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南南合作技术转移共促绿色发展

2021-10-25付延史明威张雪晶

国际人才交流 2021年9期
关键词:南南合作南亚气候变化

文/付延 史明威 张雪晶

7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和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成立5周年贺信中强调,“中国愿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进一步释放南南合作潜力,共享发展机遇,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我国持续推进与南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科技合作,积极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推进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和技术转移四项行动。在技术转移方面,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开展技术转移网络建设,先后发起成立了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中非创新合作中心、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中亚科技合作中心、江苏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服务技术转移工作的平台机构。技术转移通过促进双、多边科技合作,深化与南方国家的交流互鉴,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提供了有效支持。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技术转移中心网络建设成熟,技术转移基础良好。

各技术转移中心通过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和产业园区等机构合作,已经初步组建了专家咨询委员会,并形成了定期举办双、多边国际技术转移论坛的机制,建设了超过30家海外分中心,全面强化了国内国际交流互通,为技术转移工作铺设了桥梁、打下了地基。

各大技术转移中心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博采众家之所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技术转移工作。从区域分布上看,技术转移中心分布在北京、深圳、上海、武汉、成都、西安、长春、福州、苏州、青岛等我国重要的创新资源集聚地区,形成了若干重点突出、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创新资源枢纽。从领域布局看,已经涵盖环境、资源、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重要领域,为全面开展技术转移南南合作夯实了基础。

技术转移中心发挥平台推介作用,开展多样化转移对接。

依托规模庞大的技术转移中心网络,各大技术转移中心踊跃开展国际技术转移项目,并取得丰硕成果。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200场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活动在国内外成功举办,累计参会人员达5万名,展示推介项目多达2万余项,成功对接并达成协议的项目超过1500项,包括中阿风光互补节水灌溉技术项目:借助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成熟对接通道,由宁夏大学向迪拜提供了100万套风光互补节水灌溉系统设备,帮助迪拜大幅提高节水农业技术水平,推动了迪拜的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国—加纳/赞比亚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南南合作项目: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通过可再生能源技术在中国和赞比亚与加纳间的转移,在增强中国南南合作技术转移能力的同时,大力提升加纳和赞比亚的电力供应水平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使用能力,在当地培育适合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市场环境,为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打下坚实基础。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为该项目点赞:“中国—加纳/赞比亚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南南合作项目,致力于通过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经验分享和技术转移,实现‘人人享有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在此,我衷心祝愿项目进展顺利,造福非洲。”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科技人文交流活动推陈出新,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崭露头角。

在积极推进技术转移项目的同时,各技术转移中心紧密围绕我国与南方国家开展技术转移需求,构建了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培养了一批高端技术转移服务专业人才。截至2020年年底,围绕实用技术、互联网、新能源等领域累计开展技术经理人、专项技术服务等培训超过200场,共有来自40余个国家近5000人次的学员参与。在“南亚青年科学家创新中国行”“印度青年科学家创新中国行”“东盟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入桂工作计划”等人才互访交流项目的激励作用下,各技术转移中心扎实开展高水平科技人文交流,已有超500位专家学者来华开展学术交流和考察,其中逾100人深度参与到联合研究以及创新合作工作中,为后续的技术转移工作积攒了大量经验。

2019年9月12日,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正式揭牌

稳步推进三方合作,授人以渔实效显著。

各技术转移中心通过引入发达国家资金,借助国际组织成熟合作渠道,成功地将我国成熟适用技术转移至南方国家,并推动技术成功落地。2019年,由中国商务部出资,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借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合作成熟渠道,在斯里兰卡、埃塞俄比亚开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受疫情影响,人才培训、装备示范等活动只能通过线上对接的形式开展,借助开发计划署在斯里兰卡和埃塞俄比亚两国办公室,切实保障了中方专家与两国间的沟通顺畅,为日后先进适用技术的落地奠定基础。在直接提供技术与设备的同时,不忘将经市场验证的优秀技能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先进经验悉数传授给埃塞俄比亚和斯里兰卡当地人民,切实做到了“授人以渔”,让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当地生根发芽。

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顶层设计日趋完善,南南气候援助机制逐步建

立。气候变化是全世界人民共同面对的重大危机,而广大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经济建设时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较为薄弱。中国积极制定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南南合作战略,加快筹建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推动实施南南合作“十百千”项目,推进清洁能源、防灾减灾、生态保护、气候适应型农业、低碳智慧型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中国为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非洲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实物和设备援助,对其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政策规划、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截至目前,我国已成功举办45期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培训班,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近2000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将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最佳实践倾囊相授,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伙伴共同应对气候风险。

资金支持源源不断,高质量保障项目落地。

我国累计已有超过10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与34个发展中国家签署了37份气候变化合作文件,向有关国家转移1万台清洁炉灶、2万套LED路灯、3.2万台节能空调、5.7万套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300万只LED灯具等,帮助南方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更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当前也在积极与加纳、老挝、柬埔寨、塞舌尔等国家磋商低碳示范区建设事宜。同时,援助资金还主要用于能源效率提升、低碳技术创新推广、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发展政策制定等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能力建设活动,切实提升受援国家的应对气候风险能力。

优质技术转移平台案例1: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

。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于2019年9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是经科学技术部批准,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组建的机构。作为落实《科技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谅解备忘录》的具体举措之一,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旨在通过搭建技术转移平台和数据库,精准对接技术需求与供给,为南南合作伙伴提供适宜的可持续发展技术解决方案;建设技术转移领域南南合作的智库,开展战略和政策研究,探索将中国发展经验和最佳实践用于解决技术合作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建立面向南方国家的技术示范与推广枢纽,与沿线国家共享中国技术创新发展经验;打造技术转移能力建设基地,组织实施各国政府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委托的技术转移和发展中国家援助项目,开展知识分享、培训交流研讨会和技术示范等能力建设活动。

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作为中国—埃塞俄比亚/斯里兰卡三方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南南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中国方面任务的组织和落实。该项目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组织开展,通过搭建中斯、中埃经验分享和学习平台,以国际合作的形式实现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助力温室气体减排,通过示范工程调整优化技术输入国当地能源结构。在斯里兰卡,通过开展沼气和太阳能的应用潜力示范,支持斯里兰卡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国家级目标;在埃塞俄比亚,通过组建南南合作以及两国政府与开发计划署合作机制,解决埃塞俄比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的挑战,提升获得清洁能源的机遇,改进能源服务,并示范强可持续性的一体化农业实践。该项目总经费为400万美元,由埃中斯三方共同出资。项目文本已在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合作高峰论坛期间签署,项目执行周期为2019—2022年。

优质技术转移平台案例2: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

2014年6月6日,在云南昆明举行的中国—南亚国家科技部长会议上,时任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提出启动中国—南亚科技伙伴计划的设想。2014年9月17日至19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正式宣布中国同南亚国家一道实施中国—南亚科技伙伴计划。在该计划框架下,中国科学技术部在中国云南省建立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希望与南亚各国建立双边层面技术转移中心,建设覆盖整个区域的中国—南亚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促进区域内创新合作。截至目前,该中心已与印度、阿富汗、孟加拉国、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共建了双边合作技术转移中心,为各国创新主体提供专业化服务。

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根据南亚国家技术发展需要,支持中国企业和机构与南亚国家合作机构在南亚国家共建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基地。近年来,云南太阳能开发利用技术走在全国前列,云南企业的太阳能提水系统和产品已进入印度、巴基斯坦市场,为当地解决饮水和农业灌溉困难提供了有效方案。2019年11月,中国—老挝太阳能科技创新与合作中心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顺利实施完成,向老挝科学技术部新能源与材料研究所正式移交。该项目在中老双方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历时两年,完成了包括平台构建、人员培训、示范项目建设等目标和任务。通过加强双方在太阳能领域的合作,推进了太阳能技术产品在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的创新合作与技术转移,提高了中国和老挝太阳能利用的总体水平,推动了中老能源结构的转型与发展。

通过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链接中国丰富的企业资源和先进适用技术信息,开展企业对接活动,促进中国与南亚各国企业洽谈合作。云南自主培育的小麦、稻谷、玉米等先进品种在孟加拉国、尼泊尔进行了试验推广,受到当地的欢迎。此外,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为技术转移合作提供相应的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培训、技术产权交易、法律事务、产业分析报告等配套服务,围绕南亚国家技术发展需要,举办先进适用技术、技术经理人和科技创新管理培训班。中国—南亚博览会及其配套举办的经贸、智库、科技等系列论坛活动,已经成为中国与南亚国家间层次最高的综合性国际展会和交流合作平台。

猜你喜欢

南南合作南亚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2007:绿色企业
《南亚》教学设计
山推成功拓宽南亚销售渠道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谷歌数据显示:美国人不懂气候变化
“9.11”事件后美国南亚政策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