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劳动教育扎根学生日常生活

2021-10-28何霞陈超超

教育家 2021年40期
关键词:劳动成果劳动校园

何霞 陈超超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浙江省杭州市景华小学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整合德育常规,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理好“一平米”,涵养劳动习惯

学校倡议学生对“我的一平米”负责,即负责教室中的个人区域,包括桌面、抽屉以及座位下的地面。学校引导学生关注并管理好自己的个人空间,让他们在日常的劳动付出中提高劳动与责任意识。学校以“21天习惯养成计划”为抓手,结合本校的环保章程,细化“我的一平米”要求与标准,借助每周一的谈话课对班级内“我的一平米”落实情况进行考评,以此培养学生勤打扫、精保洁的好习惯。

过好“劳动日”,提升劳动能力

学校将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设立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劳动日”,利用下午两节课的时间,开展全校性的劳动实践。

分层定活动。低年级参与“扮靓教室行动”,侧重组织学生做好扫地、擦桌子等基础的值日工作,结合“我的一平米”,做好个人活动区域的清洁和个人物品的收纳整理;中高年级参与“景致校园行动”,以校园包干区的清扫维护为主题,通过项目化的形式开展劳动实践。学生从驱动性问题“如何让班级包干区靓起来?”入手,共同讨论劳动工具的选择、劳动中的注意事项、工作分配以及劳动成果的维护等问题。他们在确定劳动方案后开展实践,有效提升了作为校园小主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偶尔会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美化社区行动”,学生为改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家校齐指导。劳动教育要发挥家校合力,学生要知晓“劳动日”,家长更要配合“勞动日”,可先在家中指导孩子,比如选择什么样的清洁工具、有哪些去污小妙招等等。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先试着干一干,总结心得,为学校里的“劳动日”做好准备。

评奖促收获。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做好一件事是一种极其快乐的体验。全员“劳动日”就是要激发每名学生的劳动热情,引导他们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认领到的劳动任务。劳动实践结束后,班主任还会据此进行有关劳动意义的教育,组织学生们写劳动日记。在日记中,他们不仅记录了劳动的过程,还对劳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从而更珍惜劳动成果,意识到做好日常保洁工作的重要性。每一次“劳动日”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们一起进行成果的验收和总结,民主评选出该次“劳动日”的榜样儿童。

上好“益课堂”,丰富劳动教育形式

依靠家长学校,学校组建了一支家长志愿队,开设“益课堂”,力图为学生提供更多样的劳动教育。如开设“职业体验”课,由身处不同行业的家长介绍自己职业的特点以及该职业对社会的影响(尤其是那些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的职业),让学生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理解更深入,懂得每位劳动者都值得被尊重。另外,“益课堂”上开展的针线类、手工类、收纳类、烹饪类劳动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益课堂”统一了家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使劳动教育全面落地生根。

通过学校的劳动教育,学生从关注教室的“一平米”开始,成为关心家庭、校园、社区乃至社会环境的时代新人,逐步培养起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懂得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

责任编辑:王梓霖

猜你喜欢

劳动成果劳动校园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司马光教子
劳动成果要珍惜
热爱劳动
劳动成果评比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