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内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的思考
2021-10-22袁秀行
袁秀行
摘要: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功能,是为社会各经济主体提供营运资金支持的重要基础。国内商业银行运用信用贷款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强资金利用率和流转率,同时也为社会经济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积极驱动力。
关键词:国内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信贷风险;监督控制
商业银行在提供信贷服务时,也要重视贷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過加强对国内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的思考来增强其整体信贷服务能力。文章通过对贷后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对策,采取树立良好理念、健全贷后制度以及保障执行能力等具体措施,以构建并完善商业银行的贷后管理途径。
一、国内商业银行贷后管理问题
(一)观念错误
信贷服务作为一种信用服务形式,其核心是基于信用保障来完成资金供给和回收。这种信贷模式的商业银行服务体系,由于客群的差异,不可避免会出现信用贷款业务上的差异。在国内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就要做好全过程性的管理,避免任何环节出现疏漏,造成资金信贷风险性的问题。在整个信贷流程中涉及最初对客户的信贷授信、抵质押物的评估、风险等级评价和风险分类,再到贷款发放、贷后资金使用的监测,后期的风险预警处置、贷后风险分类和抵质押物重估,到最后的贷款本息收回,一系列的工作内容繁琐又量大,给银行人员带来不少的管理压力。在金融体系改革中,由于受到传统信贷理念的影响,很多商业银行并未去研究探讨新时期的贷后管理方法和理念,仍然沿用着过去的理念,重视贷款业务却忽视贷后管理,造成不良贷款数额激增等严重影响到商业银行正常运行的情况出现。其实,不良贷款的预防控制与贷后管理密不可分,不良贷款的预防控制是贷后管理的核心内容。国内商业银行之所以“重贷轻管”,主要是对营运利益的过度追求及对风险成本的忽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使得很多商业银行为了占有更大比例的市场份额,将信用贷款业务作为抢占市场的先机,利用信贷来吸引客户,目前信贷业务的存量和增量都在商业银行金融服务项目当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很多银行平均信贷存增量的比例可以达到10:1至10:2之间。与此同时,与信贷业务量剧增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商业银行在贷后管理方面并未明显地增加投入,这就造成了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机制和资源方面在贷后管理上的捉襟见肘,难以全面有效地满足信用贷款后续的管理需求。
(二)制度落后
国内商业银行信用贷款业务的落实需要有制度作为保障。在现有的商业银行贷款服务运营过程中,很多制度都是在早期金融体制改革时期制定的,制度方面无论是从内容角度看,还是从时间角度看都较为滞后。与现代国内商业银行信用贷款的实际情况有些难以适用。贷后管理制度当中,缺乏针对现有信贷服务应当执行的授信流程与机制,信用贷款风险预警,授信审批规范以及信用贷款报告等内容,虽然在贷后管理制度中提到了相关内容,但说明不细致,对贷后管理执行的支持力度不足。国内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制度的落后,还大大阻碍了现代商业银行信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制度上在信贷审批和数据分析设计的缺陷,造成了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中无法及时有效地辨别隐含的授信风险,继而不良贷款比例有所上升。在制度中对于信贷风险的预警指标表述不够明确,使得各个商业银行都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执行,导致贷后管理实施结果不一致,甚至是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给国家开展系统性和规范性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造成了较大困扰。
(三)机制不严
国内商业银行在贷后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机制不严的问题。商业银行在履行信用贷款管理职责时,很多管理环节都存在着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管不严格等情况。信用贷款服务属于一种持续性的监督管理业务,从贷款申请到审批,从贷款发放到监督,都需要在严格有效的机制下执行,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贷款资金的使用符合规范以及贷款资金的安全性等。但在机制不严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就难以实现实效性。机制不严造成了商业银行对信用贷款监督和控制能力的减弱,当信用贷款申请人未按照约定使用贷款时,商业银行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得相应的信息,使得贷款的实际使用用途与申请资料不符,造成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与国家要求不一致的问题,这不仅降低了资金利用效果,也容易出现资金风险。贷后管理还需要对贷款申请方的信用等级定期测评并实地考察,如果机制不严就会出现信用等级与实际不一致的情况,导致贷后监管流于表面化,不能真正地起到监督和风险防控的作用。缺乏严格的贷后管理机制,在商业银行内部容易形成一种资金一旦贷出就算信贷任务完成的畸形状态,不仅贷款申请人的风险预警信号无法及时化解,同时抵押品无法被有效监管,抵押品变现能力下降或被抵押人不合理使用或存在权属争议,最终受到损失的还是商业银行。
二、国内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对策
(一)树立良好理念
商业银行在被赋予社会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树立审慎稳健的经营理念,摒弃各类短期行为和粗放管理,并充分认识到现代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对商业银行贷后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商业银行应当真正接纳贷后管理成为信贷业务流程的一部分,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要对贷款与贷后管理的重要性重新进行认知,将二者放在同等位置上进行全面关注。贷后管理的实效性,对于商业银行更好地开展信用贷款业务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做好贷后管理,才能够保证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收益的全面有效实现。在科学的贷后管理思想中,基于现代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和市场竞争趋势,在建立便捷、完善的风险控制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优化风险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建立针对贷后管控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数据库,形成风险指标体系。在占据信贷业务市场时,要注重观念上的转变,以优质的信贷服务来替代传统的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粗放模式。通过对信贷申请者的经营和消费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动态分析,挖掘出客户的其他潜在金融需求,这样既提高了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同时也能提高客户的黏性。在贷后管理中,从贷款申请资料审查开始一直到贷款如期归还本息的整个流程渠道,都应建立起良好的管理措施,并形成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使纳入管理体系的每个信贷业务环节在实践中都能符合安全性、高效性等要求。贷后管理应紧紧围绕整个信贷流程活动而展开,与贷前贷中管理前后照应,有理有据可依,形成一个闭合的高效统一规范的风险管控整体。贷后管理的落实上,可以通过建立专业化的业务团队,将每一个贷款业务作为一个项目实施具体的操作和监督。对贷后管理工作岗位进行具体细分和协调,并加强与客户的联系以获得充分的反馈和追踪信息,既强化贷后管理与信贷业务的关联性,又充分掌握了信贷管理信息,并为信贷风险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