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程胎心监护系统临床应用

2021-10-27宋时刚宋宇博曾翠翠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1年5期
关键词:胎动胎心监护

宋时刚 宋宇博 曾翠翠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习惯的改变与政策的放宽,妊娠孕妇是数量逐渐提升,其中高危妊娠者的比例不容忽视[1]。传统胎心监护系统(electronic fetal monitoring,EFM)需要孕妇实地来院完成,存在费时、步骤繁琐、效率低下等劣势,不利于简便、高效地展开围产期胎儿状态评估,且其数据记录形式分散、固定,不利于动态观察及早期诊断[2-3]。因此,使胎儿状态评估更简便、更高效、更全面已成为EFM方法中的改进方向[4]。远程胎心监护系统可以实现在怀孕期间对胎儿的远程监护,及时发现胎儿在腹内缺氧、压迫等危重状况。目前,临沂市人民医院构建了远程EFM系统应用于妊娠妇女,对妊娠中晚期胎儿状态进行评估,并与传统EFM方案进行对比,旨在分析远程EFM的应用效果。

1 研究方法

1.1 远程胎心系统的构建

网络远程EFM系统由监测设备、用户客户端APP、中央监护站构成。监测设备为微胎心监护仪,超声频率 2 MHz,可通过蓝牙、网络与APP完成数据传输到医院,医生可以通过数据来判断胎心正常与否。

本研究使用的远程胎心系统采用深圳理邦公司生产的 CADENCE胎心监护系统,家庭远程胎儿监护终端包括多普勒胎儿探头,其测量范围为 60 ~ 200 bpm,误差 < 2 bpm,以及专用的传输胎心信号的电话机。超声设备为飞利浦彩色多普勒 280型。监测硬件采用1 MHz宽波束CWFM1 微胎心监护仪,所配置的蓝牙可传输胎动信息至智能手机 APP,并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数据上传和结果反馈。其基本工作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远程胎心系统的工作模式

1.2 数据来源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临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晚期孕妇,从中选取符合研究需求者298例。

纳入标准:(1)单胎妊娠;(2)年龄在20~45岁间;(3)具有较好的依从性,能够独立完成胎心监护;(4)所有孕妇及家属均行研究前沟通,根据自身意愿和实际病情接受术后治疗方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双胎、异常胎位、心律失常等改变;(2)孕妇存在神经系统并发症、精神疾病或恶性肿瘤;(3)拒绝或中途主动退出或失访者;(4)因自身认知能力差、免疫能力差等原因而无法耐受研究。

1.3 数据采集

1.3.1 采集方法

依据不同胎心监护方法分为传统组和网络组。

传统组:孕妇采用常规EFM检查,即按照医嘱时间至医院检查,用超声多普勒胎儿监护仪(深圳市莱康宁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eFM-20)行现场胎心监护(142例)。

网络组:网络组孕妇采用网络远程EFM检查(156例)。经统一讲解培训后,均在家中自主听诊完成胎动计数,当孕妇发现存在胎心、胎动异常时应及时至医院完成无应激试验(non-stress test,NST),存在NST异常时对症处置。嘱孕妇早、 中、 晚固定时间进行 1 h胎动计数,3次计数之和乘以 4为 12 h胎动数。 常规胎儿监护:采用外监护方法,进行无负荷试验。利用租借的家庭远程胎儿监护终端进行远程胎儿监护。 其方法为:拨打远程胎儿监护中心电话,接通后按照语音示,用多普勒胎心探头找到胎心最响亮的位置并保持接触,可将胎心率曲线图传送到医院的中央计算机监护站,时间一般为 20~ 30 min,监护过程中有胎动时按电话机上的“#”键。 胎心率曲线图由专人分析和计算机自动分析相结合,立即电话通知孕妇监护结果。 监护期间排除胎儿睡眠、 低血糖状态、 孕妇用药、 仰卧位等因素。 研究组超声检查每周 1 次,连续动态观察胎儿双顶径、 羊水量、 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监测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

两组孕妇的各基线资料及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不良孕产史等高危因素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高危因素的比较

1.3.2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两组孕妇妊娠晚期胎儿管理指标、妊娠期间不良心理状态评分、最终分娩方式及胎儿妊娠结局等。

(1)两组孕妇妊娠晚期胎儿管理指标的比较:分析并比较两组孕妇胎心异常(心率低于110次/min或高于160次/min)、胎动异常(胎动低于5次/h)的检出率;分析NST异常的类型(包括基线异常、基线变异异常、减速异常及加速异常)并计算异常检出率[7-8]。(2)两组孕妇最终分娩方式的比较:分析并比较两组孕妇的顺产、助产及剖宫产等分娩方式的占比。(3)两组孕妇的胎儿妊娠结局的比较:分析并比较两组的早产(于28~37周终止妊娠)、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不高于7分)、羊水污染(污染2度及以上)及体重过低(出生体重低于2500 g)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9]。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妊娠晚期胎儿管理指标的比较

比较两组孕妇胎心、胎动,结果表明网络组孕妇的胎心、胎动、NST异常检出率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见表2和表3。

表2 两组患者胎心、胎动、NST异常检出率的比较[例(%)]

2.2 两组孕妇最终分娩方式的比较

比较两组孕妇的最终分娩方式,结果表明两组孕妇的顺产、助产及剖宫产等分娩方式的占比差异较小(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孕妇最终分娩方式的比较[例(%)]

2.3 两组孕妇的胎儿妊娠结局的比较

比较两组孕妇的胎儿妊娠结局,结果表明网络组孕妇的早产、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及体重过低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孕妇的胎儿妊娠结局的比较[例(%)]

3 讨论

长期以来高危妊娠孕妇产前监护的方法除了定期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外,胎动计数是唯一进行自我监护的方法,但胎动受孕妇主观因素的影响,不能准确判断胎儿宫内的情况,当孕妇在院外感到胎儿异常时不能按时按需到医院行电子胎儿心率监护,因此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处理。采用远程EFM,孕妇可在家中完成胎儿的状态的自我监测,利用网络将胎心、胎动曲线等关键数据实时传送至医院监护中心及责任医生的手机中[5-6],有 效 解决了诸多孕妇、医生及医院存在的问题,比如往返奔波、侯检时间长、与医生沟通时间少[7-8],帮助医生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延伸其技术服务[9],使优质医疗资源合理再分配,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优质的产检服务。

远程胎心监护联合超声监测能及时、准确发现胎儿宫内不良状况,适时有效地改善胎儿宫内缺氧、生长受限等因素导致的围生儿不良结局。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缺氧可能引发氧化性损伤,进而诱发新生儿功能障碍或死亡,因此需借助EFM对胎儿的缺氧状态进行监测。既往研究表明,积极开展网络远程EFM系统有利于改善孕晚期胎儿缺氧、窒息现象,分析原因可能在于EFM可提示异常胎儿状态,出现窘迫时可及时考虑终止妊娠进展,规避了长期缺氧致使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性[10]。此外,Sartwelle 等[11]学者的研究结果揭示胎儿缺氧的发生率与早产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本研究显示网络组孕妇的胎心、胎动、NST异常检出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网络组孕妇采用远程EFM的方法,有利于提升监护频率及监护总时程,进而及时获取潜在的异常NST图像改变,具有较高的监测灵敏度。比较两组孕妇的最终分娩方式,结果表明两组孕妇的顺产、助产及剖宫产等分娩方式的占比差异较小(P>0.05)。因此,尽管网络远程EFM有利于改善胎儿管理指标及孕妇不良心理,但未能改变分娩方式。分析原因在于远程EFM无法改变孕妇的高危因素,仅能做监护与提示作用,在监护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分娩适应证,及时选取安全、合理的分娩方式,尽可能确保孕妇与胎儿的安全并改善妊娠结局[9]。比较两组孕妇的胎儿妊娠结局,结果表明网络组孕妇的早产、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及体重过低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本次研究结果验证了以上观点,揭示了网络远程EFM系统有利于尽早规避胎儿缺氧的发生并减少缺氧的严重程度,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改善妊娠结束时的胎儿质量。

4 结论

远程EFM系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性及时效性,有利于突破传统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节约医患双方的时间与精力,更大程度地降低诊治压力、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后续在网络远程EFM的临床应用中将加强对各种监测路径的一致性评估,提升监测的依从性及准确性,改善孕妇各项数据评估的准确性。随着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完善,远程EFM将得到更好的改善与推广[12-14]。

猜你喜欢

胎动胎心监护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胎动怎么数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我国民法典有关成年人自主监护的规则亟须体系化
教你认识胎心监测
数胎动
胎宝宝动在告,诉你什么?
胎心监护:胎儿健康早知道
胎心监护,聆听宝宝的心声
神奇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