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学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2021-10-27陈芳刘颖艾正露刘梦庭吴先和唐辉一

魅力中国 2021年36期
关键词:教养学业效能

陈芳 刘颖 艾正露 刘梦庭 吴先和 唐辉一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一、研究综述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与重要阶段。家长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表现了父母的教养态度、行为和非言语信息,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1]。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延续,家庭教育在孩子整个教育阶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母亲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及学业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当母亲在对子女教养过程中多采用民主的形式,对待子女有更多的理解和其容易接受的教养行为时,孩子的性格将倾向于主动、积极并且更能适合社会的要求,在以后的发展中会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2]。在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身心成长起着不同的作用,它可以分为积极的教养方式和消极的教养方式。一方面,消极的教养方式主要指对孩子要求的拒绝、行为的否认、生活与学习的干涉及过度保护等,这些行为会使孩子的性格变得较为孤僻,人际关系较为敏感,与母亲的关系常常处于紧张状态。另一方面,积极的教养方式一般是从情感和行为的角度出发,给予孩子生理与心理上的关心、温暖、理解与信任等。这些行为能够使孩子感受到爱与尊重,为其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减少负面情绪和问题行为的出现,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业成绩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家庭和社会方面,家庭的教养方式、亲密关系、氛围等因素影响着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状态的产生,进而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3]。社会和家庭支持对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提高对社会支持的领悟有助于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增加[4]。李雪艳认为,促使大学生学习积极向上的动力之一是和谐的家庭氛围[5]。家庭中母亲的一些不正确认识可能会动摇了大学生努力学习的决心,因为个别学生的母亲自身素质不高、知识水平有限,不能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其学业倦怠。

表2:母亲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研究

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母亲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以及学业倦怠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工具及对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学业倦怠量表》,对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290 份,回收有效问卷为268 份。

本研究选用岳冬梅[6]等人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中文版量表》中的母亲教养方式分量表,该量表共66 个题项,母亲教养方式分为5 个维度。该量表采用李克特4 点计分(从“1”到“4”分别代表“从不”“偶尔”“经常”“总是”)。中文版母亲教养方式问卷在我国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在研究中,该量表母亲教养方式分量表的a 系数为0.87。本研究采用的量表具有适用范围的广泛性,能反映出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的现状。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由Schwarzer 等编制,王才康[7]2001年对量表进行了中文版的翻译修订。现应用广泛的中文版量表共10 个项目,涉及到的主要测量方面是个体遭遇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量表计分采用Likert4 点计分形式,各项目均为1-4 评分。GSES 为单维量表,没有分量表,因此只统计总量表分。把所有10 个项目的得分加起来除以10 即为总量表分。得分越高,代表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必须答齐全部题目,否则量表无效。本研究中,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a 系数为0.81。

然而,大量调研发现,异步电动机负荷其实对10 kV配电网线路重合闸成功率影响不大。主要原因为目前工业电动机大多采用接触器进行投切,对于常见型号的接触器来说,当其电压跌落至45%~55%UN时,接触器将出现低压脱扣释放,延长释放时间为15~40 ms。由此可见,当重合闸时间整定在秒级时,负荷电动机早已经脱扣,无法提供短路电流和冲击电流,不会影响重合闸成功率。

采用连榕[6]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学业倦怠量表》。整个问卷总共20个题项,包括3 个维度: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其中情绪低落维度包含8 个题项,行为不当维度包含6 个题项,成就感低维度包含6 个题项。采用李克特5 级评分法,其中第1、3、5、8、11、14、17、19题,采用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表示学业倦怠越严重。该问卷研究证明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在研究中,该量表的总a 系数为0.91。

三、结果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学业倦怠呈负相关,与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显著相关,母亲如果过分严厉,对孩子进行惩罚的话也会让孩子体验到强烈的学习倦怠感。与此同时,母亲的拒绝、否认会让学生体验到更强的学习倦怠感。

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倦怠呈负相关: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学业倦怠越低;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越低,学业倦怠越高。

通过独立样本t 检验发现,母亲教养方式在性别上存在差异(t=2.09,p<0.05);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t=4.21,p <0.001);学业倦怠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显著。母亲教养方式在民族上存在显著差异(t=-2.11,p<0.05);自我效能感在民族上存在显著差异(t=-2.97,p<0.01);学业倦怠在民族上不存在差异显著。

四、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母亲教养方式下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偏爱被试这几个维度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不存在相关,因此,母亲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研究结果表明,学业倦怠与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存在显著相关,说明如果母亲给予孩子情感温暖、理解会降低学生的学业倦怠;如果母亲对孩子表现出过分的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的态度,会使得学生的学业倦怠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倦怠呈负相关: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学业倦怠越低;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越低,学业倦怠越高。

猜你喜欢

教养学业效能
艰苦的学业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教养方程式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