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中华传统文化
2021-10-27王文玉
王文玉
毛泽东自小上私塾,饱读四书五经,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对中华传统文化谙熟贯通。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中华传统,一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身处世,忧国报国,待亲待师,兄弟相处,亲戚往来,交友待友,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对国家:忠诚
忧国忧民,心怀天下,自古以来就是儒家提倡的做人的头条准则,也是我国历代士大夫和进步知识分子的崇高精神和民族担当。毛泽东在少年时期就具有济世救民的强烈愿望,在读了多年的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后,他不愿意走一条父亲给他安排好的成家立业之路,而选择到中西合璧的湖南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在学校里,他积极上进,设法寻找许多进步有益的书报阅读,如《盛世危言》《新民丛报》等。梁启超笔端凝结的一腔救国热情,令毛泽东耳目一新,少年时的忧民忧国意识很快上升到救国情怀。毛泽东深深感到旧中国满目疮痍,前景十分堪忧,非改造它不可,为此,他给自己取名“子任”,决意“以天下为己任”。
1914年春天,毛泽东来到省城长沙。在这里,他对中国近百年的耻辱有了刻骨铭心的感受,对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有了深刻的认识,救国救世理想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期间,在恩师杨昌济的启迪下,毛泽东由独坐自修室思考到开始认识群体的力量,原本懵懂的救国理想开始有了分明的脉络。他化名“二十八画生”,向长沙各校发出征友启事,于是在他的周围聚集起一批志同道合者,如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罗学瓒、向警予等。后来,毛泽东在与同仁创办的《湘江评论》发刊词中大声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尽显青年学子爱国救国的担当精神。
甲午海战惨败的沉痛教训,青年毛泽东记忆犹新,痛定思痛,而此时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野心已昭然若揭。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长沙学生编印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步步逼近和袁世凯卖国罪状的《明耻篇》一书,进行反日反袁宣传。这天,毛泽东在自修室把带来的《明耻篇》摊开,埋头读着,心情不由得十分激愤,他抓起毛笔在书的封面上疾书16个字:“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毛泽东致信好友萧子昇,更是沉痛预言:“二十年内,非一战不以图存……”
“九一八”事变后,毛泽东领导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最早向日本侵略者发出《对日战争宣言》,“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吹响抗战御侮、保家卫国的第一声号角。1938年,抗日战争处于困难时期,全国军民抗战情绪迷茫,“速胜论”和“亡国论”扰乱军心民心,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夜以继日,以他独特的视野,挥笔写就《论持久战》。“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的精辟论断,成为抗日战争中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
毛泽东的周围团结了一大批革命先驱和浴血赴国难的英雄,他们英勇无畏、信仰坚定、斗志昂扬,或深入敌后,或驰骋疆场,成为威震敌胆的民族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重大胜利。
对父母:孝顺
毛泽东出生于湖南韶山一个平凡而典型的农民家庭。父亲毛贻昌,字顺生,是意志坚强、精明能干的严父;母亲文素勤,是勤劳俭朴、心地善良的女性,典型的贤妻良母。他们继承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许多优秀品德,对早年毛泽东的性格与观念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少年毛泽东上了几年私塾后,辍学在家,白天下地劳动,晚上看书记账。接着,父亲又让毛泽东学收账做生意。一次,毛泽东按照父亲的吩咐,去邻县湘乡章公桥彭厚锡家借钱贩牛急用。当毛泽东借到100块银圆正要出门时,恰逢彭家一位贫困的邻居阿婆来向彭厚锡借钱给儿子买药救命。彭厚锡当场拒绝并严加呵斥,老阿婆无可奈何,只得流泪而去。毛泽东追上老阿婆,毫不犹豫地解开装钱的纸包,从中拿出3块银圆给老阿婆。老阿婆对毛泽东的雪中送炭之举千恩万谢。毛泽东回到家里,因少了3块银圆,受到父亲一顿严厉的责骂。毛泽东并不顶嘴,默默忍受,他谨遵孝道,能理解父亲赚钱的艰辛。
1910年秋天,父亲让毛泽东到湘潭一家米店去当学徒。然而,毛泽东的志趣不在经商,他渴望到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他深知父亲的倔强脾气,不能一味地与父亲忤逆争执,但光靠自己的力量难以达成心愿,于是他联系塾师兼族兄毛宇居以及外婆家的人,一道力劝父亲。在众人的劝说下,为了儿子的前程,毛贻昌终于同意让毛泽东继续读书。
这天早晨,毛泽东告别父母到东山高等小学堂去求学。在村头,送行的除了父母,还有弟弟毛泽民、毛泽覃、老师毛宇居等人。众人依依不舍的送行,与父母告别后的毛泽东正要迈步上路,挑行李的毛泽民突然拉一下毛泽东的衣角,悄悄地说:“哥哥,爹哭了!”毛泽东停住脚步,转过身,果然看到父亲那张平时严峻的脸上淌着一串泪水,毛泽东的眼眶也湿润了,他跪在父亲的面前,磕了3个头,抽泣地说:“爹,你放心吧,我会争气的!”
1918年10月,经恩师杨昌济的介绍,毛泽东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1919年3月,得知母亲病重,不得不离职归湘。回到长沙后,毛泽东叫弟弟毛泽民将母亲接到长沙诊治。母亲到长沙后,毛泽东“亲侍汤药,未尝废离”。期间,毛泽东兄弟3人拥着从未出过远门的母亲进了一家照相馆,给母亲留下一生中与3个儿子唯一的合影。10月4日,毛泽东正领导湖南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驱张(军阀张敬尧)运动,又是组织各驱张代表团到各地宣传的具体事宜,又是准备宣传资料,正在这时,家里派人给毛泽东送来一封紧急家书。毛泽东看了几行后,眼里立即涌出泪花,他怎么也不相信母亲会这么快就离开人世。母亲逝世的消息,对毛泽东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安排好有关事项后,他便匆匆往韶山赶。当时韶山不通车,50公里的崎岖山路全靠两条腿走,毛泽东走了一天一夜才回到家。即便如此,当他赶回韶山时,母亲早就入棺。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毛泽东悲痛万分,久久地伏在母亲的灵柩上泣不成声。
母亲病逝一个月后,毛泽东把悲伤而操劳过度的父亲接到长沙休养、散心,与堂伯父毛福生、弟弟毛澤覃陪同父亲一起在长沙照相馆合影留念。毛泽东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他对父亲深深的感情。1920年1月23日,毛贻昌因患伤寒离世,享年50岁。这时的毛泽东正带领驱张代表团在北京请愿,他沉痛地对杨开慧道:“我真是个不孝之人,一误再误,不但未能赶上为母亲送葬,而且泽民来信,家父也不幸最近逝世,我却去不了韶山冲……”
离开韶山32年后,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怀着对家乡故土的深情和对父母的缅怀之情,回到韶山。翌日清晨,毛泽东独自一人快步朝着故居对面的南竹皂走去,等闻讯的人赶来,他已来到父母的坟前,用手折下一束松枝放在坟顶上,双手合拢于胸前,虔诚地三鞠躬,轻轻念道:“父亲,母亲,我看望你俩来了!”返回的路上,毛泽东对陪同的罗瑞卿说:“我们共产党人不讲迷信,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长,不能忘。”
对兄弟:和睦
兄恭弟谦,和睦相处,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毛泽东很看重手足之情,在他幼年的时候,就表现出关心弟弟、呵护弟弟的大哥情怀。长大后的毛泽东更是关心两个弟弟的前途,劝说毛泽民跟他到长沙去,多读书,将来做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事。毛泽民听说去长沙读书,很高兴,但他担心家里的房子和田地。毛泽东与他谈了国家的灾难、人民的痛苦,教育弟弟国难当头,房子让给没有房子的人去住,田也让给穷人去种,要舍家为国,要出去闯世界。毛泽民相信大哥的话是对的,就这样,24岁的毛泽民把家里的事安排好,同妻子和妹妹一起来到长沙。毛泽东安排妹妹毛泽建进入女子职业学校读书。毛泽民先是被哥哥安排在湖南一师附小当庶务,后到湖南自修大学勤工俭学。1922年毛泽民加入共产党,他的妻子王淑兰也从一个农家妇女成长为共产党员。毛泽民以哥哥为榜样,在革命斗争的大熔炉里,不断进步成长。
1932年2月,苏区正式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毛泽民为银行行长。毛泽东很希望弟弟能把金融工作干好。当时银行工作人员少、条件艰苦,毛泽民并不在乎,只是自己掌握的仅是一些缴获的银器、银盘、银碗筷等物,深感办国家银行困难重重。毛泽东看出弟弟的心思,和他开玩笑说:“湘莲(毛泽民字)呀,希钧(毛泽民之妻)当你的家,你当苏区几百万军民的家,柴米油盐酱醋茶,枪炮弹药梭镖叉,担子不轻呀!哥哥相信你是有辦法的。”毛泽东告诉弟弟,创业艰辛困难多,要统一财政,统一货币,尽量发挥苏维埃银行的作用,按照市场需要的原则,发行适当数量的纸币,同时吸收群众存款,贷款给有利于革命事业的企业。毛泽东相信弟弟一定能当好这个“红色大管家”。
毛泽民受到哥哥的鼓励和指点,几番打拼,独立、完整的金融体系初步形成。毛泽民身为执掌财政大权的“红色大管家”,坚持廉洁自律,不搞任何特殊,即使哥哥毛泽东和弟弟毛泽覃来视察或来访,他也不用公款请客。毛泽东称赞弟弟做得对,说:“公私分明是共产党人的品德,革命友谊比兄弟情分更为重要,手足之情也应该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呵!”不难看出,毛泽东、毛泽民之间,不仅是兄弟情,更是革命情。
毛泽覃是毛泽东的小弟弟,比毛泽东小12岁。1918年,毛泽东把毛泽覃带到长沙读书。毛泽覃受大哥的影响,很快接受了革命思想,1921年7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秋,他到湖南自修大学补习学校学习,响应毛泽东的教导,从此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洪流之中。毛泽覃到长沙坡子街创办工人夜校,教工人学文化,后来担任湘区青年团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
毛泽覃在毛泽东身边学习、生活5年,毛泽东对弟弟既疼爱有加,又严格要求,总是把他放到实际斗争中去锻炼。毛泽覃受毛泽东的影响最深,他敬重大哥,学习大哥。1927年南昌起义毛泽覃参加“铁军”,浴血南昌城,他不仅是毛氏三兄弟中走向革命武装斗争的第一人,也是朱毛井冈山会师的重要联络人。毛泽东为了把井冈山建立成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决定派毛泽覃去侨林乡进行土地革命的试点工作。毛泽覃心里想的是打仗杀敌人,不乐意去农村搞党建工作,毛泽东耐心地向弟弟解释农民运动与中国革命的关系与重要性。毛泽覃被哥哥说服,欣然领命,深入贫苦农民之中搞调查研究,开座谈会,讲党课和宣传革命道理。
可以说,毛泽东把两个弟弟带到新的起点,他们共同站在时代的潮头,一同前进。
对师长:尊敬
毛泽东的老师较多,光是韶山一带就有7个塾师先后为他传道授业,对他影响最大的,是称为韶山“纯儒”的毛宇居。他管教学生甚严,很叹服毛泽东的天资聪慧,料定日后必成大器,力劝毛泽东的父亲让儿子去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后来毛泽东回忆在毛宇居门下的读书生活,说最大的收获是读了《春秋公羊传》《左传》等一批史书,使他对中国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毛泽东与毛宇居交往的几十年中,无论场景和角色如何变换,毛泽东对老师的尊敬永远没有改变。现存韶山纪念馆毛泽东给韶山亲友及烈属等的100多封信中,写给毛宇居的信就有近40封。毛泽东投身革命,血雨腥风,没有忘记少年时的塾师毛宇居,常常抽空写信问候和了解乡情。毛泽东定居北京,第一批邀请赴京作客嘉宾名单的首位便是毛宇居。毛宇居进京当晚,毛泽东在丰泽园设宴,特地备了几样家乡菜,请老师坐上座。毛宇居连连摇手:“不可,不可,你是主席,‘天地君亲师,我乃一介百姓,山村野夫,使不得的!”毛泽东笑着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是主席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理应坐上座嘛。”
毛宇居在京期间,尽管毛泽东日理万机,政务繁忙,但生怕冷落了老师,不时派车接他进中南海,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叙谈。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毛泽东派员给毛宇居等人送去观礼证,请他们上天安门城楼观礼,随后又安排他们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到天津参观。10月下旬,北京天气变冷。毛泽东见毛宇居来京时穿的衣服单薄,生怕他着凉,吩咐工作人员从自己的稿费中开支,给老师买了一件皮大衣和一双皮鞋;见毛宇居牙齿脱落,吃饭不便,又派人陪他到医院换了假牙。
1959年,毛泽东回韶山设宴招待韶山的老共产党员、老赤卫队员和革命烈属,特意把毛宇居安排在上桌。大家坐定后,毛泽东端起酒杯,首先来到毛宇居身边敬酒,毛宇居连忙起身相迎,激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谦恭地应答:“敬老尊贤,应当,应当!”饭后,毛泽东又把毛宇居夫妇请到自己的身边坐着与乡亲们合影留念。
1915年6月,湖南省立一师因要多交学杂费而引起学潮。毛泽东拟出一份语言尖锐抨击校长张干的《驱张宣言》,随即罢课。张干闻讯后,立即决定开除毛泽东等17名带头“闹事”的学生,后因杨昌济等教员据理力争,迫使张干收回成命,毛泽东受到记“大过”一次的处分。学潮平息后,张干被迫辞职,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毕业后,投身革命,与张干失去联系。
1950年10月,毛泽东得知张干因年老体弱,为了生计在长沙妙高峰中学任教,生活困难仍无以解决,不由感慨万千,给张干予以客观公正的评价。不久,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王首道收到毛泽东对张干“给予照顾,以安慰贫病交加的老校长”的来信,立即派人到张干家中传达毛泽东来信的内容,向他表示慰问,先后两次将1200斤救济大米和50万元人民币(旧币)送到张干家。张干感激涕零,当夜写信给毛泽东“深表感谢”,“并表示极为系念”。
1952年8月30日,毛泽东邀请他的老师张干、李漱清等进京作客。共进午餐时,毛泽东请张干坐首席。叙谈间,张干检讨了当年在学潮中的错误,毛泽东立即摆摆手说:“那时我年轻,看問题片面,过去的事不要提它了。”此后,张干被聘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顾问,一家生活有了保障。
对亲戚:以礼
毛泽东的亲戚不少,光是表兄弟就有8位。虽然彼此地位相差悬殊,但毛泽东一贯平等待人,以礼相处,相互之间关系都很好。只要不是违反原则的事,尽量予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还经常从自己的稿费中开支,给他们寄钱寄物,送去亲情和温暖。
毛泽东在8个表兄弟中,与外婆家3位表兄弟文运昌、文清泉、文南松关系密切。毛泽东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直到9岁才回韶山读书,他与几位表兄弟意气相投,感情深厚。
毛泽东离开私塾后辍学务农,在大表兄文运昌鼓励和塾师、舅父的支持下,进了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文运昌热情地为他办好入学注册手续,主动做他的入学担保人。在学校,文运昌为毛泽东推荐和寻找进步有益的书报,让毛泽东耳目一新。对于文运昌给自己的帮助,毛泽东从来没有忘记,每当回忆起这段经历,总是提及文运昌。1936年,在陕北的窑洞中,毛泽东对美国进步记者埃德加·斯诺说:“我进了东山学堂……也非常感谢我的表兄文运昌。”
1949年后,毛泽东多次邀请文家表兄弟来京作客,将文运昌安排在湖南省文史馆工作。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让毛岸英代父回韶山省亲,特地嘱咐:到老外婆家去探望表伯和表伯母,向他们请安,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说明的,口说或手写都可以。
尽管毛泽东是一个特别念亲情的人,但对文家表兄弟提出给15个人安排工作或求学这一违反原则的要求,则态度鲜明地予以拒绝。文家有的人从北京回去后,不把当地政府放在眼里,也不大服从管理,这使毛泽东很失望。他给当地政府写信说:“文家任何人,都要同乡里众人一样,服从党和政府领导。勤耕守法,不应特殊。请你们不要因为文家是我的亲戚,觉得不好放手管理,我的态度是:不能有任何特殊,如有落后行为,应受批评。”这正如毛泽东在处理亲情问题上提到过的三条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
周陈轩是毛泽覃的岳母,她的丈夫曾任直隶知州,人称道台,辛亥革命后在长沙定居,住在松桂园,周家当时是一户有声望的人家。1927年国民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毛泽东回到长沙,专程看望住在娘家待产的弟媳周文楠,认识了周陈轩。老太太慈眉善目,待人热情,她腾出房子给毛泽东住,毛泽东亲切地叫她周外婆。看到周家房子宽敞,前道台大人的私邸又便于掩护,毛泽东去找老太太商量,希望把湖南省委机关设在这里,并且告诉她,这样可能有危险。周陈轩通晓大义,同意毛泽东的请求。从此,中共湖南省委机关的同志常来这里开会议事。
抗战爆发后,周陈轩的儿子周自娱一直没找到职业,又常生病,生活相当窘迫,连房子和首饰都变卖了。中共韶山党支部把他们一家接到韶山,由于上屋场已被国民党没收,周陈轩带着外孙毛楚雄住在毛宇居家。毛泽东得知后,立即托人带去一封信,叫周文楠去延安。同时,他很关心周陈轩,在给毛宇居的信中说:“……周先生(周自娱)留居韶山甚好,应看成一家人,不分彼此。”
毛楚雄牺牲后,怎么把这消息告诉周陈轩老人,毛泽东为难了。他知道楚雄是她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很担心这位古稀老人经不起这沉重打击。1950年5月12日,毛泽东写信给周文楠,让她把周陈轩接去沈阳同她一道生活。毛泽东对来京的周文楠说:“请你告诉外婆,就说我说了,楚雄是个有志气的孩子,是韶山人民的好儿子,我把他送到外国很远的地方学习去了,一时不能回家,也不能通信,免得老人受刺激……”并叮嘱周文楠要好好照顾老人家。
周陈轩在韶山住了13年,是她一生中唯一住得最久的地方,临终前她有一个愿望,希望死后能葬回韶山。周文楠转告毛泽东,毛泽东欣然同意。于是老人的骨灰安葬在毛泽东故居对面的山上,与毛泽东父母一道,长眠在那青山绿水之中。
对朋友:仁义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就读时便广交朋友,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者。毛泽东的一生,朋友甚多,有党内党外,或工或农,或文或武,甚至外国朋友。
1938年,东北作家萧军只身步行,取道延安去五台山从事抗日武装斗争,住在延安招待所,毛泽东闻知后派人约见,萧军婉拒毛泽东约请。几日后,毛泽东邀上丁玲、聂绀弩等萧军旧识,一起上延安招待所拜访,表示欢迎萧军留在延安抗日。毛泽东如此礼待萧军,是注重其“鲁迅弟子”的身份。
1940年6月,萧军第二次进入延安,在延安生活1年多之后,感到极不适应,牢骚满腹,对其他文艺工作者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1941年,萧军萌生去意,他给毛泽东写信,要求面谈一次。
毛泽东知道后,百忙之中约谈萧军,与他聊文学,谈局势,讲世界观,耐心细致地做他的思想工作。萧军在倾听中琢磨出毛泽东话的深意和自己存在的问题,不禁肃然起敬。此后,在两人的接触中,毛泽东多次为萧军与他人的纷争化解矛盾,从朋友的角度出发,褒贬适度,真诚交流。萧军逐渐为毛泽东的胸襟所折服,深有感触地说:“是毛主席的容人雅量,讲仁讲义,改变了我的前途和命运。”
毛泽东与梁漱溟最初相识是在北京杨昌济的家里。那时毛泽东在北京大学任图书管理员,初抵北平时,就住在杨家。当时梁漱溟去杨家,见一位年岁相仿、身材高大的青年开门,但彼此没有交谈,印象却颇深,后来梁漱溟才知道,那青年便是毛泽东。近20年后,梁漱溟作为社会名流第一次赴延安访问,会见了毛泽东,两人才开始真正的交往。梁漱溟与毛泽东长谈两宿,虽然彼此之间存在分歧,但毛泽东的政治家风度,给梁漱溟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后来回忆说:“毛泽东胸怀博大,态度从容,说话幽默,明明是各不相让的争论,却使你心情舒畅,如老友晤谈。临别时各抒己见,友好分手。”自此后,毛、梁成为朋友,1949年至1953年9月底,梁漱溟和毛泽东的交往颇为频繁,几乎每一两个月便有一次,谈话内容涉及政治、哲学、社会等,十分丰富。毛泽东数次设家宴款待梁漱溟。梁漱溟秉性刚正,直言敢谏,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一旦认定自己是正确的时候,即使泰山压顶也不弯腰,正因为他的这种性格,才与毛泽东发生了一桩不愉快的公案。
那是1953年9月8日至11日,全国政协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讨论过渡时期总路线以及接着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政协常委列席,梁漱溟参加两次会议,并在会上发言,着重谈农民问题,同毛泽东观点有严重分歧。梁漱溟的观点遭到毛泽东严厉批判,拍案而起,从此两人几十年的朋友关系结束。事过不久,梁漱溟向政协提出请长假,闭门思过,但依然是全国政协委员,工资照领,待遇如故。
友谊毕竟掩不住。33年后,梁漱溟提起1953年与毛泽东的那段公案,仍把自己引为毛泽东的诤友。他感伤地说:“当时是我的态度不好,讲话不分场合,使他(毛泽东)很为难,我更不应该伤了他的感情,这是我的不对。他的话有些与事实不大相合,正如我的发言也有与事实不符之处,这些都是难免的,没有什么。他的故世已经10年了,我感到深深地寂寞……”
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对朋友博大的仁义胸怀;同时,也可以看到梁漱溟淳厚善良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