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民间锣鼓音乐的艺术形态与文化空间解读

2021-10-28李传兴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2期
关键词:文化空间解读

摘要:在安徽民间流传着一种古老的锣鼓打击音乐,其艺术形式集当地民间歌、舞、乐于一体,具有鲜明的地方艺术特色,充分体现了我国民间艺术形式的多姿多彩。锣鼓艺术作为当地民间音乐的一种艺术形态,在安徽怀远、淮南、寿县等地广泛流传,经过时代的变迁和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音乐文化。通过分析锣鼓音乐主体结构,确定音乐节拍,分别从地方方言、民间器乐和民间舞蹈三个部分解读安徽民间锣鼓音乐的艺术形态。传统民族音乐活动从“文化空间”的角度延伸到“音乐文化空间”,融合人们生活习俗,从历史、礼俗和社会三个维度解读安徽民间锣鼓的文化空间。面临传承困境,在保护艺術形态背景下,锣鼓现代社会发展大潮中以“人为”适应性调整为基础,为民间音乐逐渐增添现代化属性。

关键词:安徽民间锣鼓;音乐艺术形态;文化空间;解读

引言

安徽的锣鼓种类繁多且音乐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如花鼓灯锣鼓、寿州锣鼓、大别山锣鼓以及各戏曲中的锣鼓。吸引众多研究者在研究锣鼓时具有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角度,以及多角度的研究范围,也极大地拓展了对锣鼓的研究方向,并促进研究者向着锣鼓音乐艺术形态更深入方向研究[1]。安徽锣鼓艺术通过对现代民间艺人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国民间歌舞音乐的艺术奇迹,被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

安徽省淮河两岸的民风淳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其中锣鼓音乐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音乐艺术。在安徽广为流传的花鼓灯锣鼓、寿州锣鼓、西山锣鼓均由民间群众自娱自乐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没有正式的谱子,曲牌自由多样,其锣鼓唱腔各异,经过一辈又一辈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使锣鼓艺术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一、安徽民间锣鼓音乐与其艺术形态

(一)锣鼓音乐主体结构与节拍

安徽花鼓灯锣鼓是一种集器乐、花灯与舞蹈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其自身有三种元素,与其它类型的歌舞很不一样。就乐曲的主要形式而言,分为三大部分,即器乐演奏,后场小戏和人声合唱[3]。

国内不同地方的锣鼓音乐所用的乐器各不相同,如潮州音乐的平面锣是苏锣,昆曲和梆子腔配乐的是疙瘩锣,用于东南沿海的是十面锣。安徽锣鼓音乐中最具特色的乐器是钢锣、铜锣、马锣、狗锣等。钢锣直径在35cm左右,中间有个小圆呈凹陷形状,使用木质棒槌击打锣鼓,音色圆润,就像寺庙钟声。对于钢锣,寿县百姓还以为它是用于战场发出信号的工具。由于钢锣使用区域较小,只限于寿县使用,并因受到道教文化影响,锣鼓音乐律动节点也带有道教韵味,促进了钢锣艺术的多样化发展,使用钢锣用于音乐交流是十分普遍的。西山锣鼓中用来指挥的马锣,以及花鼓锣鼓中的狗锣都有明显的音色特点,这些特点便是安徽锣鼓音乐中的宝贵财富。

花鼓灯锣鼓的表演,无论是舞蹈还是情歌,都与锣鼓有密切的关系。锣鼓是花鼓灯的灵魂,在演出中不仅可以烘托气氛,还可以带动表演者的表演感情,很好地控制表演者的节奏和情绪。锣鼓音乐形式主要有曲牌锣鼓和下场锣鼓,其中下场锣鼓的节奏是以2/4拍为主,常出现在演奏的开头和中间[4]。

锣鼓节奏灵活多变,并非传统形式上的一贯到底,中间还出现许多节拍点,从锣鼓节奏上来看,锣鼓主要有两种节奏,分别是逆分性和等分性。

当逆分性节奏属于前位置节奏短于后位置节奏时,其表达的音乐语言性较强,如:

等分性节奏中各个音节时值一致,音乐节奏型较强,如:

(二)锣鼓音乐的艺术形态

安徽民间锣鼓艺术形态主要包括乐器演奏、人声传播及舞蹈在内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表演将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并对作品加以解释和说明。进而传达给听众不同感受[5]。锣鼓音乐创作和欣赏活动是赋予音乐创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作品内部结构形态的构成,使音乐表演艺术更加具有形态美的属性[6]。

方言是语言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作为地域语言与文化的变体,也成为区别两个地区的重要文化因素。《安徽话》是一种多种方言混杂在一起的复杂语言系统。包含官话和非官话的方言[7]。其中以江淮话和中原话为主。江淮官话使用一种地方方言,这种方言多是以江淮地区和江南地区的官话为主。此外,客家方言是近一百多年来南方大规模迁往皖南而形成的,模仿安徽话说话方式的痕迹很多,如:倚音、快速音阶下行等,充分体现了安徽话腔和快速的特点[8]。

在锣鼓中,音符过于密集,速度相对较快,两个音符全部呈现下行状态,能够充分体现出安徽方言声调向下、速度快的特点[9]。

我国作为民族大国,民间乐器种类繁多,丰富的艺术色彩使得我国在世界各国都占有较高的地位。瞿维先生从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器乐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创作出了各式各样的花鼓,拓展了我国民间艺术的发展空间,对中国钢琴的国产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瞿维《花鼓》打击乐的广泛运用,给人们欢快欢乐的生活留下了深刻印象[10]。

1.2.3民间锣鼓与民间舞蹈

据传说,淮北花鼓发现于明初,而在历史记载中则于1930年代起。随着安徽淮北地区民间歌舞活动的创新发展,推动了淮北花鼓戏的快速发展。在淮北地区进行表演时,演员在演出时会背上花鼓,花鼓是主要伴奏品,这就是华北花鼓戏的起源。安徽也有一种很受欢迎的花名,叫“双鼓”,这两种鼓分别为“花鼓小锣”和“凤阳花鼓”[11]。花鼓的外形小巧紧凑,辊头直径很小,大约3英寸,辊筒有两根杆,一根大约1英尺,另一根5英寸,非常薄。双带鼓这个名字来自于演员一手拿鼓,一手拿鼓。凤阳花鼓从花势、演奏风格、舞姿等方面,延续了安徽地域特色,并融入了许多现代歌舞表演的特点,将民间艺术和现代艺术相融合,提高了艺术表演形式[12]。

二、文化空间解读

安徽民间锣鼓的文化空间是将人们的生活习俗、祭祀活动与传统仪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相对固定的时空里,进行文化传承、精神洗礼、信仰彰显、情感释放。分别从历史生态空间、礼俗生态空间和社会生态空间三个维度解读安徽民间锣鼓的文化空间[13]。

(一)历史生态空间解读

就安徽民间锣鼓而言,锣鼓打出的乐曲婉转动听,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鼓吹乐。麻山锣鼓是一种很古老的民间艺术,在安徽民间流传较为广泛,作为宁乡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代表了楚湘文化和古代楚湘历史的发展与变迁[14]。在国家兴亡的过程中,麻山锣鼓已成为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它证明了中国古代民族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延续。这是人们对生活环境中现实生活的理想、观念和认识的艺术表达。多声道、多乐器、多锣鼓,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宁乡麻山锣鼓作为一种反映宁乡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和精神风貌的艺术形式,是一部生动活泼的社会史,它对于研究宁乡地域及周边地区的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15]。

(二)礼俗生态空间解读

礼俗文化已经成为构建中国社会秩序的核心和基础,礼俗本身就包含着国家、民族、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和行为准则。在宏观上,历代王朝都奉行儒家伦理,成为等级制度和民族道德规范的维护者。在父权社会建立伦理自然秩序,并在此基础上把握“礼”,也会导致伦理治理的合法性[16]。礼本身就是为习俗而做,也是为人们的情感而做,而音乐就是为它而做。“礼俗”是一个整体,它在国家层面确立了这种“正当”与秩序的基础。作为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礼俗,经过多年的沉淀与变迁,一直延续到今天,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亮点。当礼俗与音乐结合时,可成为传统礼节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淀,作为一项礼俗文化,代表了当地农村礼俗的最基本生活元素,也是“文化功能与礼俗系统整合结果。

传统的乡村礼俗可以说是承袭了崇尚音乐的兴亡,礼俗文化的丰富、包容与传承,优化了礼俗宣传生态环境。所以在保护鼓吹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其礼仪文化,从根本上解决其在世传承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礼节正在“衰落”甚至消失。若非要人工保存,让其自然消失,实际上无异于阻断了音乐的生存之路,从而有效保护了传统礼俗的生存,音乐的发展和传承是提供一个合理的文化空间重要手段。

(三)社会生态空间解读

地域社会生态空间是由安徽民间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内部包含了许多层面,经济、政治文化和制度及心理等多种生态层面组成。各层面层次和要素之间需要相互依存、支持和促进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麻山锣鼓起源于传统的闭塞村落,几百年来封闭的生活方式和宁静的生存环境,与现代人们的经济、文化、心理等生态环境相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进程已辐射到农村的各个方面,多元文化的冲击,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城市化迅速发展给民间艺术带来的影响,使得麻山锣鼓社会生态空间产生了巨大变化。正如许多传统的非物质音乐文化形式一样,其地理属性、历史属性和传统属性逐渐融合到社会属性之中。从一个古老而久远的“自由”状态,到一个“自觉”的文化血统,再到一个以主客结构为主体的形式上的转变。若想实现这种转变,就要实时推动我国文化快速进步,使其自觉参与到社会发展之中,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因素和精神支撑,在发展实践活动中不断自我更新与完善。

三、结论与思考

锣鼓在近几年人工保护环境下,以家传和师承为主的锣鼓表演大都是以旅游产业大力发展的,传承者将传统礼乐习俗转变成现代经济文化形式,如旅游业、演艺品牌等延伸。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中,传统民歌实现了“人为”的适应性调整,传统民歌逐渐增添了现代社会的属性。

安徽民间锣鼓作为地方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无形资产,以淮河文化为代表的锣鼓艺术繁荣发展,重视文化事业,对开展锣鼓艺术推广和积极拓展人们日常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不仅予以充分肯定,而且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例如,列入非物质遗产保护,成立专业艺术团体,建立民间锣鼓艺术学校等。

但从相关活动中不难看出,在各种类型的演出队伍中,除了艺术类和专业类演出队伍中的几位年轻艺人外,特别是民间演出队伍中的群众演员普遍老化,这种现象在涂山庙会非常明显。可见,现阶段,市民社会已经面临人才匮乏、接班人权利缺失的困境。有许多特殊原因,但最重要的是:1目前经济转型期,民间锣鼓艺术人才因经济利益关系严重流失;2部分青年每天都在各自岗位不停地忙碌,无暇考虑学习传统艺术;3老一代艺术家逐渐退居幕后,民间团队日益稀少,民间锣鼓艺术人才日益缺乏。尽管这只是社会发展阶段的暂时现象,却会对新时期锣鼓艺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改变这个状况需要社会和公民力量的共同努力,既要加大支持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引导;又要认真探索、研究和解决改革文化体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罗亮星.音乐人类学视野下巴蜀丧葬锣鼓乐班现状考察[J].四川戏剧,2018,4(3):121-124.

[2]石芳.大小玉珠脆锣鼓闹新经——析琵琶四重奏《仓才》的音乐特色[J].中国音乐,2019,155(01):126-134.

[3]张欣.从韩城行鼓看民间艺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J].图书馆,2018,4(9):23-26.

[4]夏侯玲玲.解析前南里村锣鼓谱合头与合尾[J].中国音乐,2018,7(005):124-129,154.

[5]王文君.村落与城镇:麻山锣鼓的场域共存[J].音乐研究,2018,12(001):73-84.

[6]马瑞.中国民族打击乐的瑰宝戏曲锣鼓特性探微[J].中国戏剧,2018,736(09):59-61.

[7]杨永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保护与传承途径研究——以川北薅草锣鼓为例[J].四川戏剧,2019,223(03):122-124.

[8]于赫,金顺爱.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形态与历史意义解读[J].文艺争鸣,2019,4(002):194-197.

[9]王厚谊."智能音乐学"的全视野研究与解读——评《智能音乐学与中国音乐数字媒体论》[J].传媒,2018, No.284(15):101-102.

[10]陈柳.婺源徽剧的音乐特色探究[J].中国戏剧,2019,741(02):63-65.

[11]隋景山.如何欣赏民间吹打乐——参加"2017第二届唢呐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唢呐展演"有感[J].中国音乐,2018,4(002):170-173.

[12]王善虎.九腔十八调:泗州戏音乐声腔构成与特点分析[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8,3(011):48-50.

[13]班一.从鼓吹乐到"四十大曲"——兼论戏曲曲牌音乐的创承[J].音乐研究,2018,8(006):92-99.

[14]晓红.简析邹城市"平派"鼓吹乐的艺术特征[J].音乐创作,2018,2(011):135-136.

[15]赵倩.非遺之后:周家班的"菠林喇叭"传播研究[J].艺术评论,2019,14(12):75-88.

[16]顾君嘉,廖松清.镇江鼓乐的生存现状调查研究——以顾家音乐班为例[J].中国音乐,2019,8(003):61-67,178.

课题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8ZD050):西山锣鼓文化的地方性知识与传承研究。

作者简介:李传兴,性别:男,籍贯:安徽霍山,民族:汉族,出生年月:1979-08-03,工作单位:安徽艺术学院,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理论,学历: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文化空间解读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民初皖籍知识分子与文化公共领域的建构
微情景教学法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个案解读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独立书店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出路
从空间批评的角度看《偶遇者》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