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轴里的生活
2021-10-28徐露露
徐露露
打开卷轴,上面是一个临海小镇,小镇的正中心矗立着一个雕塑——锈迹斑斑的锚:诉说着过去,也昭示着未来。
小鎮的路不知是多少年前修筑的,已经有了些许的裂痕,在那两边,是暗沉沉的房屋,透着陈年的意味。赶着早市的人们步履匆匆地踏着这生了缝的路,前方一张张泛着腥臭味的渔网铺在岸边上,有勤劳的大妈在修补着渔网。码头上的柱子满是海水拍打出的痕迹,平整的石柱变得坑坑洼洼,上面布满了寄生螺的白壳,诉说着那过去的过去。码头边有许许多多的人依着马路摆摊,清一色的海鲜。小贩们热情的叫卖声喧嚣了冷清的码头,空气中充斥着一股令人不喜的鱼腥味。码头上的人来来去去。码头边上有一条幽径,顺着这条小路慢慢走上小山陵,是老旧的房屋,老人们在房前刷着碗讲着话,弥漫着鱼腥味与喧闹声——这个小镇渐渐地落在了时代背后。
小镇在努力,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那关键性的第一笔落在了卷轴上。
这一笔让小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依旧赶着早市,却是踏着灰黑的沥青路,那边上五彩的房屋,有强烈的视觉冲击,使整条街都变得亮眼。街上的店铺以相似的模样排列着,如果不是门口摆放的货物,根本分辨不出个所以然来;中心码头的广场上摆上了一艘木船,是这个小镇这么多年来的见证。它诉说着时代的演变,寓意扬帆远航。修整一新的码头没了原本的杂乱,也少了小贩们热情的叫卖,失了一分热闹,多了三分寂寥;在海陆交接的岸边刷上了油漆,路的两旁也被种上了一株株挂着彩灯的绿植,让阴暗的小路布满缤纷的光,仿佛要让黑暗的夜变成缤纷的白昼。冷清的小镇渐渐变得热闹起来——它成了一个旅游景点。小镇在往人们眼中本应有的样子发展。它或许是许多游客眼中一个不错的旅游地,却没了它作为一个小渔镇应有的样貌。小镇开始与边上的小镇趋同,丧失了原本的味道。
小镇再一次修整。这一次落在了老街。老街——山上的一条街,有着浓浓的烟火气,透露出古朴的气息。街上的生活无疑是慢的,而逐渐“生长”出的咖啡馆与独立书店,却是现代与古老擦出的火花,微妙却又让人觉得舒服。青涩的石板路上方挂上了一把又一把的油纸伞,别有一番风味。午饭后的时光里,踏着石板路,听着山边的鸟鸣与近在耳畔的饭后闲谈,远离了喧嚣,走进了一个被放慢的时空,感受的是安定的岁月,向往的是美好的未来。
小镇上的一切都变了,却又什么都没有改变。沿着海岸线走去,夕阳染红天边的晚霞与海平面交辉,停泊着的渔船排列得整整齐齐,船只上飘扬的国旗是刻在脑海里的壮美。在半山腰处欣赏着落日,可以看到时间的影子。镇上的人们依旧做着从前做的事。图着生计的小贩们依旧进行着他们的叫卖,店铺的老板们依旧经营着他们的一方小天地。劳作了一辈子的老人们总是闲不住,虽然不再在海上忙碌,却也坐在家门口修补着一张张的渔网。正值壮年的人们在船上勤劳地干着活,挥洒着汗水。小孩们在岸边无忧无虑地嬉戏,留下串串欢声笑语。一幕幕的场景构成了这个小镇最美的风景。飞逝如风的岁月也许带走了属于这里的样貌,却留下了小镇的记忆,也让这里的生息代代繁衍。
我曾向母亲问道:“明明这里也就这样,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来旅游?”“这里是我们的家,也是他们的远方!”母亲低声答着,没有停下手中的活——一张跳跃于她手掌里的渔网。
书写的最后一笔依然是在码头上,中心摆放着一个锈迹斑斑的锚,下面的底座有两个字——安定。
指导老师 朱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