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PCT、IL-6、WBC和hs-CRP联合检测在儿童支气管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10-23张侠俞静谢军
张侠,俞静,谢军
(盱眙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盱眙)
0 引言
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的婴幼儿呼吸道疾病,它多发于2岁以下患儿,致病原因以病毒感染为主,发病率很高,发病很急且进展速度较快,可以诱发哮喘、呼吸衰竭等,严重的可威胁患儿健康安全[1],因此能够早期诊断且适当的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显得尤为重要。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 介 素-6(interleukin-6,IL-6)、超 敏C反 应 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P,hs-CRP)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是小儿支气管炎常见的炎症因子,在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5月至11月临床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的患儿112例,经过回顾性分析,分为细菌组83例,其中男54例,女29例,非细菌组29例(男22例,女7例),同时选取33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行PCT、IL-6、hs-CRP及白细胞计数检测。
1.2 方法
PCT和IL-6各抽取一管黄色促凝管,经3500r/min离心5min,分离血清,分别采用星童Pylon3D、贝克曼DXI800检测,hs-CRP和白细胞计数抽取一管EDTA-K2紫色抗凝管,分别采用国赛Aristo检测和sysmex XN-3000全血检测,试剂均采用仪器厂家配套试剂,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三 组 血 清PCT、IL-6、WBC和hs-CRP比 较 以PCT>0.06ng/ml、IL-6>6.4pg/ml、WBC>9.5×109/L和hs-CRP >5mg/L为阳 性阈值,在 细菌组中:PCT阳性率为56.63%,IL-6阳 性 率 为81.93%,hs-CRP阳 性 率 为32.53%,WBC阳性率为80.72%.在非细菌组中:PCT阳性率为3.45%,IL-6阳性率为72.41%,hs-CRP阳性率为17.24%,WBC阳性率为75.86%;且细菌组和非细菌组的hs-CRP、IL-6和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PCT、IL-6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组PCT跟正常组PCT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和非细菌组WBC水平和阳性率都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CT、IL-6、hs-CRP、WBC值及阳性情况见表1、表2。
表1 三组PCT、IL-6、hs-CRP、WBC值比较(±s)
表1 三组PCT、IL-6、hs-CRP、WBC值比较(±s)
?
表2 三组PCT、IL-6、hs-CRP、WBC阳性比较(n)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临床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发于婴幼儿群体,症状多表现为频繁咳嗽、喘憋,主要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通常累及肺泡间壁与肺泡,属于特殊性肺炎的范畴。临床对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采取抗生素治疗,但抗生素滥用会导致耐药,影响治疗效果,所以准确的诊疗方案可以诊断患儿是否存在细菌感染,从而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高患儿的诊疗效果。
PCT是一种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有研究报道,细菌毒素是导致患儿血清降钙素原释放的主要因子[2],在细菌感染和脓毒血症患者中,PCT水平明显升高,而在病毒或支气管感染时却很少升高,PCT在对炎症发生后4h开始升高,10-12h达到高峰,因此,PCT在早期感染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3].
IL-6在机体有感染或损伤时可在2h达高峰,是反应表达最快的细胞因子,因此IL-6在感染早期即可升高,说明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且其增高程度与炎性反应的程度相关,炎症反应越严重,IL-6增高程度越明显[4]。
而hs-CRP是一种在机体受到急性感染时出 现的一种急性时向反应蛋白,参与全身炎症反应[5],当患儿发生有细菌感染时,血浆hs-CRP水平会显著升高,非细菌感染时hs-CRP不升高或轻度升高。
WBC是传统诊断感染性疾病的指标,在本研究中,WBC在细菌组和非细菌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独使用 WBC 进行评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6],因其具有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检测费用低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本研究中,细菌组PCT和、IL-6、阳性率和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非细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非细菌组中PCT跟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BC在细菌组和非细菌组中都具有较高的阳性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CRP有较高的特异性,但其阳性率不高,综上所述,PCT、IL-6、hs-CRP和WBC联合检测在小儿支气管炎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在早期诊断是否细菌感染,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