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燃东北革命火种的中共满洲省委书记们

2021-10-27李敏

文史春秋 2021年3期
关键词:陈潭秋满洲刘少奇

李敏

中共满洲省委是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10月在东北地区设立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领导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党务工作。随着东北地区斗争形势的变化,1936年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提议,决定撤销中共满洲省委,以四大抗日游击区为中心另行组织4个省委。

中共满洲省委存在的8年多时间里,由于领导人员的变动和省委遭受破坏等情况,省委机构改组10多次,陈为人、刘少奇、陈潭秋、罗登贤等十几人先后担任书记、代理书记,他们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带领工农群众积极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将红色火种遍撒东北大地。

陈为人开拓前进

陈为人(1899—1937),原名陈蔚英,曾用名陈洪涛、陈福涛、陈涛等。出生于湖南江华县百家尾村。 1918年就读于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0年夏,在上海参与筹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末赴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1年底回国,任中共北方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1923年3月,受李大钊委派,到东北开展党的工作。

1927年国民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东北各地的中共党组织相继遭到严重破坏,党员由140人锐减至30人。为了恢复和发展东北地区的党组织,领导东北人民的革命斗争,同年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派陈为人到东北传达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筹建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简称中共满洲省临委)。10月24日,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我们在满洲的政纲》及关于工人和农民的决议,选举产生第一届中共满洲省临委,陈为人当选为书记,省委机关设在奉天(今沈阳)北市场福安里。同年底,全东北地区共建有支部30多个,党员发展为170多人。

1928年1月29日,东北地区第二次中共党员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14人,代表东北各地270名党员。陈为人再次当选为中共满洲省临委书记。9月,为贯彻中共六大精神,东北地区第三次中共党员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将中共满洲省临委改为中共满洲省委员会(简称中共满洲省委),陈为人继续担任书记。

12月23日上午,中共满洲省委在地下党员牛思玉家里开会,由于保密观念不强,被奉系军阀当局发现。中午时分,10多名警察突然破门而入,陈为人等与会14人全部被捕入狱。陈为人在敌人的严刑审讯中,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时刻注意维护组织的团结,敌人分化瓦解的阴谋诡计没有得逞。敌人因找不到证据,1929年7月,将陈为人等人全部释放。

不久,陈为人奉调上海工作。他先是参与举办中共中央军事干部训练班,后担任半公开出版的通俗报纸《上海报》报社的经理。1931年春,陈为人再次被捕,同年底,经党组织营救被释放出狱。1932年下半年,陈为人受中共中央派遣,负责中央文库的管理工作,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困难条件下,保卫了大批珍贵文件的安全。

1937年3月13日,经历两次入狱、身体遭到严重摧残的陈为人在上海病逝。

王立功舍生忘死

王立功(1904—1934),出生于大連旅顺老铁山方家屯双甸子村。1920年考入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沙河口工场技工养成所。1923年和傅景阳等进步青年工人一起,成立满铁沙河口工场华人工学会(后改为大连中华工学会),任组织部干事。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大连团特别支部青工委员,翌年春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6月,赴汉口参加第四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7月下旬,中共大连市委遭到严重破坏后,转移去哈尔滨,曾任中共北满地委书记。同年末,调任中共满洲省临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深入奉天、抚顺、沟帮子等地的工厂、矿山和南满铁路沿线广大地区,宣传组织工人群众开展斗争。

1928年9月,中共满洲省临委改称中共满洲省委。1929年2月16日,中共中央任命王立功、刘少猷、韩心怦3人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王立功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由于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王立功的肺病日益加重,未能到职,由刘少猷代职。

1929年8月,王立功到上海中央党训班学习。同年10月,由于“中东路事件”爆发,中共中央决定让王立功和唐宏经提前结业,同杨靖宇一道,火速奔赴东北。王立功被派到哈尔滨领导共青团的工作。不久,刘少奇到哈尔滨召集会议,研究解决“中东路事件”造成的大批中国工人失业问题。王立功根据刘少奇的指示,发动社会各阶层人民支持失业工人。

1930年1月,王立功回到沈阳,由于病情加重,只能暂停工作住院治疗。病情稍有好转,他又马不停蹄到西丰县一带矿区开展工作。1932年春,王立功病情恶化,不得不再次住院治疗。其间,他与病友、共产党员金德贵计划发动沈阳启东烟草公司工人罢工,后被敌人发觉,两人被迫转移到上海、杭州。1933年初,王立功返回奉天,次年病逝。

刘少奇力挽狂澜

刘少奇(1898—1969),出生于湖南宁乡县炭子冲。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从苏联回国后,曾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主任,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1927年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9年6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派刘少奇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7月14日,刘少奇从上海辗转来到沈阳,与省委接上关系后,立即投入工作。经过一个多月艰苦细致的工作,东北各地原有的党团组织基本恢复。为推动东北群众革命斗争的开展,他拖着病体着手组织沈阳产业工人罢工。

8月22日下午,一身工人打扮的刘少奇和分管沈阳工作的中共满洲省委组织部长孟坚,来到奉天纱厂边上的小树林里,准备与纱厂中共党支部书记常宝玉碰头。他们不知道,此前有党员叛变告密,常宝玉已被捕。结果,他们刚来到接头地点,就被持枪的厂警团团围住,押解到沈阳警察局商埠二分局,后又被押送到辽宁高等法院检察处看守所。刘少奇利用放风的机会叮嘱孟坚,只要常宝玉否认煽动工潮,奉天纱厂没有任何证据,案子就容易解决。孟坚按照刘少奇的指示,说服常宝玉。

中共满州省委了解到刘少奇被拘的情况后,一面向中央报告,一面设法营救,并派组织干事杨一辰探监。一个星期后,法院开庭审讯时,常宝玉推翻原供,否认认识孟坚,坚持说之前的口供是被厂警刑讯逼供的。法官见案卷中没有物证,只有常宝玉一人前后矛盾的口供,不足为凭。几天后,因证据不足,刘少奇、孟坚等人获释。

9月26日,刚出狱的刘少奇来到哈尔滨,巡视东省铁路(简称中东路)工人斗争情况。通过调查研究,他认为工人们反对东北当局操纵东省铁路局降低工人工资、取消工人福利待遇、破坏工人组织而采取怠工的斗争形式是正确的。

10月18日,刘少奇主持召开中共满洲省委全体会议,分析了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通过了《满洲党目前政治任务决议案》。会上决定成立党报编辑委员会。11月10日,刘少奇派杨一辰到兵工厂开办工人夜校。

1930年1月11日,刘少奇再次到哈尔滨,指导中东路工人斗争,成立行动委员会。根据刘少奇“在工人中建立赤色工会”的指示,三十六棚地区工厂委员会成立。2月,刘少奇结束在哈尔滨的巡视工作回到沈阳,3月13日,向中共中央提出《中东路工人斗争总报告》,总结党领导中东路工人斗争的经验教训。3月下旬,中共中央来信催促刘少奇返沪,接受新的工作。

1931年1月,刘少奇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1936年后曾任中共中央代表、北方局书记、中原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华中局书记,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修改党章的报告,对毛泽东思想作了完整概括和系统的论述。

1949年后,刘少奇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員长、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等职。

李子芬坚贞不屈

李子芬(1902—1935),又名李泽萍、李次芬,化名孙济夫,孙子芬。出生于湖北黄梅县城关镇一户贫苦人家。1914年考入县立八角亭高等小学。1923年夏,已经成为中共党员的李子芬,从南京农林讲习所毕业后,奉命回到家乡进行革命活动,曾任黄梅党团特别支部委员会书记、中共武昌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兼青年运动委员会书记、团中央组织部长等职。为中共六大候补中央委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四、五届中央委员。

1930年3月下旬,刘少奇奉调中央,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由饶漱石临时代理。4月2日,中共满洲省委召开会议,确定省委领导成员,李子芬任书记兼宣传部长。

4月12日,满洲反帝大同盟党团书记杜兰廷(杜从忠)等人在执行任务时被捕。杜兰廷向敌人供出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人。4月19日,李子芬和省委组织部长丁君羊、秘书长刘若云、共青团满洲省委书记饶漱石、青年团中央巡视员邱旭明等人相继被捕入狱。

5月2日,中共中央得知中共满洲省委遭受破坏后,派廖如愿回沈阳恢复中共满洲省委。是日,廖如愿召开会议,成立中共满洲临时省委。会议将近结束时,被敌人发现,与会人员全部被捕。

1930年7月初,李子芬鉴于狱中同志相对集中,经过秘密串通,组成党支部,同时还成立读书会,组织难友学习革命理论,设法与狱外党组织取得联系,秘密传阅狱外送来的材料、文件,适时开展狱中斗争。李子芬深知在恶劣的斗争环境下,党组织的活动经费极度紧张,送到狱中的每一笔款项和物资,都是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换来的,为了节省经费开展斗争,他在狱中党支部的基础上成立狱中干事会、经济委员会,具体负责对内外的联络工作兼管财经,经费开支由狱中党支部书记统筹安排。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东北,经党组织营救,李子芬获释出狱,回到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1932年春,遭王明路线的排挤,李子芬调任中共合肥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同年8月,由于叛徒出卖,李子芬在合肥县再次被捕入狱,1933年春,被国民党安徽高等法院判处无期徒刑。1935年12月,李子芬在狱中病故。

林仲丹临危受命

林仲丹(1897—1942),原名林育英,字祚培,化名张浩、林仲丹、林春山等。出生于湖北黄冈,是林彪的堂兄。192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赴苏联学习。1925年7月回国后,参与领导上海的工人运动,帮助恢复中共湖南省委和组建工会。

由于中共满洲省委组织机构一再受到严重破坏,1930年5月7日,林仲丹由哈尔滨抵达沈阳,组建新的临时省委,认真分析省委遭受破坏的原因,总结在国统区开展地下工作的经验教训。8月6日,中共中央决定,中共满洲省委改为满洲总行动委员会,林仲丹任书记,同时撤销共青团满洲省委,在满洲总行动委员会内设青年部。8月下旬,中共中央派陈潭秋任满洲总行动委员会书记兼组织部长,林仲丹改任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

1930年11月11日,因为叛徒的出卖,林仲丹在结束抚顺的工作,乘火车返回沈阳时,被日本特务逮捕,押至抚顺日本警察署。尽管被施以种种酷刑,他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12月24日,林仲丹被送到抚顺县法院,几天后,被移交辽宁省高等法院,以“危害民国罪”判处5年有期徒刑。他在被关押期间联系难友,为改善生活条件举行绝食斗争,取得了胜利。他经常给难友讲革命道理,帮助大家学习文化,代写申诉书和家信。

1932年1月,日本人准备成立伪满洲国,为了收买人心,实行“大赦”,中共党组织利用此时机将林仲丹营救出狱。1933年1月,林仲丹赴莫斯科,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1935年,从苏联到达陕北保安后,他向中共中央传达共产国际的重要指示,并带回密电码,恢复了中共和共产国际的联系。他还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做张国焘的工作,坚决反对张国焘另立中央。1937年7月,林仲丹被选为中央军委委员,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被增补为中央委员。

1942年3月6日,林仲丹在延安病逝。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亲自执绋抬棺、奠土入穴,将他葬于桃花岭山顶。

陈潭秋不辱使命

陈潭秋(1896—1943),名澄,字云先,号潭秋,化名孙杰等。出生于湖北黄冈县一个书香之家。1916年考入湖北高等师范学院(武汉大学前身)英语部。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被推选为武汉学生代表之一。1920年,和董必武等人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参加中共一大,是中共创始人之一。后曾任中共武汉地委、武昌地委、湖北地委主要负责人。1923年2月,发动和领导武汉各工团学生组织支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在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期间,秘密配合南昌起义。后曾任中共顺直省委(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长。

1929年8月,陈潭秋以中共中央巡视员身份到东北巡视工作,此时正值哈尔滨“中东路事件”爆发。他协助中共满洲省委改组中共哈尔滨市委,整顿基层党组织,使其纠正了过去的缺点和错误,开始有计划地接近群众。

1930年8月下旬,陈潭秋任满洲总行动委员会书记。9月24日,中共六届三中全会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11月,满洲总行动委员会撤销,恢复中共满洲省委,陈潭秋当选为书记。12月7日,中共北满特别委员会扩大会议在北满特委书记孟坚的住处秘密召开。会议从早晨一直开到深夜,时间过长,引起敌特的注意。当会议快要结束时,警察特务悄悄将楼院包围起来,负责放哨的同志发现敌情时,陈潭秋等人已经来不及转移。警察以查户口为名进屋搜查,藏在暗处的一个装有两份文件的箱子被敌人发现,与会者仅2人逃脱,陈潭秋、孟坚、王鹤寿等7人被捕。他们先是被关押在道里警察署,后又转移到中东路护路军司令部军法处拘留所,遭受种种酷刑的折磨。孟坚坚称,装有文件的箱子是替朋友托管的,里面装有什么自己毫不知情。陈潭秋率领大家同敌人斗智斗勇,使得敌人无计可施。

1931年9月,敌人以非法集会之名,分别将陈潭秋等人判刑,其中陈潭秋为有期徒刑4年,随后陈潭秋等人被关押到哈尔滨道外十四道街监狱。陈潭秋在狱中领导难友建立党组织,在狱友被提审前,都鼓励要严守党的机密,并传授一些应对酷刑的方法。他建议大家锻炼身体,以待出狱后迎接新的战斗。

1932年7月,中共满洲省委和哈尔滨市委经过多方活动,先后将陈潭秋和孟坚等被捕的同志营救出狱。陈潭秋回到上海后,担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

1933年,陈潭秋转移到中央苏区,曾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执行委员。1934年秋红军开始长征,陈潭秋留任中央苏区分局委员,翌年初率部突围到闽西,途中作战负伤,赴上海治疗;同年8月,前往苏联,入列宁学院并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1939年夏,陈潭秋从苏联回延安途中,奉命接替邓发担任中共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办事处负责人。1942年9月17日,陈潭秋与毛泽民等人被盛世才以“请客”为名软禁,后投入监狱,受尽各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1943年9月27日,陈潭秋与毛泽民等人被秘密杀害。

张应龙失节不保

张应龙(1903—1934),出生于江苏扬州张家庄。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2月,在上海组建日华沙厂工会,参加五卅运动,领导工人进行斗争。1927年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大学学习。1931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派张应龙、吴福敬到东北传达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精神。2月1日,中共满洲省委召开常委会,张应龙任书记。

张应龙主持中共满洲省委工作后,积极恢复基层党组织,在长期发动基层群众和组织工人运动中,获得劳苦大众的支持。在“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上午,他主持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事变后的形势、方针和应变措施,在给中共中央写报告的同时,决定当即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宣言定稿后,迅速刻蜡纸、印刷,当天下午就贴在奉天城各处。该宣言是中国共产党发表的第一个抗日宣言,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争宣言,表明中国共产党率先扛起了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旗帜,具有先导作用。另外,中共满洲省委在9月21日发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據满洲与目前的紧急任务的决议》,9月23日发出《关于士兵工作的紧急决议》。

同年11月21日,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廖如愿和宣传部秘书杨先铎因携带文件,被日军宪兵搜出而被捕。当天晚上,杨先铎招供。日本宪兵次日抓捕了张应龙、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长赵毅敏及其夫人凌莎等人。张应龙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叛变,供出中共满洲省委机关。之后,张应龙因受刑过重和疾病,1934在奉天第一监狱病故。

罗登贤英勇就义

罗登贤(1905—1933),出生于广东南海南庄紫洞格巷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领导省港大罢工,后曾任中共香港市委常委、广东省委常委、江苏省委书记,南方局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代理委员长兼党团书记等职。在中共六大被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后递补为政治局委员。1931年夏天,被派往东北。同年1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

1931年12月初,中共中央根据满洲的严峻形势,委派正在东北巡视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驻满洲代表罗登贤,重建中共满洲省委,并任书记兼组织部部长。

罗登贤主持中共满洲省委工作后,审时度势,根据形势的变化,将省委机关由奉天迁往哈尔滨。1932年2月6日,中共满洲省委发表宣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哈尔滨。2月25日,召开省委扩大会议,再次研究创建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问题,决定派干部到各地指导创建抗日武装。此后,周保中、杨靖宇、赵尚志、杨林、冯仲云等人先后奉命分赴各地,到李杜、马占山、王德林等抗日部队中,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到吉东、东满、珠河、巴彦等地创建反日游击队。这些游击队构成东北抗日联军的基础。3月5日,中共满洲省委发表《为反对满洲独立政府宣言》。

罗登贤在东北工作期间,正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全党并继续发展的时期,他们“左”的错误政策给东北的革命斗争造成很大损失。1932年6月24日,以博古为首的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在上海召开北方各省省委代表联席会议,继续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政策。中共满洲省委与会代表在会上反映,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的形势与关内和南方各省不同,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东北,应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组织和领导抗日武装斗争上来。这一符合客观形势的正确意见被扣上“右倾机会主义”和“满洲特殊论”的帽子。罗登贤没有因为受到不公正待遇而意志消沉,在被撤销职务仍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后被调到上海。

1933年3月28日,罗登贤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遭敌人酷刑折磨,双腿腿骨被铁杠压断,但他仍顽强不屈地领导狱中难友与敌人作斗争。3月31日,罗登贤在“公开审判”中大义凛然地说:“我曾在东北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我在那里与义勇军一起同日本强盗作战,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最近我从东北回来,又领导上海日本纱厂工人进行反日大罢工。这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我的一切行动,都是反帝爱国的。谁敢说我反动?!你们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投降,出卖我东北神圣领土,才是真正的反动。”驳得法官哑口无言。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团体积极组织营救活动,宋庆龄还亲自到监狱探望和慰问罗登贤。罗登贤表示:“我自始至终站在无产阶级方面,我为这斗争贡献了我的生命——什么也阻挡不了我。”

同年8月29日,罗登贤在南京雨花台就义前,狱官问他有什么遗言,他说道:“我个人死不足惜,全国人民未解放,责任未了,才是千古遗憾!”

李实仓促就任

李实(1903—1983),原名栋勋,字抱一,号鹿门,化名李襄群、魏维凡等。出生于湖北襄阳。1919年进入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习,开始接受进步思想。1924年春因参加“学潮”被学校开除。192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转为中共党员,参加了1927年的南昌起义。曾任中共襄阳党团特支书记、鄂北临时特委代理书记、中央组织部巡视员等职。1932年7月,被派到东北工作。

1932年6月,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华岗(化名刘少陵)赴任途中,在青岛遭叛徒出卖而被捕,1932年7月,李实代理书记兼组织部长。

李实主持中共满洲省委工作后,贯彻执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起草了《满洲省委接受〈一·二六指示信〉决议》,主持开除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军长兼独立师师长张甲洲和师政委赵尚志的党籍,导致中共东北党组织遭受损失。

1933年9月,李实调离东北。1934年在上海被捕,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后他声明脱党,之后在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任教。1937年3月,再次被捕,被党组织营救出狱,参加开展党的活动和抗日宣传活动。曾任鄂豫边区人民代表大会秘书长、边区行政公署教育处长,黄安县县长、鄂北专署副专员。1946年到上海,筹备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上海办事处。后重新入党。曾任中原解放区救济总会秘书长,桐柏行署副主任,中原人民政府民政部长,湖北省民政厅长,文教厅党组书记、厅长等职。1952年调任中央教育部高师司副司长、司长。1983年在武汉逝世。

李耀奎藏形不露

李耀奎(1903—1987),别名王达理,出生于辽中县于家房乡一户农民家庭。1925年领导奉天省城学潮,被选举为学联会会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1月,受组织派遣,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夏任海参崴中国党校校长。1932年回国后,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长,领导省委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斗争。1933年9月,李实调回中共中央工作。中共中央任命李耀奎为中共满洲省委代理书记。

1933年10月30日,李耀奎在哈尔滨道里16道街的一家书店被敌人逮捕入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政治身份。他曾因组织难友绝食、鼓动越狱而遭到敌人“处罚”。1943年,由于李耀奎隐藏身份不露,在“查无实据”的情况下获假释出狱。1945年,抗战胜利后李耀奎与党组织接上头,先后任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鞍山办事处政委、鞍山市副市长。

马良奋不顾身

马良(1900—1937),原名林炯。曾用名王德、林电岩等。1900年出生于浙江临海一户农家。1922年9月,进入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0月,转为中共党员,并被派往莫斯科,就读于中山大学。1927年下半年回国,在中共中央上海局任翻译,负责与东方各国共产党的联络工作,后又负责主编《中国工人通讯》。1931年7月被捕,敌人对他进行审讯,多次实施电刑,他坚贞不屈。经营救出狱后,曾任中共湘鄂西省委宣传部长,后到中共中央组织局和中央上海局组织部工作。1933年6月,调任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长后,秘密奔波于东北各地,相继建立多支抗日武装。

1933年11月,马良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书记,不久起草决议,明确提出要最大限度地扩大人民革命军、游击队和游击区,要把群众斗争同游击战争配合起来。

1934年初,当共青团满洲省委书记和秘书被捕叛变,党团组织均遭严重破坏时,马良以省委名义,将已暴露身份的同志迅速调离哈尔滨,自己则仍留在哈尔滨坚持斗争。同年10月,马良被调往海参崴。后到莫斯科担任《救国时报》编辑,经常撰文宣传东北的抗日斗争,同时积极参与编辑长篇通訊《雪山草地行军记》《从甘肃到陕西》等,介绍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斗争情况。

1937年,在苏联的肃反运动中,马良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投入监狱,后流放到西伯利亚,屈死于异国他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良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杨光华死里逃生

杨光华(1908—1991),别名子才、巴本、老周。出生于湖北省嘉鱼县,1926年在洪湖组织制扇工会,担任纠察队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沔阳秋收起义,组建洪湖中共地下党组织。曾任贺龙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党代表、中共沔阳县委书记、中共湘鄂西临时省委书记,上海中央局互济总会组织部部长,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等职。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派杨光华到哈尔滨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为避免暴露身份,便于工作,党组织让他与冯永莹(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冯仲云的妹妹)假扮夫妻。两人后来有了感情而结婚。

1934年底,由于交通中断,中共满洲省委和中共上海中央局失去联系。1935年初,由于局势越来越不利于开展工作,王明、康生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名义给中共满洲省委发了两次电令,要求满洲省委所有负责同志到莫斯科讨论工作问题,并要求将省委文件全部销毁。杨光华考虑到这些文件十分珍贵,经与其他同志商量,决定销毁大部分文件,保留一部分重要文件,交由交通員转送共产国际存档。

同年4月,杨光华与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长谭国福、组织部长赵毅敏前往莫斯科,满洲省委工作由共青团满洲省委书记张文烈主持。杨光华满怀希望地来到莫斯科,可等待他的是冷遇。王明和康生对于中共满洲省委违反电令,没有销毁全部文件,并擅自决定送文件一事十分气愤。在王明的怀疑之下,杨光华的任何解释都无济于事,还为此受到严重警告和拘留审查,之后被苏联内务部便衣押送到一个纺织厂做学徒工。

1936年10月,杨光华在《救国时报》上看到一篇专论《革命运动的发展和防止奸细的破坏》云:子才(即杨光华)是个阶级异己分子,混进了党内并爬到高级领导岗位。杨光华立即给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写信。不久,杨光华被押解到莫斯科中央监狱,经过两次特审,被判处5年徒刑,后发配“劳动改造”,先后在铁路工地做苦力工,干伐木头、烧木炭,焊接天然气管道之类的工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光华经过反复考虑,连续给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发出回国申请书和申明书。1956年,杨光华回到祖国。不久,党组织对杨光华的问题作出结论:“杨光华同志于1937年在苏联受流放处分系误会,在全部流放期间与党失掉联系,由组织负责。杨光华同志恢复组织关系。其党龄从1927年5月转为正式党员算起。”之后,杨光华任湖北省政协委员、常委。杨光华晚年写下许多回忆录,1991年在武汉去世。

1936年1月,接到撤销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张文烈以省委代表名义向东北各地党部发出通知。中共满洲省委在8年零3个月不屈不挠的斗争历程中,不负中共中央重托,领导东北人民在白山黑水间,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浴血奋战,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解放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而且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猜你喜欢

陈潭秋满洲刘少奇
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刘少奇:不忘初心 对党忠诚
刘少奇: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黄冈市黄州区陈潭秋故居
王韵雪:不要给国家增加负担
横田文子“在满”期间的创作
关于林芙美子的满州之旅研究
“满洲”文学与作家探究
夜幕下的满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