认为,气属人之根本,血属气之母,二者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具有固摄、温煦、推动作用,能够激发、推进产程进展,且可供给能量,防止疲乏,进而促进胎儿顺利娩出,血则有滋润、濡养作用,可润泽胞宫,亦可生气载气,助气推动之功能,气血亏虚,无以推动、濡润,则可延长产程,导致难产[19]。此外,《竹林女科》记载:“心中有疑虑,则气结血滞而不顺,多致难产”,指出精神情志因素可造成气滞血瘀,进而导致难产,而调查显示,围产期产妇尤其是无分娩经验的初产妇,普遍存在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20]。因此,围产期气血亏虚兼致气滞血瘀是导致难产的主要病因病机,治宜益气养血、理气活血。基于此,本研究试给予低位及出口难产产妇益气养血助产汤联合理气行血针法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三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医针药结合助产方式,虽不借助产钳助产,但不会延长第二产程,且可缩短第三产程,可能与中医技术干预后气血推动、濡润作用有关。

益气养血助产汤方由黄芪、党参、当归等8味中药组成,方中黄芪、党参补中益气,气足则推动胞胎;当归、白芍、枸杞子、茯神、川芎、龟板养血滋阴、镇静安神,血旺则润泽胞胎;全方配伍,益气补血,使气得所养,血得所依,气血俱旺以达润胎催产之功效。理气行血针法取穴三阴交为足三阴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交会穴,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二穴相配共奏理气行血之功效;太冲、支沟疏肝理气催产;独阴属经外奇穴,具有调理冲任作用,是催产下胎的经验效穴;助穴合用,泻法操之,达理气行血助产功效。因此,上诉中医针药结合法用于低位及出口难产,能够有效促进产程进展,进而避免产钳助产技术,且该方案可加强宫缩,有利于促进胎盘剥离娩出,对缩短第三产程具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母婴损伤率、产后出血量与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益气养血助产汤联合理气行血针法有利于改善低位及出口难产者母婴预后。母婴损伤是难产者产钳助产最常见不良事件,且较难完全避免,中医针药结合在保障母婴生命安全前提下,不借助产钳助产技术促进胎儿娩出,进而可避免因产钳放置不当或操作失误造成的母婴损伤,改善母婴预后。此外,针药结合通过不同途径协同发挥益气补血、理气活血作用,使气能固摄血液,血行经脉而行,有利于减少产后出血,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该方案可促进并加强宫缩,避免宫缩乏力,使胎儿娩出后子宫剥离面血窦在宫缩作用下迅速关闭,故可显著减少出血[21]。

综上,益气养血助产汤联合理气行血针法可促进低位及出口难产产妇产程进展,降低母婴损伤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且有利于改善母婴健康状态。

猜你喜欢

理气难产助产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母猪助产因素分析
美国孕妇选择在家分娩
宿江记
肩难产的高危因素分析
浅谈朱熹理气论
活血化瘀理气类中草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对朱子理气关系论的重新考察
XX书,听说你又难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