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联合康复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腹胀、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10-26杨卫卫张文乾王婷婷
杨卫卫 张文乾 王婷婷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 454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脊柱退行性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目前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治疗,且现目前约有10%左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要行手术治疗[1-2]。但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可出现疼痛、麻木、腹胀等一系列症状,而术后的护理及康复训练直接关系到患者机体的康复[3]。本次研究将耳穴压豆联合康复锻炼应用于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观察此干预方法对患者术后腹胀、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腰椎间盘突出单纯髓核摘除手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3.75±6.35)岁。研究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43.80±6.37)岁。纳入标准:(1)均经CT或MR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我院行单纯髓核摘除手术;(2)手术后6h无肛门排气,自觉腹部有饱胀感和不适感;(3)麻醉方式均为全麻,术后应用止痛泵;(4)均适宜行耳穴压豆治疗和康复锻炼。排除标准:(1)腰椎失稳行内固定手术者;(2)术后感染、血肿者;(3)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4)精神疾病及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加,签署协议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单纯髓核摘除手术,术后给予常规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于术后第2~3d在康复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具体康复内容:(1)术后基于镇痛泵使用情况下患者无明显疼痛即可开始锻炼,保持30°~60°被动抬腿15s以上;在无需借助镇痛泵镇痛后开始直腿抬高训练,抬高角度大于30°,20次为1组,每天训练不少于20组,同时进行踝、膝、髋等关节活动。(2)于术后4~15d开始训练抬高抱胸、交替抬腿及“五点式”腰背肌锻炼等,以上方法训练强度较之前有所增加,20次为1组,每天训练不少于20组。(3)于术后15d~2个月进行下床训练,主要目的是增加肌肉强度,训练方法包括腰椎屈曲练习、腰背后伸运动等;腰椎屈曲练习从坐位开始练习,训练幅度视情况逐步增加,直到可进行生理活动为止,此阶段训练为20次1组,每天训练20组及以上。连续干预2个月。
研究组患者术后给予耳穴压豆联合康复锻炼干预,康复锻炼方法同对照组,耳穴压豆方法为:取大肠穴、小肠穴、肺穴、胃穴、脾穴、交感穴、内分泌、三焦等穴位,用探棒按压耳穴部位寻找出敏感反应点,然后对相应的反应点进行标记后行常规消毒,将王不留行药籽贴于耳部穴位,用手指按压使患者耳廓血管充盈并有发热、酸麻或胀痛等反应即可,力度由轻到重,每穴为按压时间3~5min,两耳交替按压,每天按压3次。连续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 于术后6h开始记录两组患者腹胀情况 包括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及腹围变化,每6h记录一次。
1.3.2 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4](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椎功能 评估指标有8项,为疼痛程度、坐、站立、提物、行走、睡眠、自理能力以及社会活动,每项指标分值为5分,总分为40分,评分越低说明腰椎功能恢复越好。
1.3.3 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5](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有8项,即躯体疼痛、活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以及社会功能,每项分值10分,总分为8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2 结果
2.1腹胀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腹围变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较早,且肠鸣音变化次数明显增多,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腹胀情况比较
2.2腰椎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ODI评分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ODI评分比较分)
2.3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F-36评分明显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有多种方法,其中牵引理疗、推拿按摩是较为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治疗仅限于长期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症状较严重,病情反复发作者。手术治疗虽然能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和促进其功能恢复,但是术后部分患者仍可出现一系列病理症状,如疼痛、麻木、腹胀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6-8]。因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尤为重要。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腹胀是由于手术麻醉后胃肠功能抑制,存在腹膜后血肿使肠蠕动受到阻碍,术后需绝对卧床休息导致肠蠕动减慢所致[9]。中医认为耳廓是宗脉交聚之所,耳部各穴反射区与人体经络脏腑存在联系,故采用耳穴压豆刺激耳穴对人体功能有调节作用[10]。肺与大肠相表里,脾运化水谷,脾与胃亦相表里,故辨证选取肺、脾、胃三穴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共达通畅脏腑气机之效;视病变位取大肠穴及小肠穴可促进肠蠕动;按压三焦、皮质下有刺激肠蠕动的作用,有利于肠蠕动恢复;以上各穴配合,可促进肛门矢气,达到消除腹胀的目的[11-12]。康复锻炼是骨科手术后常用的干预方法,其可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恢复。其中直抬腿训练可促进神经根移动,可有效减少神经根黏连,且还能预防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后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使得腰背部肌肉功能提高,有利于促进术后炎症和水肿的消退。而循序渐进的进行抬高抱胸、交替抬腿以及“五点式”腰背肌锻炼等方法可使患者腰部功能逐渐增强,活动更加灵活。术后15d开展下床训练不但增强患者全身肌肉强度可耐力,促进肠蠕动,还避免了长期卧床发生各种并发症的风险,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3-15]。本次研究将耳穴压豆与康复锻炼相结合用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早,ODI评分也较对照组低,且在肠鸣音变化次数及SF-36评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耳穴压豆联合康复锻炼的干预方式不仅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腹胀情况,还可帮助患者恢复腰椎功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
综上所述,耳穴压豆联合康复锻炼干预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腹胀和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