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红蛋白联合肌钙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2021-10-26魏颖
魏 颖
江苏省沛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沛县 2216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发病后可表现出动脉血管循环障碍、心肌坏死、胸痛等,其发病因素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1]。AMI的发病还与劳累、情绪波动、寒冷刺激等因素的作用相关,一般患者的发病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诱发。作为一种危急重症,AMI的预后与接受治疗干预的时机有关,临床研究证实在AMI发病后越早进行科学的治疗干预,其预后越为理想,而如未能在疾病早期进行有效的治疗干预,患者病死率较高[2-3]。AMI发病后症状主要表现是胸痛,但该症状与其他一些急重症存在相似之处,难以通过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确诊。目前AMI的诊断可依据心电图、肌钙蛋白等进行诊断,其中肌钙蛋白目前可采用高敏肌钙蛋白T(high-sensitivity troponin T,TNT-HS),该诊断方式敏感性高,在AMI发病早期即可检出其水平升高,对于AMI的早期确诊有重要意义[4]。本次研究以本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进行临床TNT-HS、肌红蛋白(myohemoglobin,MYO)检测的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TNT-HS、MYO在临床AMI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沛县人民医院进行TNT-HS、MYO检测的110例受检者,其中55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55例为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34例,女21例;年龄51~78岁,平均(64.25±5.96)岁。纳入标准:完善各项检测后,确认符合AMI的相关诊断标准[5];肝肾等主要器官功能正常。排除标准: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既往有AMI发病史;诊断检测不完善。对照组男33例,女22例;年龄50~80岁,平均(65.21±6.15)岁。纳入标准:无心血管疾病或疾病史;主要器官功能正常;体检结果基本正常,各项指标基本正常。排除标准:不愿将检测报告作为研究使用;合并有重大疾病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即刻、入院后2 h及入院后4 h时采集静脉血4 ml;对照组取体检资料,受检者抽取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分离血液,取上清,采用德国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TNT-HS、MYO的检测,检测试剂使用配套试剂,所有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试剂说明进行;TNT-HS参考范围:0~0.1 µg/L;MYO参考范围:0~72 ng/ml。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患者送医时、入院后2 h、入院后4 h的TNT-HS、MYO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指标水平差异,及观察组不同时间节点TNT-HS、MYO指标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送医时与对照组TNT-HS、MYO指标比较
观察组送医时TNT-HS、MYO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送医时与对照组TNT-HS、MYO指标比较()
表1 观察组送医时与对照组TNT-HS、MYO指标比较()
组别 n TNT-HS(µg/L) MYO(ng/ml)对照组 55 0.05±0.02 35.36±10.69观察组 55 0.21±0.05 58.14±14.39 t值 22.035 9.424 P值 <0.001 <0.001
2.2 观察组入院后2 h与对照组TNT-HS、MYO指标比较
观察组入院后2 h时TNT-HS、MYO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入院后2 h与对照组TNT-HS、MYO指标比较()
表2 观察组入院后2 h与对照组TNT-HS、MYO指标比较()
组别 n TNT-HS(µg/L) MYO(ng/ml)对照组 55 0.05±0.02 35.36±10.69观察组 55 2.21±0.23 623.14±180.46 t值 69.386 24.113 P值 <0.001 <0.001
2.3 观察组入院后4 h与对照组TNT-HS、MYO指标比较
观察组入院后4 h时TNT-HS、MYO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入院后4 h与对照组TNT-HS、MYO指标比较()
表3 观察组入院后4 h与对照组TNT-HS、MYO指标比较()
组别 n TNT-HS(µg/L) MYO(ng/ml)对照组 55 0.05±0.02 35.36±10.69观察组 55 6.25±1.62 688.65±202.34 t值 28.381 23.911 P值 <0.001 <0.001
2.4 观察组不同时间节点TNT-HS、MYO指标比较
送医时观察组TNT-HS、MYO分别为(0.21±0.05)µg/L、(58.14±14.39)ng/ml;入院后 2 h时(2.21±0.23)µg/L、(623.14±180.46)ng/ml;入院后4 h时(6.25±1.62)µg/L、(688.65±202.34)ng/ml。随着发病时间的进展TNT-HS、MYO均呈现上升趋势,送医时、入院后4 h时TNT-HS、MYO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37、23.051,P=0.000、0.000)。
3 讨论
AMI发病的主要因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继而造成心肌细胞死亡,引起心肌损伤[6]。除此之外AMI发病一般还有其他诱因,如斑块破裂导致血小板大量聚集黏附,引起血栓形成,加重冠脉狭窄或闭合[7]。在AMI发病后其典型症状是胸痛,部分患者还伴有发汗、休克、恶心呕吐等;但也有很多患者发病后症状不明显,容易导致漏诊或误诊的发生。石国欣等[8]的研究中指出,早期心电图在AMI的诊断中不典型,因此需要以敏感性高的心肌标志物进行AMI的诊断[9]。
MYO作为一种氧结合蛋白,在一般健康人群中含量极低,而心肌细胞、肾脏功能等受损时,MYO细胞会进入至血液中,导致血液中MYO的浓度迅速上升。在AMI发生的1.5~6 h内动态监测2次MYO水平可早期判断是否有AMI发生,因此临床将MYO作为心肌损伤的一个标志物指标[10]。但由于MYO不仅能够反映心肌损伤,还能够反应肾脏功能损伤、骨骼肌损伤等,因此MYO作为心肌标志物指标的特异性较差,在诊断AMI中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联合诊断,才能确保AMI诊断的可靠性[11-13]。
肌钙蛋白是肌肉收缩的调节蛋白,由3个不同的亚基组成,分别是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I(TNI)以及肌钙蛋白C(TNC)。心肌中的TNT亚基结构与其他肌肉组织中的存在较大差异,心肌中的TNT由于分子量小,在心肌损伤发生后浓度上升极快。其原理是心肌损伤发生后,心肌中TNT被迅速释放到血液中,一般在3~6 h开始升高,8~14 h后达到血液浓度峰值。并且相较于MYO,TNT具有极高的心肌特异性和敏感性,不会受到年龄、心肌损伤位置、溶栓药物的影响[14]。基于TNT的特性目前临床已将TNT作为心肌损伤的标志物指标。
TNT-HS是TNT诊断的一种新方法,其特点是敏感性高,能反映极为细微的变化,相较于传统TNT诊断,能够在AMI发病后的早期检出TNT水平升高。TNT浓度水平的变化,可供临床医师进行AMI的诊断,以此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较少漏诊、误诊的发生。本次研究对我院TNT-HS、MYO诊断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为AMI患者,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送医时、入院后2 h、入院后4 h的TNT-HS、MYO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指标水平(P<0.05),提示AMI患者与正常人群的TNT-HS、MYO指标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较大,能够辅助医师进行AMI的诊断。王勇彬等[15]的研究中,显示AMI患者MYO阳性的患者占比为69.87%(109/156),提示大部分AMI患者在发病后即可呈现出MYO阳性,证实以MYO等心肌标志物指标进行AMI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研究结果提示通过TNT-HS、MYO指标的检测,能够提升AMI诊断的敏感性。其中TNT-HS作为TNT诊断的新技术,在患者AMI发病早期即能够检出TNT的细微变化,对及早确诊有重要参考价值。在后续的研究中,将寻找更多的心肌功能标志物,以提升在AMI诊断中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