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2021-10-26张学森

医药前沿 2021年27期
关键词:库巴顽固性缬沙坦

张学森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5 医院心肾内科 四川 雅安 625000)

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常引发顽固性心力衰竭,会导致心肌梗死等的发生,并且心肌组织血液循环障碍,进一步对患者心功能造成损害。心力衰竭为心血管疾病,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心血管疾病,其病死率更高,并且患者死亡的关键原因就是左心衰竭[1]。而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难度较大,并且患者容易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在各类心脏疾病的病程的延长及不断发展中,其最后阶段就是顽固性心力衰竭。近年来,随着诊治技术的发展,该病临床治疗进展较为明显,但是依然存在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较差,临床治疗时更应该注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及远期预后的改善,但是在临床实际治疗中,以上方面依然是疾病治疗的难点问题。作为一种新型抗心力衰竭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应用引起了人们关注。本研究选取我院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68 例,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2020 年4 月我院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68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 例。对照组男19 例,女15 例,年龄54 ~76 岁,平均年龄(64.38±4.83)岁,病程1 ~4 年,平均(2.11±0.47)年;观察组男18 例,女16 例,年龄55 ~75 岁,平均年龄(63.56±4.64)岁,病程1 ~5 年,平均(2.37±0.50)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依从性较好;认知正常;近期内未出现急性血栓事件;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精神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肾器官严重受损。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利尿、强心、β 受体阻滞剂、扩血管等治疗,治疗4 个月。观察组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90002)治疗,2 次/d,50 mg/次,治疗4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对比两组血清指标:N 末端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醛固酮(ALD);(2)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LVESD、LVEDD 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s)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s)

LVESD/m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4 37.25±3.76 48.62±5.81 40.21±4.86 33.85±2.75对照组 34 36.82±4.61 42.13±4.76 40.73±5.30 38.65±2.34 t 0.4214 5.0383 0.4216 7.7512 P 0.6748 0.0000 0.6746 0.0000组别 例数LVEF/%LVEDD/mm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4 55.25±4.46 48.37±4.11对照组 34 56.82±5.27 51.74±4.27 t 1.3259 3.3155 P 0.1894 0.0015组别 例数

2.2 血清指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T-proBNP、ALD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指标对比(± s,pg/mL)

表2 两组血清指标对比(± s,pg/mL)

ALD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4 713.49±32.45 401.73±22.45 243.71±19.45 31.58±5.38对照组 34 714.83±33.23 466.18±22.18 244.49±20.18 38.61±5.17 t 0.1682 11.9081 0.1622 5.4937 P 0.8669 0.0000 0.8716 0.0000组别 例数NT-proBNP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3.讨论

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常经综合治疗也无法消除其症状,原因为这类患者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更为严重。在临床不断的研究中,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有了很大进步,以往临床治疗注重短期血液动力学变化,而现阶段更加重视长期的修复,既要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还要促进影响心脏的相关生物学性质的改善,进而使心肌重构得以缓解,最终改善患者预后[2]。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心力衰竭依然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尤其是顽固性心力衰竭,这类患者常通过长时间的治疗而无法有效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并且病情持续恶化,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心力衰竭的发生与发展与心室重构有着密切联系,而导致疾病进展加速的主要原因是交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异常活跃,同时该病病情不断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还包括心肌细胞凋亡。因此,在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中,需要将以上2 个内容作为重点。药物治疗为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主要治疗方式,但是在患者病情持续进展的情况下,就需考虑非药物方式进行治疗,如血液超滤、心脏移植等,但是在具体应用中发现以上治疗方式存在技术复杂且经济性不佳的情况,患者难以接受,且无法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在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中进行常规治疗,虽能取得一定效果,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症状具有一定改善作用,但是长时间应用效果不佳,无法达到治疗目标。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及血清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顽固性心力衰竭会长时间影响患者身体身体健康,并且在疾病不断恶化下,对心功能造成不可逆损害。在临床治疗中,常以短暂的控制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为主,但是在各种不良刺激下患者病情容易发作,如疲劳、情绪激动等,导致其心功能损伤更加严重[3]。常规药物治疗能防止病情进展及恶化,但是其作用有限,特别是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必须选择更为有效的方式增强治疗效果[4]。当前,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取得了较大进步,主要体现在临床用药上,认为应该将增强心肌收缩、扩张组织血管等作为治疗重点,促进心脏组织血流动力学改善[5]。沙库巴曲缬沙坦为复合制剂,是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药,这类药物具备2 种药物药理特性,针对脑啡肽酶降解,沙库巴曲成分能发挥较好的抑制作用,与此同时,缬沙坦能起到协同作用,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进而发挥扩张血管、促进心肌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增加心排血量,改善患者病情[6]。同时,该药还能抑制各类炎症因子,进而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并且能阻滞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临床应用具有明显优势[7]。安全性方面,常规治疗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并没有增加,用药安全性得到了保证。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发作时常出现ALD 水平升高的情况,并且患者需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持组织灌注,但是如果出现ALD 代偿时间较长的情况,就会加重血管负担、增加心肌耗氧量等,并且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进一步影响患者心脏功能。可见,ALD 水平越高,表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越高。NT-proBNP 水平的降低表明患者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因此,在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即预后评估中,可将NT-proBNP 作为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应用于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中,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库巴顽固性缬沙坦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芥末糖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