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多元化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中的干预效果观察

2021-10-25邓玉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7期
关键词:置换术髋关节多元化

邓玉龙

(河北省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0 引言

目前对于髋部疾病老年患者治疗效果最佳方式为髋关节置换术,然而该手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术后患者康复较慢,围术期间存在剧烈疼痛感,并且创伤较大,因此患者身心方面受到严重影响[1]。开展该手术治疗后,在医生护士指导下鼓励患者下地活动,心理方面会出现悲观、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对后期治疗效果以及康复造成影响,延长患者出院时间[2]。为了减轻患者治疗痛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予以中医多元化护理干预至关重要[3]。本研究分析探讨行髋关节置换术后予以患者中医多元化护理模式对其疼痛程度影响,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共抽取3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例,来源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获得患者完整资料后进行分析。分组方式结合实际开展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n=15,基础护理)与观察组(n=15,中医多元化护理模式),对照组含男/女病例9/6例,平均年龄(67.25±4.23)岁;观察组含男/女病例8/7例,平均年龄(67.02±4.35)岁。两组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日常生活进行干预,叮嘱患者遵医服药,增强病情变化监测力度。

观察组:(1)患者入院后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探寻潜在情志因素,掌握患者具体心理状态以及实际想法。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详细解答,从而消除患者内心不安情绪,提升患者术后护理配合度。(2)选择地龙、艾叶、红花以及透骨消等药材进行浸泡、煮沸,在患肢大腿和小腿之间局部熏蒸,当温度处于合适状态后可直接放置患肢,药包冷却后撤离。(3)一对一指导患者与家属掌握肌肉按摩方式,从跟腱至小、大腿按摩,由远心端至近心端位置实施按摩。采用按、压、点、揉等方式以补泻手法开展按摩治疗,控制按摩力度,确保患者治疗舒适度。(4)术后对患者实施腕踝针刺干预,挑选踝部下四区与下五区,对需要实施针刺治疗的皮肤行常规消毒处理,保证0.35 mm×25 mm华佗牌毫针与皮肤之间保持倾斜30°针刺,得气后根据患者感受对施针角度以及深度做出相应调整,固定毫针,留针时间4~6 h,qd,治疗3 d。(5)明确告知患者术后疼痛因素以及护理措施,促使患者内心无助感以及恐惧感消除,可利用耳穴埋豆方式缓解患者疼痛,选择皮质下、交感以及神门穴位,利用王不留行籽进行按压。倾听患者主诉,适当分散患者注意力,从而起到减轻疼痛的目的。情况允许可予以镇痛泵或者是镇痛剂,缓解患者疼痛程度。

1.3 观察指标

(1)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改善情况,采用视觉疼痛评分表(VAS)记录评估术后不同时间段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包括: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1 d与术后2 d。

(2)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变化情况,分别利用自评焦虑量表(SAS)与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分数高低与心理状态好坏保持反比关系,满分100分。

(3)干预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利用髋关节评分量表(Harris)进行评估,分值在0~100分,可分四个等级,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0~69分。

1.4 统计学方法

以Excel 2007整理数据,再导入数据至IBM SPSS 24.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改善情况

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前后6 h VAS评分对比,P>0.05;经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2 h、术后1 d与术后2 d VAS评分偏低,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改善情况(±s, 分)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改善情况(±s, 分)

组别 例数 术后6 h 术后12 h 术后1 d 术后2 d观察组 15 1.17±0.56 1.35±0.59 2.19±0.70 2.17±0.56对照组 15 1.09±0.65 1.95±0.76 3.17±0.76 2.53±0.60 t 0.361 2.415 3.673 2.171 P 0.721 0.023 0.001 0.039

2.2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

干预前,两组SAS与SDS评分相比,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s, 分)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s, 分)

组别 n SAS SD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5 56.90±4.73 37.62±4.2358.68±5.24 39.13±4.77对照组 15 57.63±5.22 45.24±3.8558.96±6.12 46.62±3.18 t 0.401 5.160 0.135 5.060 P 0.691 0.000 0.894 0.000

2.3 两组干预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n(%)]

3 讨论

疼痛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治疗方式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不必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大部分研究人员开始逐渐推行优质护理干预措施[4],分别从针灸、心理、用药等方面着手,从而缓解疼痛程度[5]。开展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最常见的现象便是疼痛,会延长患者康复时间,使其内心出现焦虑或抑郁等负面情绪,不利于后期康复[6]。以往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缺乏一定针对性,护理后患者疼痛程度以及心理方面并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因此,临床决定开展中医多元化护理干预措施,并将其应用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

中医多元化护理干预针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耳穴压豆法、腕踝针刺、穴位按摩、药物浸泡等方式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加快患者病情康复。其中腕踝针刺在镇痛方面效果显著,通过挑选对应穴位进行针刺,控制好留针时间,可显著改善患者痛阈值,同时还能消除充血或者是水肿等症状,增强镇痛效果[7]。耳穴埋豆中皮质下具有强效镇痛作用;交感能够起到活血镇痛、舒经理气功效。有效心理疏导工作,可促使患者内心焦虑或抑郁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彻底消失,确保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态度。针对性健康宣教,可让患者明确出现疼痛原因以及开展护理工作重要性,提升患者治疗配合度,拓展患者认知面[8]。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1 d与术后2 d VAS评分偏低,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

总之,针对髋关节术后疼痛疾病患者,开展中医多元化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使患者髋关节功能早日恢复正常。

猜你喜欢

置换术髋关节多元化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
多元化——写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