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救赎
2021-10-27龚莉
龚莉
也许是在一个天微亮的凌晨5点半……
也许是在一个空气骤凉的11℃傍晚……
也许是在一段连续24小时未合眼的途中……
也许是在刚读完半米厚案卷而点起的那一支烟后……
由心梗引发猝死的案例不在少数,80%的心脏骤停发生在家中,但由于缺乏急救知识,人们往往容易错过最初4至6分钟的“急救黄金时间”。学习掌握自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对于有效减少心梗患者死亡具有重要意义,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被国际组织定义为“世界急救日”,以呼吁世界各国重视急救知识的普及。
55万!这是国家心血管中心2019年统计的中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的数据,居全球之首。
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显示,2002—2018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率总体呈上升态势。据称,在中国医院外发生心源性猝死者的生存率不到1%,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急救知识、急救人员的缺乏,加上抢救设备的不足,使得我国院外抢救成功率较低。但随着社会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健康中国的推进建设,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备的地方已越来越多,在掌握“心肺复苏(CPR)”技能之外,对使用AED设备的普及成了第一要务。有了机器,还需要“人”,迫切需要提前介入、正确使用。
近年来的急救现场已常常可以看到AED的身影,有2000余台AED被布置在上海的地铁站、机场、商场、体育场馆、旅游景点、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等场所,那一个个醒目的红白小匣子里装的便是“救命神器”。自2015年市红十字会联合市应急办启动“上海市试点设置自动体外除颤器公益项目”并将它们布局在本市的人流密集场所以来,这些“救命神器”已成功抢救国内外患者9人。市民自救互救的意识在逐年增强,提升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安全出行的应急救护水平,也为增添城市“软实力”提供助力。
“想救不会救怎么办?”为提高机关干部职工自救互救能力,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会于9月17日组织了一场“心肺复苏结合自动体外除颤器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由长期承担本市应急救援培训工作的市红十字事务中心进行现场培训。培训讲师运用4课时将CPR、AED应急救护技能以及气道梗阻急救等简单的知识技能倾囊相授,并指导了学员实训。
培訓前,很多学员表达了心中的疑虑,短短4个学时就能学会这些技能吗?学完后,真的可以在危机关头救人吗?培训后,这些疑虑得到了解答。AED操作只需严格按照它的语音提示去用即可,所以AED被称为如同傻瓜相机般简单操作的“傻瓜机”。参训同志热情高涨,大家纷纷表示:“参加专业培训真的很有必要,看电视的时候以为CPR很简单,今天用人体模型实际操作才知道,真的要用很大的力量去按压,很费体力才是有效的CPR。”
“想救还是不敢救怎么办?”虽然经过了CPR和AED培训,拿到了相关急救资格证书,但真遇上紧急实战,还是不太敢上,“又怕自己用力过猛按断对方肋骨、戳破内脏,又怕自己操作不当耽误对方救治时间”。被称为“好人法”的《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6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明确规定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对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不承担法律责任。而今年起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也为救助活动提供了保驾护航的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生死瞬间并不罕见,“救命神器”的逐年投入大大增加了公益救助的成功率,然而最现实的一步仍在于如何提高大众的急救能力和出手意愿。学习应急救护知识不仅是守护自身和家人健康的一项技能,同时也是服务群众的一种本领;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更好地惠及他人。当急救教育更多地被纳入学校与家庭教育,当急救知识越来越融入社会文明,每个人都应当将主动掌握一些急救技能作为公民意识,也把学习如何急救当作无法推卸的社会责任,脆弱的生命才更有保障。
(作者系长宁区虹桥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