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超声穴位导入法联合常规止呕治疗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2021-10-23梁梅兴徐小青杨丽李本珊
梁梅兴 徐小青 杨丽 李本珊
(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江门 529000)
化疗是临床治疗肿瘤患者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化疗过程中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1],影响化疗进程,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大大打击患者治疗信心[2]。生姜超声穴位导入法是采用新鲜的生姜制成姜茸,取内关、中脘两个穴位,将姜茸置于超声电导仪治疗头内,通过超声经皮导入药物治疗,借此方法可减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症状,改善患者食欲。中药超声导入是超声理疗、中医针灸及中药外敷治疗的结合,实现了理疗穴位化、针灸理疗化、中药外治化[3]。本研究探讨常规止呕加用生姜超声穴位导入防治CINV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8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化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42~82岁,平均(64.42±4.96)岁;疾病分类:淋巴瘤8例,乳腺癌23例,肺癌17例,其他2例。治疗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40~84岁,平均(63.26±4.35)岁;疾病分类:淋巴瘤10例,乳腺癌22例,肺癌17例,其他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年龄18~70岁,意识清楚,能配合采集临床资料者;(2)心、肝、肾功能基本正常;(3)无预期性呕吐(预期性呕吐指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在抗肿瘤药物应用之前即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4)依从性好,可随访;(5)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过敏体质或对姜过敏者;(2)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3)胃肠道梗阻,肿瘤本身或严重并发症等原因引起的非CINV患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止吐方案。化疗前0.5 h予5-HT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或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进行常规止吐。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姜超声穴位导入治疗。(1)仪器:NAVA-01TD型超声电导仪(北京诺亚同舟技术有限公司制造)功率3 mW,电导频率2 000 Hz,超导频率1 mHz,峰值电压45 V。(2)药物:采用新鲜的生姜去泥洗干净,不去姜皮。用搅拌机将生姜打碎成姜茸,现制现用。使用前用微波炉加温至40℃左右,温度以人体皮肤适宜为准。(3)穴位及定位: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三横指),在两条筋之间;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当脐中上4寸)。(4)操作方法:将附有姜茸的电极贴片装入仪器治疗头内,予温水清洁穴位皮肤后,治疗头粘贴固定在内关、中脘穴上,用弹力绷带加以固定。按开始键启动治疗,治疗结束后移去超声电导仪治疗头,将姜茸贴片保留穴位上20 min,维持药物的自然渗透。治疗时注意询问患者的感受和观察病情变化。每次治疗操作15 min,每日1次。在化疗前1天开始至化疗后5 d结束。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比较两组恶心呕吐程度、食欲分级以及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患者开始出现CINV时记录治疗干预前数据,化疗后5 d记录干预后数据。恶心呕吐程度采用WHO制定的化疗毒性反应分级标准[4]进行评定:0度,无恶心,无呕吐;Ⅰ级,有轻度恶心,不影响进食及日常生活,呕吐1~2次/d;Ⅱ级,中度恶心,影响日常生活,呕吐3~5次/d;Ⅲ级,重度恶心,呕吐>5次;Ⅳ级:难控制的呕吐。食欲分级分为:0级,无食欲无下降,正常进食;Ⅰ级(轻度),食欲稍下降,进食半流;Ⅱ级(中度),食欲明显下降,只能进食流质;Ⅲ级(重度),食欲完全丧失,一点也不能进食。生活质量采用Karnofsky评分(KPS)进行评定,(于化疗前1 d和化疗第5天各评估1次)。KPS评分见表1。
表1 KPS评分表(分)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程度比较两组干预前恶心呕吐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恶心呕吐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恶心呕吐程度比较[例(%)]
2.2 两组食欲分级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食欲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食欲分级均较干预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食欲分级比较[例(%)]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1天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5 d两组KPS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KPS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KP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化疗前1 d 化疗后5 d观察组对照组50 50 t P 84.87±5.32 83.27±5.64 1.130 0.263 73.27±5.49 78.34±6.05 3.305 0.002
3 讨论
化疗是临床治疗肿瘤患者的一种手段,但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对患者的情感、社会和体力功能都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治疗的依从性,并可能造成代谢紊乱、营养失调、体重减轻,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感,严重时不得不终止抗肿瘤治疗。因此,合理、有效地防治CINV,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医学中,研究认为CINV发生机制与化疗药物刺激胃肠道,导致嗜铬细胞释放神经递质;化疗药物及代谢物刺激化学感受器和感觉、精神因子刺激大脑皮质通路有关[5]。对于CINV的防治,主要是以各类受体拮抗剂为基础进行联合用药[6]。针对高度和中度致吐化疗药物推荐5-HT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和NK-1受体拮抗剂;低度致吐药物则推荐5-HT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或多巴胺受体拮抗剂[1]。但是目前呕吐的最后通路还未被证实,因此尚没有一种单药能够在不同的化疗阶段提供完全的保护[5]。
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内治法及外治法在防治CINV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疗效。中医理论认为,化疗药物是一种外来毒邪,耗伤人体的正气,扰乱人体的气血,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使之升降失调,脾气不升则运化不及,胃气不降则上逆作呕,从而导致恶心呕吐的发生。CINV当属中医学“纳呆,呕吐”范畴,治疗及护理当以健脾益气、和胃降逆为主[7]。生姜超声穴位导入法是对针灸进行改进,将穴位刺激和超声电导治疗结合,通过对穴位进行持续有节律的刺激,来改善组织微循环,提高组织细胞供氧及能量和物质代谢,进而发挥预防恶心呕吐作用的治疗方法。生姜一味药在《伤寒论》方中的主要作用为:调和营卫,发散风寒,温中止呕,宣散水气,宣通阳气。张仲景多用生姜、吴茱萸、半夏之药合用,以达到温中除寒,降逆止呕的目的[8]。穴位贴敷药物可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从而调理气血,促使脏腑功能恢复。内关穴系厥阴心包经的络穴,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具有安神宁心、和中降逆、宽胸理气等功能。中脘位于任脉,为胃之募穴,可疏通气机,有调节脾胃升降功能的作用。本研究选取内关穴及中脘穴,具有调理脾胃、疏通经络、降逆止呕的作用,内关、中脘穴中药贴敷能达到宽胸理气、降逆止吐的目的[9]。中药超声穴位导入是超声理疗、中医针灸及中药外敷治疗的结合,实现了理疗穴位化、针灸理疗化、中药外治化[3]。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前恶心呕吐程度及食欲级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恶心呕吐程度、食欲分级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生姜超声穴位导入法联合常规止吐治疗可有效减轻CINV发生程度,改善患者食欲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生姜超声穴位导入法联合常规止吐治疗可有效减轻CINV发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