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教”改革的高职《手工编织》课程教学探讨

2021-10-24余晓华陶建勤

山东纺织经济 2021年8期
关键词:编织手工高职

余晓华,陶建勤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了职业教育的“三教”改革,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合称为“三教”改革。“三教”改革如何改?值得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师深入思考。在高职纺织课程上进行“三教”改革,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提高纺织高职教学质量根本途径。本人在实施项目化课程《手工编织》过程中进行了“三教”改革的摸索和探讨。

1 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先导,推动《手工编织》的“三教”改革

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是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1]。新理念是落实在人头上的,教师的新理念是促进其自身学习、自身提高、自身改革的源头。教师本人要自觉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入学习和贯彻“职教二十条”,敢于大胆尝试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及以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化教学;多多思考如何对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教学质量把控,以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是由新技术支撑的教学改革[1]。教师本人要自觉地学习先进手工编织技术,可通过网络、会议或与同行交流,及时了解最新流行趋势,及时了解世界先进的手工编织技术,并且要身体力行,亲身实践手工编织,融汇贯通各种流派手工编织技术,创新设计手工编织作品,大胆开拓手工编织作品应用范围;为了搞好《手工编织》项目化课程的线上教学,还要学习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如学习建设《手工编织》微信或者QQ学习群,学习采用网络课堂给学生上课,学习使用超星学习通、职教云、职教通等线上教学平台,学习和实践录制和剪辑《手工编织》的教学视频。

教师本人还要自觉地进行师德建设,把所教的学生装在心中,时时刻刻考虑如何因材施教,不以环境为转移,线上教学线下教学都要把控好教学要求、做好教学准备、组织好教学过程。如在《手工编织》课程开始前,需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视频的录播,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视频必须反复录反复改,精益求精,还要提前准备《手工编织》课程学习题库。

2 以改进和规范教法,提升《手工编织》课教学质量

2.1 规范课堂纪律,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规范性[1],为保证高职项目化课程《手工编织》线上教学的教与学的质量,课前要做大量的保质保量的规范工作。如:组建高职学生上课微信或者QQ群,告知学生提前下载学习软件,熟悉学习平台的操作方法,宣布上课和学习纪律,规范学习要求;其次组建学习小组,学生轮流做组长,让高职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管理,以期使学生明确自己要做什么?要学什么?教师课前还必须指导学生购买上课用工具和材料,可使课程学习顺利进行。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控教学节奏,对课堂进行严格的教学管理,如课前5分钟考勤,经常检查低头偷偷看手机的学生学习接受情况。

2.2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满足新形势下课堂需求

《手工编织》是一门拓展学生创业创新的选修课程,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情况,构建“创新思维为引领,因材施教存差异,心灵手巧做工匠”的教学理念。编织作品留有部分给学生设计的余地,可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对自觉性高的学生可课前学习、课中答疑,实现翻转课堂,对其他部分学生可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可一次学,可反复学。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共性问题驱动、个性问题个别指导、启发、小组探究等多种方法(见图1),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和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学生边学边做、学做一体,做一个编织小能手。

图1 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课程内容安排先从简单的不加不减针的平面钩织开始,逐步过渡到有加减针的轮状钩织,再到立体成型的筒状钩织;平面钩织开始从最简单的短针开始,再过渡到长针和以基本的针法构成的花纹图案,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进行装饰的创新设计,体现了以循序渐进、任务驱动、课程完整体系为理念序化教学内容,既开展了项目化课程,知识体系又较为完整,还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化设计教学内容(见图2)。

图2 课程学习内容框架图

2.3 “思政”进《手工编织》课堂,打造职业精神

在“职教二十条”里提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只是具备高技术高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职业精神的培养要贯穿于课程教学中,也能从根本上提高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在模块一编织准备与基本针法讲到钩针编织的起源地之一中国时,将爱国精神融入其中,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国纺织技术的历史久远,唤醒学生的民族意识。给学生欣赏带有中国风的编织作品,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讲到使用钩针时,不用当玩具,不要对着人,不要伤害自己时,着重在于提高学生安全第一的意识。

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手机套钩织时,采用锁针、短针,针法简单,但重复进行,这是学生初步学习编织,要培养学生的耐心精神,同时告知这不只是完成一件手工作品,也需精打细磨,鼓励学生多练习、编织出松紧一致的作品,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对手机套装饰和毛线颜色搭配不设硬性要求,由学生自主设计(见图3、图4、图5),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创新,大胆尝试,钩出有特色有新意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童围巾钩织时,由于围巾比较长,钩织过程需要略多时间,通过鼓励学生以及课后与学生建立交流渠道,培养学生坚持不放弃的品质。

图3 学生手机套作品1

图4 学生手机套作品2

图5 学生手机套作品3

3 不断反思,深化“三教”改革

《手工编织》课程是一门针对在编织上零基础学生开展,30个学时,要将“三教”改革深入下去,在教材的内容和形式上还要有所突破,除了采用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内容外,教材形态可考虑采用电子教材,并与线上数据课程相结合的教材体系。

教师在实施《手工编织》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与编织市场紧密结合,不断改进和完善授课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规范充实进入教材内容,因材因课采用契合的教学方法。

“三教”改革的彻底推进还要依赖于制度的保障,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线上线下教学的定期巡回不定期的线上线下听课督导,引导教师精心备课、精心组织线上线下课堂教学,实实在在地将“三教”改革的效果纳入教师学期的教学评价体系中去,可提高教师责任心,可促进教师在“三教”改革中主动承担。

猜你喜欢

编织手工高职
体验编织的乐趣
一针一线编织爱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手工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