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锚点定位”与“抛锚路径”
2021-10-28林铭锋
林铭锋
摘 要:实践“抛锚式教学”,关键是要确定“锚点定位”,预设“抛锚路径”,深化“锚点领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围绕一个“锚点”或多个“锚点”,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深入探究、大胆尝试,从而不断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通过“设锚”“探锚”“用锚”,引导学生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锚点定位 抛锚路径
小学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学科。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教师的数学教学不是发散学生的思维,反而钳制了学生的思维。如何盘活学生的思维,是笔者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思考和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抛锚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锚”“探锚”“解锚”,从而提升“抛锚式教学”的整体效能。
一、 “设锚”:确定“锚点定位”
所谓“锚”是指“能激发学生分析、探究、推理的系列活动”。“抛锚式教学”是广义的活动概念,包括教学事件、课题、片段、问题等。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锚”的设定是不同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设定“锚点”要秉持启发性、适时性、渐进性、可操作性和差异性等原则。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具体学情,以便让“锚点”定位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让“锚”真正发挥效能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锚点”是否抛得好、抛得准、抛在要害处,关键取决于教师对学科知识与对学生的认知、学习样态等的匹配度、契合度的把握上。因此,教师要细致分析教学内容,揣摩学生具体学情。例如,在教学“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时,笔者在深入研究这部分内容之后发现,这部分内容不同于学生以前学习的内容,它涉及两个变量:一是“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二是“多边形内部的钉子数”。为此,笔者设定了这样的“锚点”:①呈现钉子板上的多边形,引导学生猜想多边形的面积与什么因素有关;②将多边形内部钉子设定为0或者1,通过控制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探究多边形的面积与钉子板上钉子数的关系;③让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固定,控制多边形内部的钉子数,探究多边形的面积与多边形内部钉子数的关系。通过“锚点”的有效定位,引导学生积极尝试、探究、反思、总结和感悟。
二、“探锚”:优化“抛锚路径”
“抛锚式教学”的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锚点”展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所谓“探锚”,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将学生的学习潜质挖掘出来。一般来说,“探锚”分为三步:一是自主学习,二是合作交流,三是展示点评。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这部分内容之后,笔者自主研发了一节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多变的圆柱体”,借助一张A4纸,将其与这部分内容对接,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学中,笔者建构了两个教学板块:一是“圆柱体体积的再创造”,二是“圆柱体表面积的再创造”。在圆柱体体积的再创造过程中,笔者建构了这样的“抛锚路径”:对圆柱体体积推导过程复习(分别以A4纸的长和宽为高,将纸张卷成圆柱,形成不同体积的圆柱体)—多媒体展示不同方向摆放的圆柱体(引导学生建构圆柱体体积不同的表征形式)—圆柱体体积公式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通過这样的“抛锚路径”,建构学生对圆柱体体积的整体性、透视性的认知。同时,在拓展应用中,笔者设置了不同的情境:已知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求圆柱的体积;已知圆柱的侧面积和半径,求圆柱的体积;已知圆柱的轴切面和底面周长,求圆柱的体积。通过这样的建构,助力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结构化的认知。
三、“用锚”:深化“锚点领悟”
“抛锚式”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不仅包括“引锚”“探锚”,还包括“省锚”“用锚”。对学生来说,无论是“省锚”还是“用锚”,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都是为了深化“锚点领悟”。对“锚点”的领悟,包括以下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对锚点本质的理解”,二是“对抛锚过程的理解”。在抛锚式教学中,“引锚”是首要条件,需要有趣;“探锚”是核心环节,需要务实;“用锚”是实践途径,需要有效。这些环节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由于学生前面拥有了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的探究经验,掌握了“倍拼法”“剪拼法”等相应的推导方法,对于推导过程中具体的操作方法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因此,笔者着力引导学生“用锚”,促进学生“锚点领悟”,首先和学生复习、回顾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的推导过程,唤醒、激活学生心中的“锚点”,从而真正将学生带入“锚地”。在此基础上,笔者揭示相应课题,并出示相应任务,引导学生“用锚”:①用你喜欢的方法探究梯形的面积;②比较不同的方法,说一说每一种方法的优势和劣势。通过这样的任务驱动,进一步巩固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时的“锚点”。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用锚”。通过“用锚”,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度反思、深度总结、深度实践,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认知升华,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提升,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
在“抛锚式”教学中,教师应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定位角色,通过“抛锚”引导学生开展多种方式的学习,围绕一个“锚点”或多个“锚点”,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深入探究、大胆尝试,从而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设锚”“探锚”“用锚”,引导学生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学会自我“设锚”“探锚”“用锚”。从这个意义上说,“抛锚式”教学不仅是教师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吴玉平,张伟平.试论抛锚式教学的内涵、理论基础及特点[J].教育导刊, 2014(12):65-68.
[2]黄威荣,吴贤琼,郝羽秋.智能教室环境中互动行为的变革与分类[J].教学与管理,2021(7):1-3.◆(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湖心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