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纪念馆在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研究

2021-10-25刘健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必要性

刘健

摘  要:红色纪念馆所蕴含的深厚的精神内涵,与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将其运用到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更有其必要性。

关键词:红色纪念馆;理想信念教育;必要性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红色纪念馆作为重要、重大历史政治人物或重大、重要历史社会事件的纪念展示场所,所蕴含的深厚的革命精神内涵,与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任務和目的有高度的一致性。

一、鲜活党史教育的有效途径

红色纪念馆是一个承载中国革命时期文化历史资源的重要展示场所。定期带领中学生参观红色纪念馆,并生动形象地向他们展示当年的历史,有利于给他们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使其在参观过程中,从思想上认同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进而增加中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感。

江门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多达30余处红色纪念馆遍布整个五邑地区。可以说为开展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便利的客观条件。如积极投身于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和参与并领导广州起义的周文雍烈士,抗日战争时期的林基路烈士等。可以不是说要利用江门地区的红色纪念馆观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但可以使学校理想信念教育鲜活生动起来,更是大大拉近了中小学生与中国历史重大事件的实际距离,中学生会更加直观地、正确地认识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历史。

二、厚重家国情怀的重要资源

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地方红色资源相结合是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开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从1921年到1949年,党中央及其领导的整个中国人民革命队伍中有名有据、有史料可查的革命烈士就已累计到达370多万人。而这其中不乏江门籍的好儿女。仅有姓名记载的就有1300多名江门五邑地区的革命烈士,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历史时期抛头颅、洒热血。如胡华、周文雍和陈铁军、龚昌荣、李少石、周达尚、林基路、南楼七烈士等。理解和感知这些优秀的中华好儿女为什么选择为这块红色土地,浸染热血,义无反顾地奋勇向前的最好方式就是到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工作过的、生活过的地方去。而红色纪念馆正是承载了这部分功能。

如在向学生讲述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时,可以带领全班学生参观位于开平市百合镇的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通过参观陵园,学生可以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省港大罢工、广州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讲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反对日军侵略的英勇斗争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位于台山市都斛镇的林基路烈士纪念公园,通过参观纪念公园,学生可以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也就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贡献有了更为旗帜鲜明的认识。

三、促进身心健康的必然要求

青少年健康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中华民族的美好希望,促进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更是国家实施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内容。“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课堂教育是我国青少年学习获取科学知识的主体和场所,仅仅依靠课堂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是不够的。

一处处的红色纪念馆,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思政大课堂;一件件的红色革命文物就是一本本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的活册和教材。学生参观一处红色纪念馆,既是对课堂教育的一个延伸,又打破了课堂上的界限,让广大学生真正走出学校课堂,不再仅仅局限于学习书本知识。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方式,对他们的身体和精神无疑都是一种强大冲击,而其带来的,也是理论教育所很难比拟的效果。将理论与情景教育相结合,更加有利于中学生对中国梦以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认同与坚持,更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培养正确史观的应有之义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为什么这么多的烈士可以从容赴死?答案就是他们有坚定的唯物史观,坚定的理想信念。如果不能培养中学生正确的唯物史观,既背离了教育的初心,更无法实现新时代的育人要求。然而培养正确的唯物史观,仅仅依靠学校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真正想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有多坚定,参观红色纪念馆就能给出想要的答案。位于江门市开平市的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馆就是最好的见证。烈士纪念馆内陈列着当时敌人对他们审讯的刑具。刑具的残酷,触目惊心。但两位烈士在监狱里虽然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却依然不能动摇他们心中的信仰,慷慨赴死。“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这样的一首绝笔抒情诗就是他们坚定自己理想信念的一个真实写照。可以说,这样的理想信念教育比任何课堂上的语言都更具说服力。

五、赓续革命精神的时代重托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通过参观红色纪念馆,让广大中学生能够真正透过浏览一件件真实的历史文物,看到一个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发生时的一个真实场景,更加深刻地真正感觉领悟到这段辉煌伟大的历史所蕴含的巨大革命精神力量,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作为人生追求,拒绝“佛系”和“躺平”,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为此,笔者强烈呼吁,积极创设理想信念教育第二课堂,研学密切结合,通过参观红色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多种活动方式有效加强对广大中小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本文系广东省202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党史学习教育研究专项)“红色纪念馆在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运用研究——以江门地区为例”成果(课题编号:DSYJ137)】

参考文献:

[1] 石云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发展研究[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年,第02期.

[2] 崔媛媛.革命纪念馆在红色教育中的作用 [J].学习月刊,2018年,第07期.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教育必要性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