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天鹅咖啡馆到拉雪兹公墓

2021-10-25徐江善

国际人才交流 2021年9期
关键词:布鲁塞尔马克思

文/徐江善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

170余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中向资本主义世界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号角。

一个半世纪过去了,历史烟云,风雷激荡,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当我万里迢迢踏上欧洲大陆,寻觅那个震撼和改变了世界的共产主义“幽灵”时,历史的长廊呈现出的一幅幅画面令人感慨、令人沉思、令人警悟……

寻觅“共产主义的幽灵”

如果说柏林墙给我留下的是沉痛的记忆,当我到了布鲁塞尔著名的大广场,站在天鹅咖啡馆下时,充满心胸的却是激越的豪情。

赶到布鲁塞尔已是黄昏时分,夕阳渐渐沉没在天边暮霭中的布鲁塞尔,既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风光,更有古老建筑带来的中世纪的韵味。走进市中心的大广场,仿佛进入了几百年前欧洲的城堡。

1000年前,当我们的祖先已经创造了唐风宋韵的盛世之时,布鲁塞尔还是比利时中部的一片沼泽地,布鲁塞尔即沼泽上的住所之意。

在其后的岁月里这里由一个小小的要塞发展为村镇,而后成为城市。16世纪以来,她曾先后为西班牙、法国、奥地利、荷兰侵占。1830年比利时宣告独立,布鲁塞尔成为首都。

我们在这个城市观光,发现这是一个布局独特的城市。市区略呈五角形,以中央大街为分野。市中心的大广场最为辉煌,过去只在电影里或图片上看到过的景物,如今置身其中,深深地为欧洲人高超的建筑艺术所折服。

徐江善 著青岛出版社出版

名为大广场其实广场并不大,充其量有天安门广场的几十分之一,可四周的许多建筑令人叫绝。那些中世纪哥特式和佛兰德式的古老建筑保存完好,其中又以市政厅最为壮观。

在大广场一侧,与巍峨的市政厅相毗邻有一座五层楼建筑,这就是著名的天鹅咖啡馆了。

在大门的正上方,雕塑着一只白天鹅,她仰望云天,展开两翼,那样子随时都可能振翅高翔直上晴空。除了这只天鹅看不到任何其他标志。我想在欧洲这样普通的建筑可能会有许多,但这实在是一处值得开辟为纪念地的居所,这里曾住过两位千年伟人,这里曾诞生过改变世界政治生态的皇皇巨著。

我以自己的思维方式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抱不平,又为比利时人缺少商品意识和旅游眼光感到遗憾,在我看来这里如果开辟为纪念场所,世界各地的游人会更多。

此时,眼前的白天鹅好像舞起双翅,我的思绪也随之起舞,追寻着伟人越过了时空……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当时的共产党正如东升的朝阳充满勃勃生机,如同他所说,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了。

终生贫困的马克思,尽管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迫害,但他从不向资本主义势力屈服。《马克思恩格斯生平事业年表》记载,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频繁往返于伦敦、巴黎和布鲁塞尔之间,12月13日左右马克思从伦敦返回布鲁塞尔,12月17日恩格斯也从伦敦来到布鲁塞尔。

孕育于火热斗争生活的巨著,就诞生在这个时候。

当时,共产国际第二次大会举行,大会确立了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私有财产的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负责根据这一纲领尽快起草一份宣言。

两位伟人会聚布鲁塞尔。那时的天鹅咖啡馆楼上曾是旅馆,他们就住在这里。可以想象,多少个不眠之夜,思想的火花在这里撞击,他们时而展开热烈讨论,时而伏案疾书,时而陷入深沉的思考之中。

他们的胸中激荡着无产阶级的豪情,燃烧着对旧世界无比愤恨的怒火。国际工人运动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草稿就这样诞生了。1848年1月下旬,手稿寄往伦敦付印。

马克思曾在布鲁塞尔居住三年,在这里,他写下了著名的《哲学的贫困》,发表了《雇佣劳动》的演讲,直到1868年,他还来到这里组织国际工人协会代表大会的有关事宜。

我在天鹅咖啡馆下徘徊,极力想寻找更多与伟人有关的景物,除了那只栩栩如生的白天鹅,就是越来越沉重的夜色。其实,无论持何种信仰,都无法否认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社会价值,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便是《共产党宣言》。

小小咖啡馆连接着五洲风云,铭刻着永远难以抹去的历史记忆。

凭吊巴黎公社墙凭

到了巴黎,我便急于去看巴黎公社墙,许多同时代的人可能都像我一样,对巴黎这个国际大都市的了解,还是从巴黎公社开始的。

“文革”时期,巴黎公社这一名词绝不比当今流行歌曲界的“四大天王”的知名度逊色,那时青年人崇拜的是革命,心目中的英雄也自然是包裹着各种革命油彩的人们。

尽管那时我还在小学,对巴黎公社的原则及产生的背景还一知半解,甚至许多听不懂,但巴黎公社这四个字却深深印在脑海里,绝不会像如今问起年轻人巴黎公社在哪里时,回答是:你问的是哪个县的巴黎公社。

一天下午,老关开着车带我们去拉雪兹公墓。

汽车在巴黎的街道上穿行,一幢幢楼宇从身边闪过。

120多年前,就是在这些街巷,工人们欢呼的声浪直冲云霄,一张张兴奋的脸庞充满了喜悦。

刚刚离开布鲁塞尔的天鹅咖啡馆,《共产党宣言》提出的一些原则,就是在这个城市,被工人阶级首次付诸实现的。

布鲁塞尔天鹅咖啡馆

巴黎的无产阶级被推上统治舞台,是那个时代的产物。1870年9月,法军在普法战争中惨败,巴黎发生了推翻第二帝国的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国防政府。这时,巴黎的无产阶级为保卫祖国建立了一支30万人的国民自卫军,与国防政府相抗衡。

1871年3月18日凌晨,巴黎的工人举行大规模起义,并很快控制了巴黎全城,国防政府逃亡到凡尔赛。巴黎的革命群众通过选举于 3月28日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巴黎公社。

拉雪兹公墓那时在城郊,如今已成为城市的一个部分了。

老关显然经常带人来参观,门卫的老头见到他面带微笑,亲切问好。

这是一个占地至少几十亩的公墓,静悄悄的,没有人迹。老关告诉我们,这个看门的老头对他说,来这里参观的人不用问,就知道不是中国人,就是古巴人或者朝鲜人、越南人。

墓地很大,墓碑一个挨着一个。在这个著名的墓地里,安息着雨果、巴尔扎克、莫泊桑等闻名世界的大作家。有的只有一块石碑,这是比较简陋的,有些则十分豪华,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

这个墓地有几百年了,从石碑的铭文和照片看好多都是18、19世纪的富人或名人。在一块高大的石碑上,竟然还有一位我的中国同胞,那是一位慈祥的老者,身着中式服装,他一定是一位华人中的富商。

工人阶级夺得政权以后,公社颁布了“4·16法令”,没收了逃亡的资本家的财产,成立了工人监督委员会。

可是公社没有及时对逃到凡尔赛的敌人乘胜追击,使敌人有了喘息的机会,在国内外敌人的联合镇压下,红色政权仅仅存在了72天就失败了。

面对敌人的疯狂反扑,公社社员们进行了殊死巷战。最后一批工人从市区撤退到市郊的拉雪兹公墓与敌人浴血奋战。当工人们退到一面墙时弹尽粮绝,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老关带着我们沿着一条小路西行,穿过一座座墓地约行一两千米,走到了公墓的尽头,我们在一面墙壁下停住了。这段墙体有两米多高,墙上挂着一块长方形水泥板上面写着“悼念1871年5月21日至28日巴黎公社死难烈士”,地上放着几束鲜花,有的已经枯萎了。

巴黎拉雪兹公墓

这就是心仪已久的公社墙吗?

这就是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的纪念地吗?

如此简陋,令我有些不敢相信。这情景与我们看到的豪华墓地反差太大。离公社社员墙不远,有一个为纪念“二战”死亡者建立的墓碑,巨大的花岗岩上铭刻着漂亮的文字,宽大的墓穴上铺满了鲜花,一旁还有一些表现法西斯残暴的雕塑。

我不知道这样对待公社墙是出于什么考虑,是为了表现无产阶级的一无所有、简单朴素?还是巴黎当局不允许搞标志性建筑?在我的想象中,这里应该立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为公社流尽最后一滴血的社员名字,并有简短而深刻的墓铭志以昭示后人。

尽管心中留下种种遗憾,我与同行的柏明小姐、老共产党员孙淑英、史瑞芝还是怀着肃穆的心情站在墙前拍照留念。而同样来自中国的我的其他同胞们见如此简陋,不屑一顾地摇着头走了。有一位年轻人还丢下这样一句话:“一面破墙有什么可照的。”

我为这位同胞的无知感到羞愧。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20世纪诞生的社会主义阵营,不仅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对人类文化发展史将产生巨大影响,而社会主义政权的创始者就是巴黎公社。至于社会主义制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那是另外一个论题,即使以今天的目光来审视,巴黎公社仍有许多方面闪烁着光芒。

公社建立后,实行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为了防止政权机关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公社采取了两项有力措施:一是规定一切政权机关的官员必须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由选民监督,不称职的可以随时撤换。二是废除了官员的高薪制,规定公社官员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6000法郎,也就是相当于熟练工人的工资。这两项措施阻塞了国家机关成员钻营禄位和升官发财的途径。

公社废除了官员的经济特权,规定公社委员不得乘坐豪华的轿式马车,不得无偿居住高等房间。公社设立了一个高级核算委员会,这个委员会规定,凡犯有榨取、侵吞或盗窃财物罪行的官员和供应者一律处以死刑。

在那个时代就能有如此远见卓识,不能不令人钦佩。

欧罗巴畅想

在欧洲大陆旅行,面包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两边是一片绿色的原野,路边的风车在缓缓转动远处点缀着一间间农舍,成群的牛羊如同片片彩云,在碧绿的牧场上安然觅食……

此情此景,令我想起了中国古代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等诗人们决然不会有欧罗巴之行,但他们笔下悠然自得的田园风光与眼前的景色何其相似乃尔。

出荷兰,入德国,跨越比利时、卢森堡,抵达法兰西,半个多月来,我们的面包车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令我惊奇的是,既看不到高墙或铁丝网,更看不到荷枪实弹的大兵。边境线在哪里?国与国的边界在哪里?

有一篇介绍欧洲之行的短文,称欧洲的国家没有边界,“汽车呼啸而过”就到了另外一个国家。这话虽有些夸张但也并非捕风捉影。严格地讲,只有荷兰、德国、比利时的边境没有标志,汽车可以呼啸而过。

我们在旅行时如果不是老关提醒,真不知已经由荷兰进入德国境内了。要说区别,只是高速公路路面的颜色略有不同而已。其他国家车到边境时要求减速,每小时不能超过10公里。从法国到西班牙则还要看一看护照。

老关告诉我,20世纪90年代初期,荷、比、卢三国在卢森堡的一个叫申根的小镇签署了协议,三国之间的边境互相开放。其后,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也先后成为申根协议签字国,相互开放了边境。这就是到了这些国家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周游列国的原因。

欧洲的变化还不仅于此,欧盟15国首先在经济上取得共识,统一了货币,欧元已开始在各国流通,若干年后,本国货币将取消。经济一体化其后的目标便是政治一体化、军事一体化。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尊敬的马克思博士在那个时代所无法预料的。

这不仅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找不到,在其继承者列宁和毛泽东的书中也找不到。

从柏林墙到天鹅咖啡馆,从莱茵河畔到拉雪兹公墓,我的思绪追逐着历史长河中的束束浪花,寻求人类走向最终归宿的途径。

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从茹毛饮血向着文明社会一步一步迈进,其间,在人类留下的脚印里,充满了争斗、仇恨和杀戮。正是因为人类付出的代价太大太沉重,几千年来,人类的智者、精英们开始了苦苦的探索,试图开出解救人类的良方。

基督的一本圣经,试图使赎罪的羔羊们在天国得到永恒;把一盘散沙的阿拉伯人熔铸成一个坚强民族的穆罕默德,想以一本《古兰经》为世人导航;菩提树下的释迦牟尼,以浩繁的经典为智慧物语,欲将人们带出茫茫苦海。

在我国的春秋时代,孔子就提出了“不患寡而患不均”和“天下为公”的思想。英国人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种种罪恶,德国的闵采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也设计了“千年天国”和“太阳城”的理想社会。

进入19世纪,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空前激化,布朗基等人主张用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私有制,但他们的努力没有成功。这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提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深刻地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为现实。

“二战”以后,由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带动出一个社会主义阵营。可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国际共运严重受挫。一时间一些人忧心忡忡、困惑迷惘。

不是说资本主义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吗?不是说资本主义是垄断的、寄生的、垂死的吗?何以垂而不死?

西方一些资产阶级政治家则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里的臆想,说社会主义制度根本就不该来到人间。

在欧洲的日子里,我反复思考这些问题。马克思依然是千年伟人,他的学说依然是人类文化的极品,他为人类社会描绘的共产主义蓝图依然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本文作者系第十四届韬奋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华社记者。本文摘自《牧歌清音》,本刊发表时略有删节)

推荐阅读

宣传工作常用规范表述300例

吕飞 编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21年8月出版

本书围绕新闻报道、出版宣传工作中的表述规范问题,从时事政治、党代会和两会、经济、社会文化四个方面,系统梳理了300条规范表述。书中采用错误用法、正确用法相对照的形式,以双色标明重点,同时深入浅出的辨别分析,帮助读者理解记忆正确用法。文中配有相关背景知识链接,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案例精当,是一部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工具书,有助于广大新闻出版工作者、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宣传工作人员等厘清宣传工作中的基本常识、专业术语,做到规范表达、正确表达。

最美女子古诗词

刘海兵 编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21年3月出版

本书撷取中国历代女性古诗词中的最佳篇章,从历史、文化、人物的角度鉴赏解析,从性别角度挖掘其独特的美感和价值,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可读性。这些诗词佳作,有的已传诵千古,有的还不被人们所熟悉,它们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篇都值得我们用心品读。

猜你喜欢

布鲁塞尔马克思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布鲁塞尔大广场
马克思像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特别策划 ·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初到布鲁塞尔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