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筝独奏曲《幻想曲》的情感分析与演奏技巧
2021-10-27陈悦
陈 悦
古筝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雅俗共赏的独特魅力,深受人们的喜欢。古筝的音效是非常的丰富,并且音韵也很好听,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它的演奏方式以及创作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古筝独奏曲《幻想曲》是现代古筝曲代表作之一。
一、古筝独奏曲《幻想曲》的背景
古筝独奏曲《幻想曲》是由王建民老师所著,江苏无锡人。古筝独奏曲《幻想曲》以云贵地区的一些独特的素材为背景,然后创作的一首独奏曲,它能够充分的体现出西南苗族的一些音乐风格,并且从曲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种慢条斯理,然后又充满抒情的一种气息,并且我们还能体会到一种热情奔放,载歌载舞,以及让人回味的意境。该乐曲的旋律是优美的,引人遐想的,以及若隐若现的,它同时还伴随着快板所带来的欢歌笑语,我们可以听到一群人在一起嬉笑打闹,体现出一种其乐融融的场景。通过这首乐曲,完全表现出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是多么的欢快,也让听众有了无穷无尽的遐想空间。该乐曲既能够让大家体会到民族的风格,然后又可以让主题更加的有旋律,而不是一成不变,并且还融入了一些当地的音乐节奏,使得独具民族特色。演奏者在演奏该乐曲的时候可以沉浸到乐曲当中,体会到少数民族的自由,并且带有虚幻的意境。在该乐曲中,作曲者还加入了与传统古筝音乐调式不一样的人工调式和类似打击乐器的拍奏,这两个是在古筝现代作品中首次出现的。
二、古筝独奏曲《幻想曲》的“新元素”
(一)古筝独奏曲《幻想曲》模仿打击乐乐器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音乐,传统音乐中的每一个作品都能很好的反映当时的生活与思想,这也是人们常说的“艺术比历史更真实”的原因。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随着中国进行的改革开放,思想相互交融,这样使得古筝就有了更广阔空间去发展,它的局限性也在慢慢的去缩小,《幻想曲》就是这样的一首乐曲。苗族的音阶调式与打击乐结合在一起,充分的体现了作曲者需要表现出的情感。在拍板的部分,作曲者还给曲子加强了欢快感,以及浑厚感,模仿苗族鼓的声音,而表现出的时而清脆声浑厚声音,是因为它是通过敲击古筝的不同部位所导致的。该乐曲不仅丰富了演奏的技巧,而且也为古筝的创新带来了一些发展,同时也为古筝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二)古筝独奏曲《幻想曲》中的苗族民歌音阶调式
王建民老师的这首曲子是苗族民歌音阶调式结合来进行作曲,让中国古筝的创新打开了非常大的一步,并且给人们带来了一些新的感受。因为传统的古筝的音阶调式会使音乐的创作受到限制,转调比较困难,然后也会制约调式调性的一些丰富的色彩。古筝独奏曲《幻想曲》就运用了人工的调式,这种调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新的调式的可能性,然后在曲子中能够给人一种跌宕起伏,并且让人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古筝独奏曲《幻想曲》的人工定调,是作曲者借鉴西南苗族音乐的音阶调式的产物。
苗族音乐中的音阶产生于五度相生律制,是属于中国五声音阶体系的其中一个支系。由于历史上的迁徙,苗族人长期分散居住在山区村落中,音乐发展也逐渐演化为多种调式类型,在音乐史学和音乐人类学的研究中都具有很高的价值。这些调式音阶根据音的多少,可分为窄、中、宽三个调式类别。①5、6、1、2、b2、3是苗族音乐的宽调式中包括有偏音与变音的六声调式音阶,2、3、5、#5、6、#6、7是苗族音乐的宽调式中的七声调式音阶。根据以上两种音阶,作曲者组建了古筝独奏曲《幻想曲》中的既有苗族音乐风格又有新音乐特点的特色音阶:1、#2、3、5、b6。
三、古筝独奏曲《幻想曲》的情感分析与演奏技巧
(一)古筝独奏曲《幻想曲》的情感分析
古筝独奏曲《幻想曲》是从一个主题,然后演变而来的三部曲,它一共分为散板、如歌的慢板、活泼的快板,激动的广板和尾声五个部分。该乐曲的散板部分通过左右手琶音的由慢渐快与摇指,把听者带入到了西南苗族山上的大森林,在这个大森林里会听到各种动物叫声和风吹树叶的声音,还有苗族人隐隐约约传来的歌声,时而远,时而近,然后这种声音就开始又慢慢的走远了。
如歌的慢板被分为四个小乐段,每一小段的弹奏力度不同就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层次感。首先是从中弱到中强的力度来演奏,要延续引子的神秘感,神秘中带有优雅的气息。再下来就是在节奏的力度上不断进行增加,表现出来的是那种时远时近,歌声时而模糊时而清晰,仿佛苗族的演唱者就站在自己的身边一般,自由的歌唱。
活泼的快板是通过右手的一些紧凑旋律以及左手的一些和弦,然后融合,并且将这首乐曲推至高潮,这其中两次的转调,都是旋律表现的更加的扑朔迷离,该乐曲赋予了幻想的色彩,并且还加入了一些让人很激动的拍板,他通过打击乐的方式,却呈现在古筝上面,然后将人们融入到苗族里边,让人们去体会到载歌载舞的一种氛围。快板可以让人体会到苗族人们生活的一种景象,那种载歌载舞的景象,然后可以让我们去,仿佛会听到苗族鼓带来的音响,然后去结合一些乐器,然后它可以让人们去感受到很多人在一起,通过歌声,他们去进行唱歌和跳舞,这种非常快乐,然后又和谐的一些画面。
通过一段非常快速的轮奏之后,这首乐曲就进入了让人激动的广板阶段,旋律也就被在这一阶段延展出来,把主题也主要是通过这个形式去进行体现的,并且这一段他还是前面所有的情绪的一种充分的体现,然后通过摇指所体现出来的一些情绪上的变化,他能够让我们具体会到少数民族,他们生活的一些美好,并且这首乐曲在最后的时候,他使用了泛音,然后又给我们一种很平静的感觉。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这首曲子的结构是严谨,但又不失随性,与少数民族人们的性格一样,它让人体会到一种环环相扣的感觉,并且每一部分的旋律也都结合得非常的好,能够充分的去把一种浪漫的色彩具体体现出来。该乐曲演奏的方法与旋律完全是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通过琶音、摇指、刮奏,描写了苗岭的风光;通过摇指与左手单音弹奏模仿了苗族人的生活与歌唱;通过拍奏、轮奏、扫摇模仿了苗族人们的歌舞。在快板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模仿苗鼓能够充分的去调动作曲者的想象力,能去让欣赏的人联想到苗族人民在跳舞,使人们去体会到一种强烈的感觉——人们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一种希望和愿景,并且随着舞蹈却更加的狂欢,一起走向更好的未来。
(二)古筝独奏曲《幻想曲》的演奏技巧
古筝独奏曲《幻想曲》的引子部分,从谱面上可以看出是散板,故它整段的节奏是比较松散的,但是要掌握好相对性的节奏。处理引子时音要干净,而且处理的方式要简单明了。前两句是由琶音组成加摇指、刮奏组成,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的是琶音要由慢渐快,弹奏时要体现出朦胧,带有梦幻的感觉,并在乐句的收束处有一个渐慢的过程,将人们带入朦胧神秘的大自然中去。
古筝独奏曲《幻想曲》的如歌的慢板是被分为四个小乐段,第一乐段为右手摇指演奏,然后左手通过单音的弹奏做渐强与渐弱处理进行配合,给人带来一种悠远的意境,使得大家有特别的朦胧的感觉。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发展段落,只用了第一段的开始部分的乐汇进行展开,运用了复调手法,类似卡农,描写的是类似苗族人们的生活对话。第三乐段在第二乐段的基础上加强力度,体现出乐曲的层次感,描写苗族人的辛勤有力的劳动。第四乐段又回到开始静态优美的意境中,右手的摇指演奏需要比较柔的音色来体现出优美的意境。
古筝独奏曲《幻想曲》的快板这一段落非常的活泼,然后他描述了苗族的飞歌与彩果相互交汇的一些欢快的场景,通过运用大量的一些小撮的技巧,然后让大家体会到这种场景。如谱例1:
谱例1
在这一部分中,通过左右手的小撮去模仿苗族歌舞的节奏,然后为这个段落进行了一些铺垫,演奏者在弹奏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卡点不准确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导致他们在弹奏的时候就会夹杂着一些严重的杂音,因此我们在练习这一部分的时候,应多练习左右手的小撮,注意手指要瞬间触弦,食指与大指交叉点,不要出现打指甲的杂音,然后最重要的是练习手指衔接的精准度,把小撮的杂音控制到最小。
紧接着乐曲的第二主题句出现了。如谱例2:
在第二主题句中仍然表现的是一种富有律动的欢快氛围,在该谱例的第七和第九小节出现了八分休止符,所以我们在演奏时要捂弦来表现出灵动的感觉。为了表现出灵动的感觉,在练习的时候经常会在八分休止的时候抢拍,没有将这个八分休止准确的表现出来,所以在练习时要准确地掌控这个八分休止符,要由一开始的慢练再到慢慢提速,每一次提速都要保证可以准确的表现出八分休止,这样才能体现这一乐句所要求的轻快、活泼。
谱例2
经过前面的铺垫,终于出现了鼓点的段落,也就是古筝拍板部分。如谱例3:
谱例3
通过谱例可以看出,一系列的手掌拍弦、握拳叩击琴头、手掌拍击琴头等拍打的技法,模拟出了苗族人民打鼓跳舞的声音效果。在这一段可以看见部分小节出现了连续的重音符号,所以在演奏时一定要准确的表现出这一连续的重音,要将这连续的重音与前面形成对比,之后自由的拍板,在练习时要注意控制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化,因为这一段是自由演奏,所以练习时一定要注意把控好速度、力度的变化,要循序渐进,由慢到快,在由弱到强,然后这一段最后一个小节由强到弱,再由最高点慢慢消失。所以在练习时要控制自己的手腕发力,一定要稳,才能生动模拟苗鼓的声音,惟妙惟肖。
在一段伴着鼓点载歌载舞的旋律结束后,在快板段落进行了两次转调,从D调的定调到F调的定调再到bB调的定调,如谱例4:
谱例4
谱例5
从谱例中可以看出,两次转调的变化带来了不同的色彩感,与之前的音乐形成了情调和氛围形成了一定的对比。在转变成F调的时候左手的和音部分仍然要用小撮的技法来演奏,但是在模仿苗族的鼓点时变得更加低沉了,所以在弹奏是腕部的稳定性要加强避免出现杂音,要干净利落。再到谱例5降B调时,出现了大量的摇指,由于调性的变化,右手的旋律变得高亢起来,那么在演奏时要注意保持腕部的稳定性,演奏出准确、清澈、透亮的音响效果。
紧接着是快板当中的急板部分,是由降B调转为D调的定弦,以上转调都不需要转动琴轴、移动琴码进行调音,只是需要按照音程关系转换弹奏音阶位置即可,故弹奏时比较难的是记住不同调式时的音阶位置。在急板中有扫摇与左手配合弹奏的地方比较难,建议先练习左手弹奏的旋律,记住后再与右手的扫摇配合弹奏会比较容易弹好。
最后是激动的广板,这一乐段是对如歌的慢板部分的一个再现,让听众可以再次听到大森林深处中的苗族人的歌舞声音,回味苗族人的生活。紧接着就是尾声,力度由中强渐渐变弱,在三次掌击琴弦的余音背景下,配合着右手的泛音,让人听到的苗族人歌声渐行渐远,直至消失。
结 语
综上所述,王建民先生的《幻想曲》可以说是新时代古筝的一些创新之作品,整首乐曲极具地域性特色和民族性特色,但是却与以往的传统筝乐不似一样,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东西。在《幻想曲》中采用了人工定调,灵活的运用了各调式之间的转换,同时也加入了打击乐的演奏方法,这一演奏技法的加入大大的创新了古筝的演奏,通过左手拍击琴弦和右手敲击琴头、琴弦,模拟出了苗鼓敲击鼓心和鼓边的不同音响效果,令人称奇,也为古筝的发展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面对这样一首现代筝乐代表作品,我们在演奏时不仅要怀揣着一颗敬畏之心还要更加仔细的体会研究里面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音符都分别代表了作者怎么样的心境,怎样的情感,想要表达什么,才能够在演奏中准确地掌握速度力度等等各种要素,才能更加准确的演奏出这首乐曲的音响效果。我们要准确掌握各种技巧,方能演奏出符合作者创作意图的艺术处理和对各个音符的完美诠释。■
注释:
① 李惟白.苗岭乐论[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