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华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新媒体传播研究

2021-10-27胡艳

魅力中国 2021年36期
关键词:名村名镇金华

胡艳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一、引言

近年来,新媒体发展迅速,与传统媒体进行了融合,快速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改变了现有的传播格局。利用新媒体平台展现地方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也将成为地方文化宣传的新趋势。

金华地处浙江中部,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截至第七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金华共入选包括义乌市佛堂镇、永康市芝英镇、永康市厚吴村、武义县俞源村、郭洞村、龙游县三门源村、浦江县嵩溪村、磐安县梓誉村等在内的14个名镇名村,入选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更多。有效地利用新媒体资源,宣传好这些历史文化名村名镇资源,对振兴金华乡村经济、传承地方历史文化等都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传播的意义

(一)有助于振兴乡村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振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方面。借助新媒体平台宣传地方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不仅符合乡村振兴战略下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要求,也能有效促进地方特色文化旅游的发展,以此振兴乡村经济发展。

(二)有助于传承地方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是一个地方历史文脉的见证,其历史特色、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和民族、民俗特色都反映了该城市的发展历程、文化,它也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利用新媒体新兴的传播平台和技术,让公众通过各种渠道认识、了解金华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文化,从而加深对金华的文化印象,促进地方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

(三)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建设

在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中,不仅是经济竞争,还有城市软实力的文化竞争。文化是一个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形象的软实力。历史文化名村名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传播,能够强化城市文化底蕴,提高城市的文化竞争力,在打造文化城市的名片,提升城市形象方面助一臂之力。

三、金华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新媒体传播的现状

通过对金华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传播现状调查发现:首先,金华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目前新媒体平台传播渠道单一,主要是微信公众号。笔者做过一个统计,如下:

通过统计发现,金华历史名村民镇已有公众号中,也存在较多问题,同一地点有两个公众号,易分散公众注意力;一些地名如“嵩溪”同名太多,名称上地域标记不明显;一些公众号内容以景区服务、政务服务、资讯为主,没有涉及历史文化,无法体现“名”的内涵。

除公众号外,微博目前只有义乌佛堂镇政府这一个,而且以政务内容为主。

其次,公众对金华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了解知之甚少。71%的受访者只知道自己本地的名镇名村,并且只是听说过村镇的名字,对于它是不是“名”村“名”镇表示不太清楚,对它的文化历史更不知道;当问到有没有意愿通过新媒体平台去关注这些名村名镇时,90%的人表示有意愿,动机主要为增长见识(学生及家长),无聊打发时间、旅游准备、了解信息等。

再次,公众了解的渠道目前主要途径是人际传播。由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周末的乡村休闲游随之火热起来。当公众有需求的时候,通常是通过朋友、同事的介绍了解到的,而且对于他们的推荐,认可度很高。因此,传统的人际传播形式仍然有自己的优势存在,当然在载体上可以考虑融入新媒体如微信朋友圈。

第四,在对名村名镇的传播内容需求上相对比较集中,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希望了解村镇的人文历史、发展规划;形式上,希望能够简单易懂,喜闻乐见;在参与名村名镇建设上,大家表示如果这些名村名镇确实有内涵,值得一看,他们愿意推荐给别人。在传播载体上,希望多利用手机微信、短视频平台、微博等,最不喜欢的载体是报纸杂志。

四、金华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新媒体传播策略

(一)转变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传播的观念

以往,我们对城市文化、形象的传播主要通过传统媒体来实现,如广播、电视、报纸、户外车身广告等来实现的,传统媒体也是获取信息的唯一手段。但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更愿意通过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获取信息。因为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优势非常明显,如获取信息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公众可以利用候车、吃饭等碎片化时间了解信息。再者,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公众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互动,激发了公众的参与意识。

基于人们获取信息习惯和新媒体的优势,相关部门或单位要改变观念,重视新媒体强大的辐射力、影响力,拓宽地方文化名村名镇的传播渠道,在保留传统媒体的同时,还要将新媒体融入进去,满足不同受众对媒体的不同需求。

(二)明确金华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定位

国内城市品牌研究范式中,第一步考虑的是城市品牌的定位问题,目的是体现城市的个性,给人以明确、清晰、系统的整体形象[1]。金华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很多,也需要给每个名村名镇进行准确定位。定位可以参考村镇本身的类型,如宗祖定居型、交通商贸型、政治军事型、资源产业型[2]。

首先是提炼文化内涵,突出每个村镇的特色,体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例如,义乌的佛堂镇,因水而商,因商而盛,享有“清风商埠”的美誉,结合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美誉,可以将佛堂镇定位为“商业历史文化古镇”;而武义县郭洞村先祖英才辈出,世代书香,仅仅郭洞村明清两朝,就考出贡生10 名,曾广生14 名,府县秀才114 名,因此可以将郭洞村定位为“书香历史文化古镇”;俞源村是刘伯温按天体现象设计村庄奇异布局,有完善的古建筑群,可以定位为“风水建筑文化村”。总之,根据各村镇特点,提炼诸如名人、山水、民俗、建筑、饮食等特色文化内涵,为村落打造一张让公众过目不忘的文化名片。

其次,明确定位后,还要设计与此相符合的外在表达形式。形式要多样化,如现场体验类、产品类、展览陈列类等。如郭洞村,可以跟研学旅游结合起来设计形式。体验类上,设计“古代学子体验游”活动,让学生穿一次“青青子衿”,上一次“四书五经”课程,玩一次“投壶射箭”游戏,赏一次“曲水流觞”雅事等。既能激发游客的兴趣,又能很好地诠释郭洞村“书香”的文化内涵。再如俞源村,号称太极星象村,在形式上,可以设计与星象相关的益智类小游戏,通过简单游戏了解复杂的太极八卦文化。

确定了传播的主题或内容之后,将它们制作成短视频或者宣传短片,然后借助合适的新媒体平台进行营销和推广,让公众记住这一张独特的名片。

(三)选择适合的新媒体传播平台

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微博、微信和短视频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形成了稳定、庞大的用户群体。由于新媒体形式较多,我们要选择适合的新媒体平台。根据公众对新媒体的接受度、使用度统计,依次是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微博、知名门户网站等。

以短视频为例,可以在抖音(或快手)上建立一个账号,每天更新一到两条视频,内容可以是名村名镇的微电影、微记录、微宣传片,可以通过具有创意的设计或者影像技术实现名村名镇的具象化呈现[3]。也可以是时节性活动、游客的体验采访,甚至直播带货,推广名村名镇文旅产品或者特色农产品等。为保障素材的丰富,还可向公众有偿征集,对浏览视频的公众,鼓励他们有偿转发点赞等,这些形式都能保障视频数量、质量和传播广度,也能促进公众与名村名镇新媒体平台管理单位的有效互动。

除了短视频,微博是很重要的官方新媒体阵地。但如每个村镇都创建微博,素材不易每天更新,因此可以借鉴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微博“诗画浙江文旅资讯”,以金华为单位创建微博,至少推送一到两条动态信息(由下面各镇村信息员提供素材)。

为了扩大名村名镇在金华外的知名度,还需要加强与网络重要门户网站的联系和合作,如搜狐、腾讯、新浪、今日头条等[4]。如此,传播的范围才能不局限在金华地区,而是辐射省内其他地方乃至全国。

(四)加强对新媒体传播的管理

有了稳定的新媒体传播平台,还需要建设一支专门队伍,对新媒体平台从内容到形式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营销,保障传播的有效性。第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结合的新媒体队伍,管理负责人为专职,素材创作者可以是来自社会公众的兼职人员。第二,提高新媒体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如在新媒体写作、策划、营销运营、媒体技术等方面开展定期培训,保障平台内容的质量。第三,加强对新媒体平台传播的监管。由于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如果监管缺失,一旦出现消极内容,造成的负面影响就会很大。因此,需要加强对平台内容的审核和监管,确保传播内容的思想性、人文性和时代性等。

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地方相关部门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公众喜爱的新媒体平台,借助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金华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魅力,提高整个金华的城市形象和竞争力,助力当地的乡村旅游发展。

猜你喜欢

名村名镇金华
张金华
云南拟新增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街区
岁朝清供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曲霞:汤包名镇 香飘四海
羊毛衫名镇时尚产业再发力“濮院时尚周”后效应持续发酵
陈金华
蜘蛛王要“吃”蓝脸兔
西藏基层治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基于100名村(居)支部第一书记的访谈
宋朝有四大商业名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