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分析
2021-10-25巫珊
巫珊
摘要:金融科技的出现,使更多的人更容易获得金融服务。随着金融科技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金融科技,并开始对国内外金融科技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近年来,我国在第三方清算、网上信用等金融科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的调查显示,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是动态的、多样的,金融科技给普惠金融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普惠金融带来了潜在的风险,阻碍了普惠金融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介绍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的现状,并探讨金融科技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科技;普惠金融;影响分析
前言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逐渐成为金融行业中关注的话题,金融科技这一概念也应运而生。金融科技,也可以叫金融技術,就是通过不同手段来创新产品与服务,提高服务效率,为传统金融业提供相关服务,降低金融服务成本。金融科技主要由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计算机技术组成,对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而发展普惠金融现阶段迫切需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提高金融服务过程中的满意度。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就是要以合理的资金成本,向小微企业、城乡低收入人群提供方便、安全的金融服务。针对普惠金融现阶段的发展目标,金融科技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可以降低风险投资融资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提升风险投资的效益。
一、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概述
(一)金融科技的发展概述
金融科技的发展对国家和人民来说都是一件大事。现阶段,全球迎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金融科技作为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蓬勃发展,并成为全球科技变革的主题之一。随着进入5G时代,金融科技的发展对普惠金融至关重要。但现阶段金融科技随着时代的发展,风险不断增多,需要利用数字指纹技术和风险管理技术,进行数据分析,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人们的满意度。将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结合起来,提高风险防控意识[1]。
(二)普惠金融发展概述
为支持国际小额信贷年,联合国首次提出了小额信贷融资的概念,我国在2006年正式引入该理念。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和地区都以不同的方式制定了财政补贴和扶贫方案,使“小额信贷”成为金融改革的先导。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金融服务与产品更加要寻求可持续发展空间,金融服务目标与内容要有更加广泛、严格、更规范的运行机制,设计出满足养老金、租赁、保险、投资和资产使用需求的服务和产品,逐步扩大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二、金融科技发展普惠金融的积极影响
(一)金融科技提升普惠金融效率
随着我国政策的不断完善,为了使更多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增强用户的金融服务过程的体验感,金融机构纷纷开发智能化服务项目,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科技,实现金融交易的快速化[2]。根据国家金融实验室发布的《金融科技视角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报告》,截至2017年底,网上信贷业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了20多亿元资金,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上信贷总营业额超过70亿元。上述数据表明,金融科技提高了普惠金融企业的服务效率,通过互联网共享、安全等功能,改变以往的金融认证方式,降低普惠金融交易成本,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丰富金融产品种类,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能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提供了更高效和高质融资服务。
(二)金融科技与可持续性金融互利互惠
在提供金融服务时,金融传统方式是通过增加普惠客户经理或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方式实现,这样的方式增加了人力或渠道成本,使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受到成本的限制。特别是对于偏远地区和农村的客户来说,建立专业支持点和团队的成本很高,很难维持业务的可持续性。而金融科技可利用“互联网+”相关技术无限期扩大互联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开发移动银行应用程序和在线邮轮服务来推广业务。无论客户身在何处,只要通过线上交易平台,金融机构能够监控和了解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准确的服务[3]。我国无线网络已经覆盖全国,就算是用户在设备不足的地区,通过建立完善的线上金融服务中心和当地自助设备的方式,也可以保证服务全覆盖。金融科技大大降低了普惠金融服务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服务的覆盖率。
企业金融最基本的出发点是为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结构中存在城乡、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之间贫富不平衡的现象,需要把更多的资源引导到发展滞后的地区。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金融科技的营业额将实现正增长,年增长率为56.6%,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2675亿元。伴随着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整个金融行业都正处于结构优化阶段,以金融科技为驱动的数字技术创新时代的特征将更加显现。因此,要促进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数字技术与普惠基金的可持续、深层次融合,不断完善和升级现有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力,为数字经济提供动力,实现可持续普惠金融。
(三)金融科技的转型是金融的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金融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必须落实新的发展观,完善金融服务,发现金融服务的重点,更好地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计划》指出了金融技术发展规划从以创新和发展为动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角度看,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是抓住世界科技革命的机遇,深入研究普惠金融与金融科技的核心。
三、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发展现存问题
(一)缺失法律法规
随着各类金融产品的不断推出,政府在完善监管网络和制定监管机制上做出的努力暂时未能跟上技术更新的步伐,网络平台监管缺失的问题明显,导致网络风险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增加,高科技金融犯罪逐渐增多。目前,鉴于我国网上金融犯罪案件数量增多,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重要的规范性文件,然而,具有明确操作指导意义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很少,网络监管方面存在空白,金融科技无法进行创新,缺失法律法规,中小小企业很容易成为网络犯罪的目标,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4]。国家持续推进扫黑除恶督导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开展地方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套路贷”等涉黑涉恶新型违法犯罪行为。加大线索摸排、移送及查处力度,督促移送线索依法处置。加强金融行业乱象治理,健全长效机制,铲除黑恶犯罪滋生土壤。
(二)线上线下难以同步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保护办公室主任2019年10月11日在“2019中国国际金融普惠论坛”上说,“中国人民银行的信贷需求包含了近10亿公民的信息,有50%未在数据库中发布。如果国内金融服务是以优惠条件提供的,健全的信息对于促进国内融资至关重要,如果传统的内部融资被忽视,就很难提供全面的内部融资服务。虽然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相融合,但普惠金融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传输效率低,传输方式比较落后,中小企业由于内部结构不完善等因素,很难突破科技资金的门槛,接受网上资金存在障碍,因此金融科技很难满足其需求。由于完全缺乏信息,农民、城市低收入者和其他弱势群体很难在网上获得金融服务。
(三)资源分配不平衡
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是普惠金融发展的短板,导致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差距拉大。农村信用社与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比重达到一定比重后,一些金融机构开始缩减业务,将注意力集中在信贷服务上,导致城乡金融服务差距拉大。另一方面,社会资金开始向城市投入,农村地区没有适当投资渠道,大部分农民的钱交给银行,但农村地区的银行贷款水平和储蓄水平不对等,贷款金额少于存款金额[5]。大项目、大城市集中度逐步提高、经济差距继续拉大。
(四)隐私安全
金融科技的普及和应用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和速度,为用户带来收益和便利性,帮助金融机构提高质量和效率,提高了新冠疫情下金融服务的便利度,为企业的安定和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金融科技的野蛮成长也带来了混乱,可能给金融用户带来了损失,出现了以“创新”为名回避监督管理,借助金融科技削弱普惠金融产品内容监管混乱的现象。因此,近年来,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加强了对金融科技的监督管理,基于互联网开展的各种金融业务,公布了各种新技术安全使用相关行业标准,以规范金融科技的有序发展。最近发表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更明确了金融科技的“稳妥”发展。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指纹技术、人脸技术、签名认证技术、涉及的个人信息方面、涉及身份信息、资产信息、征信信息等方面,加强监督,从违反法律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做好安全与风险管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生物识别、区块链等技术,用于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消费金融、金融监管等领域,从而形成了多种生态。金融科技重塑了传统金融业,产生系列新兴金融生态,包括:零售银行,网络借贷与融资,云计算平台、数字货币、资产管理、互联网保险、监管科技等。
四、金融科技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措施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的不断融合,虽然给普惠金融带来了创新和发展,但也带来了新型金融风险。为保障经济的全面、平衡发展,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为保证普惠金融的快速、健康、安全发展,国家应加快立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1)按照增量融资和激励性融资相结合的方式,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2)及时有效沟通金融市场相关规则,重点关注金融行业;(3)加强监督,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确保产品质量体系信息化,提高产品质量;(4)加强金融监管方法,加强跨部门、跨市场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建设。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之间的平衡保证了金融资产所有参与者的权益。
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的持续发展,既会带来金融服务创新,同时也突出了信息技术的跨部门和跨部门金融和业务风险,对普惠金融发展与安全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吸收国内外普惠金融发展经验,加快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中的应用[6]。例如:美国现有的立法并没有明确规定金融科技在各领域的应用,但对金融科技服务提出了更加利于消费者的政策;新加坡等国家为了促进金融机构的创新,纷纷开始将金融科技纳入监管的领域中,简化金融市场标准和程序,澄清准入条件、中止条件,根据监管结果,建立消费者保护机制,加强金融科技的创新,而且可以控制特定领域的创新风险。在经济合作开发机构(OECD)的研究报告書《金融服务的个人数据利用和金融教育的作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分析》中,健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框架必须能够在数字环境中保护消费者必须由具有有效资源和执法权限的国家数据保护机构或国家数据保护战略组成。同时,要提高消费者对个人数据保护的意识,提高对个人数据利用带来的影响的认识,鼓励个人数据的保护行动,支持消费者积极进行符合自己喜好的数据共享。
(二)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金融科技发展到今天,应用程序扩展更加广泛,包括移动处理、信用评级、反欺诈、产品定价、营销和客户服务、智能投资等。金融企业生态不仅是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的关系,还包括政府、监管机构、金融机构、电子商务和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科学技术能力可加快普惠金融新生态的形成。另一方面,虹膜处理、人脸识别、小额信贷、大数据控制、直销银行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和金融分布。要做到形成系统化的金融科技应用知识,增强消费者对金融服务和商品的自身权利的保护意识,创造一个良好的、新的金融生态,仅仅依靠国家政策干预和商业银行、金融消费者的自身努力是不够的。为了更好地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线上线下服务协同发展这一极为重要的部分不容忽视。首先,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区块链等科学技术资源,对高质量的大型企业进行分层自动化和批量量化,并提供网络信贷服务,促进全自动流程。其次,对金融消费者的总体经济状况进行评估,建立金融消费者的互联网大数据库,利用这些资源推动地方信用信息系统的完善。最后,对普惠金融的出现、发展、使用等细节进行了进一步的澄清,进行更全面的线上线下研究,为普惠金融提供更具操作意义的文件指引和相关法律法规监督。
(三)运用金融科技实现普惠金融资源共享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普惠金融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的:第一,监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金融科技对普惠和金融融资的巨大影响,制定透明的科技政策,同时要全面、集中地支持普惠金融的发展,金融技术为传统的普惠金融提供了新的模式、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而大数据领域则为实际需求提供了更多的解决方案,促进了农村金融融资和中小企业融资的振兴,中小型企业逐渐发展壮大。从促进普惠金融的角度,全面放宽金融机构对金融技术企业的准入条件,放宽金融科技在金融机构的业务准入条件,鼓励传统金融机构在金融与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加强与自有建筑或科技企业的合作,创新参与融资方式,探索金融技术的控制模式和手段,优化产品服务,探索普惠金融交易的可持续模式。鼓励金融机构重点发展网上金融服务平台,不断扩大网上服务种类,建设网上实体网点。与此同时,企业正在开发与农业有关的扶贫专用网络产品,在贫困农村地区增加各种自助设备或全网络的服务,进一步提高网络服务的覆盖面。
结语
总之,随着国家科技硬件实力的增强,普惠金融逐渐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金融科技利用的大数据、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降低了普惠金融服务的成本,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提高了金融用户的参与度。更有效地利用传统服务,通过指纹特征、人脸识别技术、信息认证技术等,加大金融科技使用力度,普惠金融的多样化和便利化是我国下一阶段发展重点,让金融科技作为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必要条件,使传统服务变得更加高效,通过金融科技提高传统金融的效率,实现我国特色化、多样化、便捷化的普惠金融。
参考文献
[1]李赫.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论,2021(10):73-75.
[2]邱峰艳.金融科技对征信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西部金融,2020(05):90-94.
[3]党锦.普惠金融发展中公共支持政策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20.
[4]王莹.金融科技对我国传统普惠金融影响效应研究[D].扬州大学,2020.
[5]王欣嘉,齐婉霖,韩权尚.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分析[J].对外经贸,2020(02):158-160.
[6]张毅.金融科技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分析[J].今日财富,2020(02):98-99.
[7]李斌.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9(19):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