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媒介环境下数字鸿沟演进态势与突破路径

2021-10-28韩云杰

今传媒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数字鸿沟

摘要:在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转型过程中,一条看似无形但又清晰可辨的数字鸿沟依然横亘在不同国家、地区和人群之间。当下的数字鸿沟呈现出一些突出的演进态势:接入鸿沟与融入鸿沟是数字鸿沟的典型形态,低龄人群与高龄人群是数字鸿沟的代表群体,赋能效应与减能效应是数字鸿沟的全球影响。从全球视野思考消弭数字鸿沟问题,应坚持数字惠民,推进数字接入,丰富数字服务,提升数字素养,打造数字世界,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和人群享受到数字化、网络化带来的发展红利。

关键词:数字鸿沟;数字接入;数字服务;数字素养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1)10-0120-04

经济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畅销一时的《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提出,当前正进入全球化3.0版本,其独特特征就是应用软件和全球光纤网络的结合,使我们以极高的运转速度、巨大的运转规模,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的联系、计算和合作,使世界变平了[1]。然而,我们不能陷入盲目的技术乐观主义当中去,一条看似无形但又清晰可辨的数字鸿沟依然横亘在不同国家、地区和人群之间。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的媒介技术环境下,受制于发展水平、教育程度、个人收入、技术条件、数字素养等诸多因素,仍然有不少国家、地区和人群无法充分享有数字化带来的便利。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数字化生存”的全场景展现和全要素检验面前,数字技术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彰显,数字鸿沟也被进一步暴露,制约着经济社会普惠、均衡、协调发展。在数字化生存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消弭数字鸿沟、提升数字能力、实现数字普惠,日益成为十分紧迫的课题。

一、多维透视数字鸿沟的演进态势

围绕传播技术在推动社会变革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不同人群在利用传播媒介获取信息过程中出现的不平等、不均衡等现象,在传播学界先后出现了知识沟、信息沟等大众传播效果理论。从蒂奇诺等在《大众媒介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中提出知识沟假说,到N·卡茨的信息沟假说,许多传播学者关注到由于传播条件、传播技能、知识储备、社会交往、媒介接触等方面的差异,新技术的积极意义和正面价值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和平衡的,相比而言,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取信息更快,现有信息富人能比信息穷人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拥有更多的信息优势。随着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在数字化生活图景面前,数字鸿沟问题愈发凸显。许多传播学者也关注到了数字鸿沟问题。E·M·罗杰斯认为,数字鸿沟是指因互联网而获益的群体和没有收益的群体之间的差距,创新的扩散往往是更大程度地分化了某种社会体系中高、低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地位[2]。丹尼斯·麦奎尔认为,数字鸿沟被广泛地运用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传播工具的发展而引起的不同程度的不平等。这些不平等出现在根据相似的信息断层线所划分的个人、社会群体和民族之间[3]。数字鸿沟是一个涵盖面很宽泛而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概念。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演进、跨界融合,数字鸿沟越来越具有多层化、体系化、复杂化的特点,当下的数字鸿沟呈现出许多代表性的演进态势。

(一)接入鸿沟与融入鸿沟:数字鸿沟的典型形态数字鸿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折射着信息传播、技术创新、经济转型、社会发展等多个维度,国家、社会、个人等多个层面的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其中,接入鸿沟和融入鸿沟是比较典型的形态。从接入层面来看,许多欠发达的国家、地区、人群尚无法充分享受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红利。“多代技术扩散”理论揭示出技术迭代导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扩张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周期性规律。当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迭代演进不断提速,对于后来者而言,如果数字鸿沟不能有效填补,将可能陷入持续追赶之中,呈现出“旧沟未平”“新沟又起”的叠加特点。从“融入”层面来看,数字设施日益成为支撑经济社会运行的基层基础设施,数字服务全面嵌入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个细节,数字技术深度浸入信息传播的运行机理,在这种情况下,数字鸿沟在国家层面越来越体现在技术创新能力、信息传播能力、网络服务能力、数字经济能力、安全防护能力等数字化综合实力的差距上,在个人层面越来越体现在网上知识学习能力、数字技能掌握能力、网上信息鉴别能力、网上行为自控能力、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等数字化综合素养的差距上。数字鸿沟呈现出更为复杂的面孔:既包括缺乏连接的“匮乏”鸿沟,也包括过度连接的“冗余”鸿沟;既包括发展水平不够带来的鸿沟,也包括发展了以后安全防护跟不上带来的鸿沟;既包括互联网作为“双刃剑”的正面效应未能充分溢出和释放的鸿沟,也包括负面效应没有充分规避和化解的鸿沟。例如,罗伯特·福特纳曾提出“冗余信息鸿沟”,意即过量已有信息导致许多人转移注意力,因为他们不再费劲地去选择哪些是有用信息,以及哪些是无用信息[4]。如果信息素养不够,无法在“回音壁效应”“信息茧房”“信息超载”中主动地破壁、破茧、卸载,而陷入深度的网络沉迷和信息倦怠,这样带来的融入鸿沟问题不比接入鸿沟问题弱。

(二)低龄人群与高龄人群:数字鸿沟的代表群体在衡量数字鸿沟的标准中,年龄鸿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察侧面。根据CNNIC最新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的年龄结构中,20岁以下的占16.6%,60岁及以上的占11.2%;60岁及以上群体是非网民的主要群体,占比为46%,这两类群体网络素养有差距、数字技能不充分的问题值得关注。未成年人作为“Z世代”“网生代”,是互联网上的“原住民”群体。互联网日益成为他们观察世界、学习知识、休闲放松的重要媒介,但同时他们正处于发展成长和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善加教育引导,提升他们的网络素养,就面临着网络游戏沉溺、个人隐私泄露等风险。此外,腾讯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基础性操作成为老年人上网的最大障碍,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应用使用与功能操作、手机系统设置与维护、不会下载APP。许多老年人不会熟练使用互联网和打车、就医、电商等数字应用。近些年,老年人网上买保健品和彩票中獎诈骗等新闻时有出现,相关数字鸿沟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三)赋能效应与减能效应:数字鸿沟的全球影响数字鸿沟问题始终是全球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关切。艾斯特·哈吉泰研究认为,网络联接,特别是不同水平的联接,可能造成这样一种后果,即各国将会不同程度地拥有联接的正面与负面效应[5]。截至2019年6月底,全球网民已有45亿,4G用户达37.4亿,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网络接入比例和成本、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风险防范、数字化素养等方面的差距依然明显。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报告显示,虽然发展中国家网络用户从2005年的7.7%增长到2018年45.3%,但与发达国家的80.9%还存在很大差距。还有接近一半的人处在“离线的世界”。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在第15届互联网治理论坛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使数字鸿沟的负面影响从未像现在这样明显。数字技术是加速器、放大器、倍增器,如果用得好就会赋能增效,如果用不上就可能降能减效,如何放大数字技术的正面效应,避免落后群体在后疫情时代更加落后,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积极探寻消弭数字鸿沟的实践路径

消弭数字鸿沟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问题,也是需要国际社会共同破解的全球性课题。各国都在进行积极尝试,探索电信普遍服务等经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致力于推进网络联接、消弭数字鸿沟,推动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4亿中国人民,取得了显著成果。从全球视野思考消弭数字鸿沟的实践路径,有必要借鉴中国的成功理念和做法,推动互联网建设运用发展,使数字技术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个人全面进步。

(一)坚持数字惠民:消弭数字鸿沟的价值导向数字鸿沟是威胁人类经济社会持续、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消弭数字鸿沟,首先面对的是如何审视和把握这个问题。中国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全局高度来认识消弭数字鸿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这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消弭数字鸿沟,有必要把数字惠民作为基本原则和价值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技术向善,加强数字包容性,使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经济收入、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人,都不被信息时代抛弃。

(二)推进数字接入:消弭数字鸿沟的关键基石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和水、电、气同等重要的基础设施。过去是要想富,先修路,现在则是要想富,通网路。中国早在2013年8月就印发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之后又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区域宽带网络协调发展,对于东部地区支持先行先试开展网络升级和应用创新,对于中西部地区给予政策倾斜,支持宽带网络建设,扩大接入网络覆盖范围,推动提速降费,而且把宽带纳入电信普遍服务范围,加快贫困地区互联网建设步伐,帮助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和落后群体使用网络,努力消除数字鸿沟带来的差距。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4%,其中农村地区达到55.9%。推动贫困地区网络覆盖,全国贫困村通光纤比例从“十三五”初期的不足70%提升到了98%,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从25%提升至98%,为人们享受数字化带来的机会和便利提供了重要前提。消弭数字鸿沟,有必要把数字接入作为基础性工作,采取积极、包容、协调、普惠的措施和技术手段,推动用得上、用得起、有意义的互联网接入,积极建设和应用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三)丰富数字服务:消弭数字鸿沟的重要内容数字技术全面融合、广泛渗透已经让网络变得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提供繁荣便捷的数字服务是消弭数字鸿沟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大力推进信息惠民,在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领域,为人民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近年来,在线教育发展快速,优质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扩大覆盖面,截至2020年12月,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已达3.42亿,中小学(含教学点)联网率已达到100%。网络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数字乡村战略深入实施,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了全部832个贫困县,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9万亿元。正如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指出的,中国有很多贫困群众已通过电信普遍服务和网络扶贫搭上了脱贫致富的信息快车。面对老年人在运用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方面存在的技能缺乏等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实施方案,从线上服务更加结合老年人的特点、线下渠道有力改善老年人服务体验双向发力,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消弭数字鸿沟,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数字服务,从疫情应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入手,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数字服务和产品,特别是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点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数字服务。同时也要看到,数字化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数字技术无法覆盖的地方和人群,保留传统方式和特殊方式是一种重要补充。

(四)提升数字素养:消弭數字鸿沟的动力源泉当前,数字能力、数字素养已成为衡量人们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消弭数字鸿沟,提升数字素养是持久之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开展实证研究和广泛听取各国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数字素养全球框架,共包括设备和软件操作、信息和数据素养、沟通与协作、创造数字内容、安全、问题解决、职业相关的素养7个素养领域和26个具体指标[6]。中国在提升国民数字素养和数字能力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十四五”规划建议专门提到要提升全民数字技能。中国还连续举办了多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活动,以推动广大网民提升网络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消弭数字鸿沟,有必要积极把握数字技术对生产、生活、就业等带来的机遇和冲击,加强研究机构、教育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等的合作,加强数字技术宣传教育和培训,全面提升人们在信息传播、信息技术、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技能,使人们能够远离网络沉迷、跳出信息超载、识别谣言信息,化解网络安全意识匮乏、信息真实性识别不足、数字技术短缺、技能不匹配等风险,不断提升在数字时代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五)打造数字世界:消弭数字鸿沟的国际责任数字鸿沟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的普遍关切。中国积极推动互联网发展惠及更多国家,共同推动全球数字化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弥合数字鸿沟,推动更多发展中国家和人民共享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遇,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网络大国的担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开设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并向所有国家开放,把最新版的诊疗方案、科普知识等文件上传分享。华为公司提出数字包容倡议,为加纳、尼日利亞、肯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偏远山区提供通讯解决方案,服务几千万农村人口。消弭数字鸿沟,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领域国际减贫合作,逐步缩小各国之间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使不同国家的人们享有平等的数字机会,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三、结语

当今世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更加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空间和认知世界,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越是深入,破解数字鸿沟问题就越是迫切。这就需要采取多维度、包容性举措,把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快网络普及率、提升数字包容性、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等作为重要任务来推进,不断消弭数字鸿沟,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和人群享受到数字化、网络化带来的发展红利。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弗里德曼著.何帆,肖莹莹,郝正非译.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7-9.

[2](美)E.M.罗杰斯著.唐兴通,郑常青,张延臣译.创新的扩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132+493.

[3](英)丹尼斯·麦奎尔著.徐佳,董璐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485.

[4](英)安德鲁·查德威克著.任孟山译.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90.

[5](美)艾斯特·哈吉泰著.吴丹译.网络之洞:网络和国际分层,参见曹荣湘选编:解读数字鸿沟——技术殖民与社会分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43.

[6]郑彩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字素养全球框架》:背景、内容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9(9):4-6.

[责任编辑:艾涓]

收稿日期:2021-06-28

作者简介:韩云杰,男,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传播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网络传播与传媒政策法规研究。

猜你喜欢

数字鸿沟
信息技术革命对传播学实践应用的影响
推进“信息化”消除“数字鸿沟”
浅析互联网时代知识沟
数字鸿沟的视角下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失衡研究
数字鸿沟的视角下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失衡研究
青少年的手机使用、数字代沟与文化反哺
弥合数字鸿沟,构建公民社会
网络政治参与的实现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