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病患康复护理的相关实施效果
2021-10-23王彦威
王彦威
(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髌骨骨折为常见临床骨折类型,因此种骨折方式损伤严重,且突然发生,很容易使患者心理与生理方面受损,直接影响了患者工作与生活质量,为此,很多髌骨骨折患者会在入院接受治疗后产生程度不同的情绪,心理状态不理想[1]。加之髌骨骨折的创面大,在治疗期间增加了患者的疼痛感,不利于后期康复,甚至会影响其住院舒适程度。为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高度重视髌骨骨折患者住院舒适度的提升[2]。基于此,文章将髌骨骨折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康复护理在其中的实施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100例,利用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36.93±5.54)岁;观察组患者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36.75±5.62)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方面数据经比较未见差异,视为可比。
2 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即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监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落实饮食干预与用药护理等工作[3]。观察组应用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常规护理方法同对照组,以此为基础加行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干预。骨折与手术均会引起疼痛,所以有很多患者会产生焦虑或者是急躁等多种负性心理状态,对其临床治疗与恢复的信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护理工作人员就要向患者阐述早期功能锻炼的作用,尤其是在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的必要性。与此同时,还应当耐心讲解长时间制动容易引发的并发症。另外,要告之其在术后2天疼痛感会自行缓解并消失,恐惧感也得以消除[4]。通过按摩患肢周边的组织,能够使患者的疼痛感得到缓解,不断增强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自信心。护理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年龄、承受能力和病情等,对康复护理计划进行制定,并且积极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其中,能够熟练了解康复流程,以免出现不良心理状态[5]。(2)初期康复措施。在术后7天之内,将患者的患肢抬高并且抵达心脏水平面15-20cm的位置。在麻醉药效消失以后,患者需接受踝趾关节趾屈以及背伸的锻炼。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的第2天,患者在护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参加股四头肌的舒缩联系,避免其出现粘连、伸膝无力以及萎缩等情况的发生。要叮嘱患者呈仰卧体位,保证足间向上且腿部的肌肉要绷紧,在帮助下抬高并且直腿,确保足跟和床面的距离在20mm[6]。随后,在保护条件下,患者可量肢体逐渐向下并且放平,每天3次,每次时间为半小时。在手术之后的第3天,患者要借助连续性被动活动机完成被动锻炼。通常,从30°开始,每天可增加5°,每天进行2次锻炼,每次的时间控制在40分钟。在此基础上,要将髋关节与踝关节主动性运动以及直腿抬高练习等内容加入到康复锻炼中。(3)中期康复措施。在手术治疗后的2-3周,应护理工作人员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给予患者必要鼓励,使其能够下地站立步行,并接受屈膝关节的锻炼[7]。在锻炼的过程中,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始终在现场保护并进行必要地指导。患者可以坐在床边,健侧肢体着地,随后被动屈膝患肢,确保其小腿悬吊于床边,并在患者适应以后下地。在着地以后,足一定要放平且均衡用力,负重行走要由轻至重。在膝关节活动的时候,患者需要将两手扶住床沿,而膝关节屈曲的度数应控制在60°-90°之间。如果患者年龄大且体弱,则要扶拐步行,并且逐渐开始屈膝训练。(4)出院指导。应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必要地指导,使其能够熟练掌握锻炼的方法。与此同时,要告知患者锻炼期间有家属协助,以确保康复锻炼更加安全。另外,对患者进行叮嘱,应继续接受肌力和膝关节活动训练。一般情况下,手术以后的4-6周属于骨折愈合时期,而手术以后的6-8周患者即可接受X线复查,若骨痂相对明显,即可弃拐行走[8]。但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的活动量应尽量保证不疼痛。
3 评价指标:对观察组、对照组髌骨功能恢复效果这一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其中,髌骨功能恢复效果的评价标准含括优、良、差3部分。优,即患者接受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且能够伸直,屈膝的角度超过120°,疼痛感消失。良,即患者接受治疗后膝关节能够完全伸直,且屈膝的角度在90°-120°之间,但偶尔会出现疼痛感。差,即患者接受治疗后膝关节的活动受到限制,屈膝的角度<60°,疼痛感持续性明显。髌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优率与良率总和。
4 统计学分析:对于2组髌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展开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髌骨功能恢复效果)选择使用(n,%)的形式加以表示,行x2检验,结果P<0.05,即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存在。
5 结果:观察组髌骨功能恢复优良率比对照组高,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髌骨功能恢复效果对比(n,%)
讨 论
康复护理能够根据功能障碍性疾病加以预防与处理,在骨科手术以后的应用十分常见。康复护理的有效性关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只有积极开展康复护理,才能够确保手术治疗效果的不断增强。
骨折的伤痛感十分明显,而且强烈伤痛感会使大部分患者对术后康复训练产生抗拒感。一般情况下,髌骨骨折患者接受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应以心理和身体两方面为出发点[9]。只有在心理层面正确认知疾病,才能够使患者更积极地配合。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阶段的康复锻炼,侧重点也不同。其中,初期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就是使肿胀感消除,加快静脉回流,使患者的疼痛感得以缓解,而且能够对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发生加以预防。在此基础上,应积极参与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性训练,进而扩张微循环血管,并对肌肉萎缩加以防范,进一步增强肌肉力量,使组织的水肿与关节积液程度得到缓解,保证骨折端能够对位对线。另外,规律性运动能够使血运速度加快,使软骨营养补给不断增强,确保骨质代谢的平衡性,改善骨支撑力与承重力,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在康复阶段,患者一定要量力而行,将主动训练作为康复训练重点,而被动训练则需发挥辅助作用,活动量可从少到多,实际的活动幅度也能够从小到大,坚决不允许操之过急[10]。落实康复护理期间,护理工作人员也要结合所掌握的功能康复知识,参考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指导措施。另外,在锻炼期间,还需要给予患者必要的关心与理解,使其参与康复锻炼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强调康复锻炼重要作用,鼓励患者坚持。患者在出院的时候,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再次指导并叮嘱,保证患者注意饮食与心情,每天坚持锻炼,并定期接受复查。在以上研究中,观察组应用常规护理+康复护理,髌骨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由此证实,髌骨骨折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积极接受常规护理与康复护理,能够使其髌骨功能尽快恢复,改善其预后效果,不断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推广可行性显著。
总体来讲,康复护理工作的开展,将患者作为工作核心,属于现代护理工作的重要项目。而髌骨骨折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不仅要接受常规性护理,同样需要联合康复护理,在获得综合护理的基础上,即可使其髌骨关节功能显著改善,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度,不断增强预后效果,进一步推动髌骨骨折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由于此次研究对象规模有限,且研究时间不长,所以研究成果的代表性不明显。为此,在后期研究中,有必要扩大研究样本规模,延长研究时间,以不断丰富临床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