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全球高端学术生态,构建“一带一路”传播体系

2021-10-24褚超孚

新阅读 2021年10期
关键词:英文版浙大期刊

褚超孚

出版是国际传播力的重要媒介,中国出版走出去,通过出版媒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特别是做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出版合作与交流,建设面向适合“一带一路”的学术话语体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推动当前中国出版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出版国际传播力建设中,学术出版是重要的板块,也是世界各国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建设“一带一路”国家学术传播体系,传播中国发展经验,学术出版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术出版成为中国出版“走出去”的主体,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回顾中国出版“走出去”二十多年的历程,学术出版和文学出版已经进入国外主流出版体系。在2020年全球出版50强中,前十强中有8家是专业出版机构和教育出版机构,其中学术出版有5家,总营收186亿美元,占十强营收总额的55%。

在学术出版“走出去”的领域中,大学出版又是主体。大学出版社面对学术出版的全球传播,特别是面对“一带一路”国家学术传播和话语体系的建设,首先要提升学术出版在全球的话语权,提升中国学术出版的全球高度,进入全球学术出版的生态体系。随着中国科学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学术出版正在改变“一带一路”国家以欧美为主体的格局。

浙江大学在学术出版走出去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从一个方面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力建设指示的重要意义。近十几年来,浙江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浙大社)依托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瞄准世界最高学术出版高度,积极构建自己的国际出版合作机制,努力实现一流大学、一流学术、一流出版。在全面融入国际一流学术出版的同时,积极与“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的学术出版合作,取得了合作出版的全面推进。

攀登世界学术出版高地,融入全球学术出版生态

与国际一流出版机构合作,出版世界一流的学术成果,是浙大社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出版社的目标追求。早在2006 年,浙大社就与施普林格出版社合作成立了国内第一个跨国科技出版基金,启动“浙大社-施普林格英文图书合作项目”,面向学术界共同组织和出版“中国科技进展丛书”,选择科学家进行英文原创,涉及各研究领域最前沿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至今,该丛书已经累计出版了100多种,被全球最大的文摘和引文数据库Scopus收录,全球下载量约100万册,累计点击量133万次。浙大社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合作出版的李兰娟院士的《感染微生态》英文版、顾健人院士的《原发性肝癌:挑战与展望》英文版、方攸同教授的《中国高铁技术:全球视野》英文版均获得了中国图书的最高奖——中国政府出版奖。

相对自然科学,社科学术类图书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发展经验有更好的话语体系。浙大社与世界重点学术机构的合作从自然科学开始,并逐步向人文社会科学延伸。在最近召开的BIBF上,浙大社和剑桥大学出版社举办了吕宗力教授的《汉代的谣言》英文版和李伯重教授的《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1820年代的长江三角洲经济》英文版新书发布会,专家认为,这是呈现一流学术和一流出版的一个很好样板。浙大社阐述中国当代经济改革转型的《中国经济转型与创新发展丛书》英文版与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合作出版,这套丛书中的《赢在转折点:中国经济大转型》获得了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的正式奖,英文版则入围了施普林格·自然2020年“中国新发展奖”。以《宋画全集》为代表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整合全球资源,打造国际艺术精品,也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作出了特别的贡献。

建设国际期刊集群,接轨期刊国际前沿

期刊国际化是中国出版的短板,中国期刊的国际逆差远超图书,这也是导致我国在全球学术出版领域一流学术、二流出版的重要因素。浙江大学从2014年起实施高水平学术期刊建设项目,成立学校期刊工作领导小组;2016年启动浙江大学学术期刊集群建设。至2021年9月,集群学术期刊数量有30种,其中英文科技刊17种,中文科技刊10种,人文社科刊3种,其中8种期刊被SCIE收录(Q1区1种,Q2区5种),4种被EI收录,5种被IM收录。

学术期刊大多采用与国际知名出版商合作出版的模式,浙大社和全球出版10强中的科技出版公司均有深度合作,合作伙伴还有牛津大学出版社、BMJ等行业翘楚。浙大社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的SCI刊《食品品质与安全研究》(FQS)获得了“2020年度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据“牛津学术”报道,FQS出版的文章在全球已被下载超过82万次。另一本与施普林格自然合作出版的《生物设计与制造》,自2018年创刊后,陆续被SCI、EI等国内外主要数据库收录,在2021年JCR分区中,已位列Q1区。此外,浙大期刊率先接轨国际数字出版技术规范,在國内注册了DOI、ORCID、CrossCheck等技术标识,为融入全球开放获取的大潮流,近年来新办刊多采用开放获取(OA)出版模式。期刊集群还拥有一支国际化的期刊编委会、审稿专家及作者队伍,海外编委比例均在50%左右,学报英文版系列的海外审稿人比例达到70%以上,海外来稿的比例约占20%以上。浙江大学期刊曾获国家出版政府奖4次,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以及卓越行动计划15刊次。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出版示范平台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和教育逐步由全盘欧美中心向中国靠近,对中国的学术和教育需求迅速增长。浙大社通过各种学术对外出版交流平台,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出版合作,形成合作的平台化、系列化。

浙大社打造的“一带一路”国际出版示范平台,依托“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浙大西部研究院、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学术机构,与中国丝绸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文博机构深入合作,规划建立了“一带一路”系列出版工程。《“一带一路”读本》出版了13个语种,获得2020年“一带一路”优秀出版案例。《“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一带一路”沿线国法律精要》《中国丝绸设计》等书出版了英文、俄文、法文、马来文、阿尔巴尼亚文等版本。

浙大社还全面推进“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浙大学术精品外译”“浙江学术外译项目”等工程,为“一带一路”国家输送了大量国内最新的社科学术成果。《良渚文明丛书(11册)》英文、德文、意大利文、阿拉伯文陆续出版,《浙江学者丝路敦煌学术书系》多次入选“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英文、德文、西班牙文、韩文、日文、俄文等版本也将相继出版。2020年浙大社12种图书获得“中华学术外译”立项,位居全国出版机构四强。《中国高铁技术》俄语版作为学习教材输出到俄罗斯联邦交通部铁路运输教育教学中心。

“一带一路”出版合作还延伸到了非洲,2020年浙大社与非洲教育出版社共同投标非洲国家喀麦隆教育部国家教材项目成功中标,两册图书首次印刷出口数量合计约50万册,成为其教育部唯一指定的国家教材,进入国民教育体系,未来可辐射周边26个法语国家。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新冠的后疫情时代。疫情虽然隔断了世界出版的直接联系,但国际出版合作却不会停止,并将形成更紧密、更频繁、更常态的合作交流体系,促进以数字出版和线上贸易为核心的全新国际合作出版新形态的成长。疫情进一步彰显中国制度的优势,中国科技经济的持续发展将有益于中国科技和文化的全球传播,有利于“一带一路”出版共同体的深入建设。

作者系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

猜你喜欢

英文版浙大期刊
浙大,你是我永恒的南极星
Jin Yong’s ZJU Years: “Wisdom is the Goal”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期刊审稿进度表
环球时报 双语新闻   Bilingual stories
环球时报 双语新闻   Bilingual stories
环球时报 双语新闻Bilingual stories
环球时报   双语新闻 Bilingual stories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