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10-23李翠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生活质量冠心病

李翠

摘  要:目的  研究在冠心病患者中认知行为干预的价值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取山东省聊城市脑科医院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86例,将其依循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3例,实施一般化护理方式)与观察组(43例,额外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研究比对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与SF-36评分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20 d后的SDS评分、SAS评分更低,SF-36评分更高(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生活质量提高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冠心病;生活质量;认知行为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0-0078-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我国临床较为典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多发于老年人群,加之近年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此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具有难以根治、突发与发病率高等特点,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个人认知行为对于患者的影响较大,若不能及时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患者的错误认知会持续影响其心理状态与临床疗效,还会导致生存质量降低[2]。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冠心病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有相关研究指出,将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痛苦与精神压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3]。在此次试验中,对86例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展開对比和探讨,现将研究结果阐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山东省聊城市脑科医院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此次观察主体,将其通过双盲随机法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观察组中女性18例,男性25例;年龄43~68岁,平均值(55.75±4.87)岁;额外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对照组中女性19例,男性24例;年龄分44~69岁,平均值(55.79±4.89)岁,接受一般化护理干预方案。研究项目均按相关流程在伦理委员会监督下进行操作,冠心病患者或其家属签署诊疗知情同意书。对两组各项临床数据通过统计学比对,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国家相关心内科疾病诊断标准[4];②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面;③未合并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

排除标准:①有自身心脏疾病外的肝、脑、肾功能异常;②精神障碍、意识障碍者;③免疫系统障碍者;④病灶转移、器官严重损伤者。

1.3  方法

对照组(43例,实施一般化护理方式),确保环境卫生达标,给予住院指导与生活护理,保持病房舒适与安静,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惑等。观察组(43例,额外实施认知行为干预),两组均干预20 d,重要护理内容如下:①认知宣讲:护理人员需为患者介绍院区环境、指导患者测量血压与实验室检查,集合患者召开冠心病相关知识讲座,告知患者冠心病的相关情况,包括该病的病理病机、临床用药和护理对策等情况。为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尽量满足患者对周边环境的各种要求,多与患者沟通,向患者讲清各种药物的用法、用量,严密监测血压波动情况。②理性情绪干预:冠心病患者受疾病因素影响,加之对医院环境比较陌生,心理较为脆弱,容易产生烦躁、恐惧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通过调查问卷方法,评估患者的情绪与生活质量,分析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产生的因素,找出患者非理性概念,通过理性情绪干预解决患者在行为和情绪上的问题,帮助患者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解除心理负担。③饮食认知普及:不良的饮食结构是引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要秉承人文关怀理念,对患者进行综合饮食干预,帮助患者意识到饮食结构正常的重要性,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病情与健康需求,考虑患者喜好进行综合饮食处方,控制患者饮食。需要鼓励患者多食用纤维素丰富、高蛋白质食物,根据医嘱定量、定时进餐,多食水果、豆制品与各类新鲜蔬菜,保证患者饮食的平衡与全面,提升冠心病患者的免疫力。④锻炼指导:在认知行为干预中,有效的锻炼指导有利于增强患者对冠心病的防御能力。而在锻炼过程中,保持身心愉悦对负面情绪可起到疏导效果。积极乐观的精神有助于冠心病的治疗,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锻炼时,需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与行为能力等因素合理安排锻炼方式与时间。尽量选择慢跑、太极拳等非对抗性锻炼项目。

1.4  观察指标

①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干预20 d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应用20题问卷测试法,使用1~4分4级评分法,根据患者症状轻重改善,每题最高分为4分,最低分为1分,分值越高,代表抑郁、焦虑症状越严重。②使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对两组干预20 d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条目包括社会功能、心理状态、活力、身体疼痛等,条目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其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 2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 检验,若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对比

干预20 d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  两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20 d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者闭塞,会导致心肌供血持续减少,严重的甚至造成其心肌严重缺血或坏死,从而导致一系列炎性反应和血脂代谢异常等。该病虽为慢性病,但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严重者病死率较高[5]。随着病程延长,患者可出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为患者身体上带来伤害,同时影响其生存质量[6]。

由社会、心理因素等引起患者情绪波动,进而加速冠心病的病情发展。冠心病患者一般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且心情反复,容易产生烦躁、恐惧等负性情绪,个人认知行为对于患者的影响较大,若不能及时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患者的错误认知会持续影响其心理状态与临床疗效,还会造成生存质量降低。医学界倡导在治疗期間,给予认知行为干预以提高护理效果。通过认知宣讲,告知患者冠心病的相关情况,满足患者对周边环境的各种要求,评估患者的情绪与生活质量,通过理性情绪干预解决患者在行为和情绪上的问题,需要时鼓励患者充分宣泄内心负性情绪,提高心理与社会应激能力,考虑患者喜好进行综合饮食处方,控制患者饮食。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生活习惯与行为能力等因素合理安排锻炼方式与时间。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放松法与注意力分散法,保持心态平静,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提高护理质量。在此次研究中,相较于一般化护理方案,冠心病患者通过认知行为干预后的SDS、SAS评分更低,社会功能、心理状态、活力与身体疼痛等SF-36评分更高,提示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更佳,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痛苦,提高预后。

研究结果表示,认知行为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生活质量提高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将其推广普及于护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洪雁,刘小玲.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对其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0):263-264.

[2]徐凝.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0):102.

[3]季燕华.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心理和生活质量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4):541-544.

[4]何芙蓉,许勇,刘茂兰,等.PCI治疗对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6):916-919.

[5]张迪,武彩绵,王兰,等.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分析[J].贵州医药,2019,43(12):1999-2001.

[6]朱怡柯,赵楠,张洁.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2):245-246.

猜你喜欢

生活质量冠心病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对不良情绪的影响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应戒烟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