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结合抗幽门螺杆菌三联方案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阳性腹型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分析*
2021-10-25李丹张波秦帅刘宇
李丹,张波,秦帅,刘宇
(唐山市工人医院 儿科,河北 唐山063000)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AP)是儿童常见血管炎疾病,属自限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关节炎、胃肠单反应、肾脏损伤、皮肤紫癜等。该病儿童多发,且以<6 岁居多,男孩多于女孩[1]。按照病变部位,AP 分为单纯型、腹型、肾型、关节型、混合型等,其中腹型约占儿童AP 总数的90%以上[2]。儿童腹型AP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大多有胃肠道黏膜水肿、充血甚至出血。目前临床对于儿童腹型AP 的治疗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案,以对症治疗为主,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有研究指出[3-4],腹型AP 患儿多伴有肠道菌群失衡,致使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弱,造成肠道免疫紊乱,进一步加重AP 病情。微生态制剂是活菌制剂,是利用微生态学原理,以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微生态制剂可有效调节肠道菌群,促使肠胃微生态平衡恢复,调节胃肠道功能[5]。但目前国内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儿童腹型AP 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10 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腹型AP 患儿的病历资料,探讨微生态制剂结合抗Hp 三联方案治疗儿童Hp 阳性腹型AP 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1年1月唐山工人医院接诊的110 例Hp 阳性腹型AP 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给予微生态制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 例。对照组男性30 例,女性25 例;年龄2~12 岁,平均(7.20±3.11)岁;病程1~6 d,平均(3.65±1.63)d。观察组男性29 例,女性26 例;年龄2~12 岁,平均(7.06±3.01)岁;病程1~7 d,平均(3.74±1.60)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6]中AP 诊断标准,且为腹型;②呼气实验显示Hp 阳性;③年龄<12 岁;病程<7 d;④治疗前1 个月未接受过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排除标准:①对研究药物过敏;②治疗前已接受抗生素、抗菌治疗;③合并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功能障碍;④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⑤皮肤型、肾型AP 患儿。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抗Hp 三联治疗加常规药物治疗。抗Hp 三联治疗:阿莫西林颗粒(山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829),口服,50 mg/(kg·d),3 次/d;克拉霉素胶囊(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591),口服,15 mg/(kg·d),2 次/d;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哈尔滨松鹤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247),0.6 mg/(kg·d),1 次/d。常规药物治疗:双嘧达莫、西咪替丁、抗组胺药、维生素C 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用微生态制剂,即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60010,规格:0.5 g),3 片/次,3 次/d。两组患儿治疗周期均为2 周。
1.3 评价指标
1.3.1 临床疗效及转阴率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接受C13 呼气试验,比较两组Hp 转阴率。疗效判定标准根据《儿童过敏性紫癜循证诊治建议》[7]。显效:治疗后患儿胃肠道、腹部症状基本消失,Hp 检测阴性;有效:治疗后胃肠道、腹部症状明显缓解,且Hp 检测阴性;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Hp 检测未转阴。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肠道菌群于治疗前后收集两组患儿的粪便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球菌、葡萄球菌水平。
1.3.3 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儿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室温下静置30 min,3 500 r/min 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取上清液,置于-80℃超低温冰箱中冷冻待测。采用YT6636 鲎试剂(北京伊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动态比浊法检测血清脂肪酶(LPS)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水平,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试剂盒购自北京奥维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4 Th1/Th2细胞因子血清采集同1.3.3。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h1/Th2 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γ 干扰素(IFN-γ)]水平,试剂盒购自北京奥维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5 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儿腹痛、皮疹、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疗效及转阴率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1,P=0.03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Hp 转阴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9,P=0.340)。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疗效及转阴率比较 [n=55,例(%)]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差值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肠道双歧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葡萄球菌、粪球菌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差值比较 (n=55,拷贝数/g湿便,±s)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差值比较 (n=55,拷贝数/g湿便,±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双歧杆菌0.66±0.08 1.05±0.11 21.265 0.000大肠杆菌-0.49±0.18-0.85±0.20 9.922 0.000乳酸杆菌0.15±0.09 0.77±0.16 25.047 0.000葡萄球菌-0.55±0.13-1.02±0.26 11.991 0.000粪球菌-0.26±0.10-0.73±0.18 16.928 0.000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PCT、LPS、TNF-α差值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PCT、LPS、TNF-α 的差值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PCT、LPS、TNF-α差值比较 (n=55,±s)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PCT、LPS、TNF-α差值比较 (n=55,±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PCT/(μg/L)-0.25±0.06-0.39±0.06 12.236 0.000 LPS/(EU/ml)-0.10±0.01-0.13±0.04 5.396 0.000 TNF-α/(μg/L)-4.03±1.23-5.18±1.31 4.746 0.000
2.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4差值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4 的差值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4差值比较(n=55,pg/ml,±s)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4差值比较(n=55,pg/ml,±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IFN-γ 8.04±0.37 9.43±0.60 14.624 0.000 IL-4-8.55±0.71-10.01±0.73 10.633 0.000
2.5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2,P=0.820)。见表5。
表5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 [n=55,例(%)]
3 讨论
AP 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免疫功能紊乱、感染等因素有关。近年有研究[8]指出,Hp 感染与儿童腹型AP 发病关系密切。Hp 进入机体后,寄生于胃窦、胃幽门周围的黏膜上,内含的尿素酶具有较强刺激性,可加速氧自由基的释放,促使免疫复合物生成,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9]。血管壁感染Hp 后生成大量炎症因子,血管通透性升高,损伤胃肠道黏膜,加重腹型AP 患儿的胃肠道症状[10]。因此,目前临床对AP 患儿多联合抗Hp 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风险,但部分患儿治疗效果仍欠佳,故近年来有学者将研究方向转向了微生态制剂。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前后肠道双歧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葡萄球菌、粪球菌的差值比对照组大,提示微生态制剂结合抗Hp 三联方案治疗儿童Hp 阳性腹型AP 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肠道菌群。其原因在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是由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粪肠球菌组成的复方制剂,口服后进入肠道生长、繁殖,除蜡样芽孢杆菌外,其余3 种菌群均是健康人体肠道中正常菌群,可对肠道中部分致病菌发挥抑制作用,促进肠道蠕动,调整菌群平衡[11]。蜡样芽孢杆菌可在肠道定植,降低肠道内氧气含量,可促使双歧杆菌等厌氧杆菌的生长繁殖。肠道菌群的平衡可改善肠道免疫功能的恢复,进而缓解细菌、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进而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12-13]。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差异,提示微生态制剂治疗儿童Hp 阳性腹型AP 并不会增加治疗风险,较为安全。
以往有研究[14]证实,儿童腹型AP 可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造成损伤,AP 发病时可对毛细血管、微动静脉造成损伤,致使肠道黏膜出现充血、水肿症状。因此,改善患儿肠道保护屏障功能是治疗该类疾病的关键。PCT 是细菌性感染的重要诊断指标,人体出现严重的真菌、细菌感染及脓毒症等症状时,细菌内毒素诱导PTC 水平大幅升高;从肠道释放的细胞因子也可对PCT 产生诱导作用。当机体出现炎症反应时,TNF-α 可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产生刺激作用,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产生影响。LPS 是多糖和脂质的复合物,属内毒素,可结合血管壁细胞膜,对血管的通透性产生影响[15]。当细菌死亡时,LPS 通过破坏、溶解细胞的方式脱落,同时对细胞有一定毒性作用[1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PCT、LPS、TNF-α 的差值大于对照组,提示微生态制剂结合抗Hp 三联方案可改善Hp 阳性腹型AP 患儿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其原因在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散可直接补充肠道细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对肠道中具有潜在危害的病原菌起到抑制作用,从而缓解肠道炎症反应,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17]。
AP 患儿多伴有免疫功能紊乱,B 淋巴细胞多克隆活化,促进IgA 合成,并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小血管,引发炎症反应,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Th1/Th2 失衡与AP 也具有密切关系。正常情况下,机体内Th1/Th2 细胞因子数量相对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便可使免疫功能紊乱,促进AP 的发病[18]。IFN-γ 是Th1 分泌的细胞因子,IL-4 是由Th2 分泌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4 的差值大于对照组,提示微生态制剂结合抗Hp 三联方案治疗儿童Hp 阳性腹型AP 可促进Th1/Th2 细胞平衡。其原因在于,肠道菌群失衡可直接影响患儿的免疫功能,并可增加肠道黏膜上皮通透性,食物性抗原渗透增加,过敏反应增多,AP 的发病风险也升高[19]。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有效改善肠道菌群,避免儿童食物性过敏,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免疫功能,进而促使Th1/Th2 细胞趋于平衡[20]。
综上所述,微生态制剂结合抗Hp 三联方案治疗儿童Hp 阳性腹型AP 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肠道菌群,促使Th1/Th2 细胞趋于平衡,提高肠道黏膜屏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