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上海经验”也是“上海精神”

2021-10-27杨军

上海人大月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同仁门诊肺炎

杨军

在近日举办的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研讨会上,“深刻认识学习上海等地经验”被多次提出。“上海经验”到底从何而谈?是上海的防控指挥体系,还是精准流调、口岸防控?我所在的同仁医院是上海众多坚守、奋战于抗疫一线的医疗卫生机构的代表之一,在发现并治愈了上海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后,“同仁經验”得到了市领导和市卫健委的肯定,由沪肺炎防控办发文并在全市推广,从中或许能一探究竟。

未雨绸缪,拿下防疫主动权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同仁医院先后担当了本市首批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国境口岸传染病防控定点机构、首批向社会开放的核酸检测点、外籍人士疫苗接种点等多重角色。都说同仁医院能够敏锐筛查出上海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是幸运,其实幸运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从1999年医院搬迁至仙霞路现址,就设置了独立的传染楼;2003年非典时期,又在传染楼内开设了发热门诊;至2019年,作为医院便民工程启动的发热门诊改造与如今全市标准化发热门诊的布局要求已有80%相似度。实现了“三区两通道”和“六不出门”的发热门诊,行走路线固定、位置远离主楼。没想到就是这个便民工程,后来成为了突如其来的疫情中最初的防御壁垒。2020年1月15日,武汉陈女士在这里被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派驻支援的主治医师于亦鸣敏锐发现;之后,也是在这里,医院一度成为市单体医院中确诊病例总数第一,创造了初筛精准率超过50%的良好记录。

同仁当下的敏锐与决断正如同在时代召唤中被赋予“前锋” “排头兵” “先行者”角色的这座城市一般,在“快”与“先”上所下的功夫并非仅仅追求简单的速度,而是要在不断明确定位的摸索中努力先行一个身位,要在确保质量的情况下,不断自我加压赢得主动权。勇夺战疫的首旗,确是幸运,也是责任。

谨小慎微,危机之下的无懈可击

无论在疫情暴发初期,还是在瞬息万变的这近20个月里,各种政策、法规、指南的出台都显得相对滞后。在抗疫一线中做到临危不乱、及时有效应对,就同仁的经验,概括起来无外乎三个字:一是“稳”,出台的紧急规定“万变不离其宗”,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遵循着传染病传播普遍规律的战斗模式同这座城市的科学、细致、周密的氛围密不可分。二是“紧”,同仁多学科协作的机制由来已久,互相协作与密切衔接在疫情筛查、诊断、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是“快”,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在每日例会中汇总前一天从信访、投诉、舆情乃至个案分析中收集的各项问题后,即刻出台针对性举措进行一系列系统整改、效果评估及就地修正。非常时期的这种扁平化、闭环式管理,确保了高效的协同和有效的处置。

从应对非典到阻击新冠肺炎病毒,同仁一以贯之的是上海的依法防控、系统治理,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统一指挥、联防联控,科技引领、精准施策。在谨小慎微中断绝疫情“偷塔”的希望,虽是戏谑,却也是最好的对策。

成熟担当,无愧初心使命

在本土病例清零后,预见到新冠肺炎疫情的长期性与复杂性,一方面,医院史上“最严管控令”与满足市民正常就医、陪护需求的手机掌上预约、流调、云沟通、云探视等服务相继推出。另一方面,作为离虹桥机场口岸最近的综合性医院,同仁在今年4月成为全市首个外籍疫苗接种点;8月以来,又多次举办学生接种专场;同仁还被市卫健委指定为十家入境隔离人员集中排查管理定点医院之一,而且是其中唯一服务面向上海四个中心城区的医院。上海的精准防控依旧在不断深化,同仁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为归国人员、为复工复产复市企业、为社会提供各类疫情保障,截至目前,共计接种疫苗209005剂,参与保障医师847人次、护士2000余人次。

由“上海精神”所催生的强大凝聚力将众志成城的口号打造成坚实壁垒,严守上海防疫关口已是厚植于本能的行动。当开放与包容共生,谦和与谨慎共存,“未雨绸缪”与“跨前一步”既是上海的担当,也是同仁的担当。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市同仁医院副院长、民进长宁区委副主委)

猜你喜欢

同仁门诊肺炎
来势汹汹的肺炎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My Heroes
看,这个肺炎最大“祸因”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来自疼痛门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