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汇化和语法化关系述评

2021-10-25郑维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词汇化语法化关系

郑维

摘要:近年来,语法化和词汇化逐渐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重视,尤其是两者的界限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文认为语法化是促成词汇化的前提。

关键词:语法化;词汇化;关系

目前语法化和词汇化已经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界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语法化从最初作为历史语言学家们用来描述语法词素的起源和典型变化以补充词源学和词汇史的工具,到八十年代为扩充语法化的百科知识而研究各种单个语言及其所属的更大语言群,再到九十年代学者们的兴趣逐步转向将描述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理论融入语法化研究之中,关于语法化的界限问题的讨论变得日益热烈起来,其中语法化和词汇化关系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1. 语法化、词汇化的研究

语法化一般被定义为一个词语或若干个词语成为语法语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这些词语的配置和功能被改变了,是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或现象。语法化主要有两个不同的研究视角:其一是历时的角度,主要考察语法形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的途径;其二是共时的角度,将语法化主要看作是句法和话语语用现象,也就是考察语言功能变化的过程。从广义上看,词汇化研究也可以分为两类:从共时研究出发它指的是概念范畴间的解码过程;从历时研究出发它指的是句法结构通过多种途径演变成词汇的过程。当代语法化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2. 语法化与词汇化的关系

早期研究者认为,语法化和词汇化是相反的过程,词汇化就相当于脱语法化,词汇化的存在是对语法化单向性的质疑和否定。他们认为语法化是语言单位语法意义不断增强的过程;而词汇化是词汇意义不断增强的过程,从而得出两者是相反的过程。Auwer就认为词汇化属于广义上的解构语法化。持这一观点的还有Kurylowicz、Ramat、Luraghi等学者。而当代学术界对语法化和词汇化的关系主要存在三种观点:平行;词汇化过程产生了语法化;语法化过程中产生了词汇化。

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语法化和词汇化是相互平行的两个过程。Wischer指出词汇化不是脱语法化,而可能与脱句法化有关;语法化和词汇化有着相似的句法、语音机制—语音逐步简化、句法重新分析、失去动力、固化和习俗化。Lehmann认为词汇化和语法化有很多共同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二者是平行的关系;语法化的镜像不是脱语法化而是通俗变化语。Himmelmann则通过考察语法化作为语境扩充的三个参数,并将语法化与词汇化的两种形式相对比,得出结论:语法化和词汇化并非是相反的過程,二者都是习俗化的过程,本质区别在于词汇的泛化。有些学者认为,词汇化和语法化视为平行的关系,词汇化过程伴随着语法化;虽然是语言演变过程中两种不同的形式,但是从宏观动因上来看,它们有很大的一致性。Mithun认为词汇化为语法化提供了语境,从而激发了语法化。Rostila认为词汇化中语法单位内部句法分析的省略是促使其语法化重新分析的动因。

另一部分学者则坚持词汇化是语法化的产物,词汇化是语法化的进一步发展。Cabrera分别探讨了语法化和词汇化的内在属性和特征,并通过阐释三个例子证实语法化发展的最后阶段可能是词汇化的结论,将词汇化视为语法化的一部分。广义语法化有以下三个主要研究领域:狭义语法化(虚词化、形态化)、词汇化、构式化。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语法化现象至少应包括:实词虚化现象、句法化现象和词汇化现象。“语法化”包括以下四种:实词虚化(狭义的语法化);虚词再虚化;词汇化(短语或非短语渐渐融合以后变成新的词);句法结构演化。在汉语中,语法化大都伴随着词汇化,尽管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演变现象,词汇化是语法化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本文认为语法化促成了词汇化的形成。在语法化的一个很深的阶段,语法成分可能成为词汇成分的组成部分,虽然在严格意义上还不能说这一语法成分词汇化了(因为这一成分不能作为独立的实词),但是在这一变化中一个语法成分与其他成分的结合从内部透明的句法性组合变成了内部不透明的词汇性组合,失去了规则性的句法特征,获得了词汇成分的特异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这一语法成分词汇化了;这样,由于进一步语法化,发展到语法化的接近最后一个阶段,语法化与词汇化的界限就变得模糊了。

3. 结语

从近些年来语法化和词汇化界限的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更多提及的是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本文认为词汇化形成的途径不止一种,语法化为其中之一。不可否认,心理原因、韵律原因、使用频率和语境制约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词汇化的产生,篇幅所限,本文不再展开。

参考文献

[1]董秀芳.词汇化: 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 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2.

[2]胡壮麟.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J].现代外语, 2003(3).

[3]刘丹青.话题标记走向何处?一兼谈广义历时语法化的三个领域.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4]王灿龙. 词汇化两例——兼谈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J]. 当代语言学, 2005(3).

[5]王建伟, 苗兴伟. 语法化现象的认知语用解释. 外语研究, 2001(2).

[6]王 伟.论“在”的语法化[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9).

[7]张谊生.说“X式”——兼论汉语词汇的语法化过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猜你喜欢

词汇化语法化关系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V三V四”的构式及贬义色彩形成原因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