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妇产超声在绝经后阴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2021-10-23李华琼李燕
李华琼,李燕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 泸州)
0 引言
在临床妇产科中,女性在绝经之后发生阴道出血症状是比较高发的,此类疾病目前已经成为临床上的一类常见疾病,导致此病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生殖系统发生炎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1]。所以一旦发现此症状,要及时为患者实施治疗,那么要想及时治疗,就要为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本次研究就将妇产超声检测这种检测方式用于此病中的检测中,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为本院在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集到的100例病人,均为在绝经后发生阴道出血的女性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研究标本且签署同意书,在本次收集的患者中,79岁为最大的年龄,46岁为最小的年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22±3.00)岁,绝经时间范围为1-23年,平均绝经时间为(12.11±2.55)年。
1.2 检测方法
对全部患者均实施妇科超声检查,检查后记录检查的结果,全面分析患者的病理特点情况,对患者的疾病特点进行全面总结,比较检测结果。本次对患者实施妇产超声检查选择的仪器为EPIQ5超声诊断系统,探头频率设置为3.5-5.0MHz,开始进入检查程序后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进行多切面的检测(横切面和纵切面),重点监测患者的子宫与附件情况,观察病灶情况并将检查结果记录下来[2]。与此同时,要对患者的血流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观察回声特征并记录是否出现盆腔积液症状。在全部患者经过超声检查之后对病理做检测,并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19.0软件实现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果比较
将病理检查结果与超声检查结果做对比分析,见表1。
表1 病理诊断结果与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2.2 超声诊断结果
进行妇科超声检查后可知,在10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10mm,子宫内膜厚度在5-10mm的患者最多,有70例,然后剩余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5mm。经过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厚度<5mm的患者出现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炎的概率要低于子宫内膜>5mm的患者。在萎缩性子宫内膜概率发生率方面,子宫内膜厚度<5mm病人的发生概率显著比子宫内膜厚度>5mm患者的发生概率高,结果之间进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在妇科疾病的检查诊断中,超声检查方式应用范围广泛,此种检查方式为无创性的,而且没有疼痛感,漏诊率较低,可对某些妇科疾病进行初步筛查,因此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绝经后阴道出血疾病的诊断临床中应用的检测方法主要为子宫诊断性刮宫检查措施,但是此种检测方法为有创检查,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在临床中不能广泛应用[3],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应用。在临床治疗中,绝经后妇女的机体内雌激素水平会显著变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降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阴道调节功能明显下降,阴道的杀菌功能也会显著下降,所以,这个时期女性的细菌侵入感染率相对升高,很容易导致生殖系统炎症的发生[4]。
导致绝经后阴道出血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为生殖系统感染与炎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危害,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诊断此病临床中通常选取的治疗方法为子宫内膜病理活检及子宫内膜诊刮等方法,通过诊断确定阴道出血的类型,但是这种方法对患者的伤害较大[5],所以需要与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再决定是否应用。需尽早确诊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及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以获取理想的治疗效果。妇科超声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检查方法,无创伤性[6],对子宫内膜和子宫大小情况均能够明确显示出来,对于子宫内膜病变情况能够及时诊断出来,而且检查操作简单,能够进行反复操作,患者容易接受,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7]。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检查的特异度并不是很强,需辅助其他的检查方法进行检查,才能取得理想的检查效果。本研究中分析了不同子宫内膜厚度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炎概率与发生萎缩性子宫内膜概率,经过比较发现结果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将超声检查方式用于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检测中[8],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显著提升,能够对疾病进行初步筛查,避免了盲目子宫诊刮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伤害[9,10]。
总之,将妇产超声检查方法应用在绝经后阴道出血疾病的诊断中,是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的,有利于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及时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提升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