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毒性脑炎伴吞咽障碍患儿间歇经口胃管管饲的护理效果

2021-10-22黄娇妙滕高菁滕金英黄莹莹刘杨

今日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管管经口吸入性

黄娇妙 滕高菁 滕金英 黄莹莹 刘杨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广西 南宁,530021)

在临床医学中,小儿病毒性脑炎系婴幼儿高发疾病之一,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治疗不当可能会引起患儿脑部神经功能损伤,进而可影响患儿的肢体运动、语言及智力水平,其中吞咽障碍是小儿病毒性脑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主要临床表现为摄食困难、咀嚼动作不协调、构音障碍、流涎及饮水呛咳等,如吞咽功能障碍持续得不到缓解.则可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反复呼吸道感染、吸人性肺炎和误吸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儿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2]。有研究[3]提出,间歇管饲是指不将导管留置于胃内,仅在需要补充营养时,将导管经口或鼻插入食管或胃内,进食结束后即拔除;将间歇置管注食的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中;长期留置胃管管饲可影响自主吞咽功能,且长时间留置胃管可使消化道生理环境发生改变,减弱吞咽反射。目前未有临床研究儿童间歇胃管管饲的报道,此研究为探讨病毒性脑炎伴吞咽障碍患儿间歇经口胃管管饲的护理效果,现将护理流程和结果进行以下表述。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病毒性脑炎伴吞咽障碍的住院患儿66 例,纳入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病毒性脑炎伴吞咽障碍的诊断标准[4];经临床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查、临床特征明确诊断;意识清晰、生命体征平稳、患儿病情稳定,GUSS 评分在0-9 分,遵医嘱间歇经口胃管管饲。排除标准:临床资料缺失、中途根个人原因退出者、病情恶化,无法继续接受观察者、病情危重,伴有意识模糊、理解障碍者、严重的肺部、肾脏、心脑等基础性病变、既往吞咽障碍病史。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3 例)与观察组(33 例)。观察组男20 例,女13 例,年龄1-4 岁,平均年龄(2.1±0.4)岁;对照组男21 例,女12 例,年龄1-4 岁,平均年龄(2.2±0.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①对照组患儿行长期留置鼻胃管鼻饲法,使用适应型号胃管经鼻腔插入至胃内,长期留置。患儿取头高脚低位、半坐卧位、坐位,对无法坐起者可抬高床头30°,将胃管润滑后经鼻腔送入鼻咽部后嘱患儿做吞咽动作,同时随患者吞咽将胃管送入至胃内,插入深度为鼻尖-耳垂-剑突与脐部连线中点[7]。喂食前抽取其胃液判断有无胃潴留情况及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进食后应用微量温开水对胃管进行冲洗,管饲后不拔出胃管,长期留置,保持体位30min 左右。②观察组患儿行间歇经口胃管管饲,遵医嘱根据患儿身高、体重、年龄、活动度等确定患儿每天管饲频率,喂食后拔出胃管。为患儿或家属解释插管的目的与方法,指导正确配合方法,患儿取头高脚低位、半坐卧位、坐位,对无法坐起者可抬高床头30°,一手托住胃管尾端,另一只手持前端,前端润湿后,指导患儿张口,并沿着口腔麻痹侧或吞咽瘫痪侧朝着咽后壁将胃管推进[8],若出现明显的呛咳反应,应即刻暂停,并拔出胃管,稍做休息后再重新操作,若患者无呛咳、呼吸平稳,推至鼻尖-耳垂-剑突与脐部连线中点后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遵医嘱予喂食量,温度38~40℃为宜,缓慢推注,可采用注食泵及重力喂养;注食泵可匀速推注食物,重力喂养是指奶液依靠本身重量,通过重力的作用使奶液通过胃管均匀缓慢的流入胃内,注射器乳头至新生儿口边的垂直距离为15~20cm[9],两者均有效控制奶液进入胃内的速度,且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可避免急性胃扩张引起呕吐。喂食完毕,反折胃管,拔管前指导患儿深呼吸,呼气末迅速将胃管拔出,保持体位30min 左右。胃管、50ML 注射器或者灌注器、10ML 注射器等每天更换一次。两组均予以康复治疗措施:进行饭前操具体操作为:端坐,尽量保持上身直立,将手置于腿部,进行3-5 次深吸气、深呼气,分别向左侧及右侧3-5 次转头,3-5 次摇头,耸肩后放松3-5 次,分别向左侧、右侧倾斜15-30°3-5 次,在进行各项动作时需轻柔。同时进行舌运动、颌运动、唇运动等口腔附近肌肉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分析两组患儿GUSS 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分、住院时间。分析两组吞咽障碍恢复临床效果;分析两组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胃粘膜出血发生率。

1.4 评估标准GUSS 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内容包括初步检查/间接吞咽测试(5 分)、直接吞咽测试(20 分):包括糊状食物、液体食物、固体食物;评估项目包括吞咽、咳嗽、流口水、声音改变。评估标准:GUSS 量表评分20 分:成功吞咽糊状、液体和固体食物,轻微的或无吞咽困难,吸入性肺炎的可能性最小;15-19 分:成功吞咽糊状和液态食物,但不能成功吞咽固态食物;轻微吞咽困难,有很小的吸入性肺炎的风险。10-14 分:吞咽糊状食物成功,但无法吞咽液态和固体食物,有些吞咽困难,有吸入性肺炎的可能。0-9 分:初步调查不成功或不能吞咽糊状食物,严重吞咽困难,有较高的吸入性肺炎的风险。临床效果评估:显效:GUSS 吞咽功能评估量表>15 分;临床症状消失,未发生吸入性肺炎、胃粘膜出血、营养不良等不良反应。有效:临床症状稍有缓解,GUSS 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分10-14 分;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GUSS 吞咽功能量表评分<10 分。临床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的百分比之和[5]。

1.5 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传输至SPSS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为卡方检验,[n(%)]表示,计量资料为t 检验,()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2 两组吞咽功能障碍临床效果分析观察组的吞咽功能临床有效率为97.0%,对照组为7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吞咽功能障碍临床效果分析[n(%)]

2.2 两组住院时间、GUSS 量表评分分析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USS 量表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住院时间、GUSS 量表评分分析()

表2 两组住院时间、GUSS 量表评分分析()

2.3 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观察组发生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消化道黏膜出血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n(%)]

3.讨论

本研究发现间歇经口胃管管饲可减低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和消化道黏膜出血的发生。吞咽障碍指的是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导致患儿在吞咽过程中发生咽下困难的问题,从而严重的威胁了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6]。因此,积极改善患儿吞咽功能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间歇经口胃管管饲可有效避免多种并发症,更符合人体规律[7],该技术可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摄取足够食物,有效保证患者的营养代谢及水平需求,利于减少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避免反流及胃出血,提高舒适度[8],有研究指出,间歇置管管饲技术在改善病毒性脑炎伴吞咽障碍吞咽功能的同时,还可加快患儿的自主饮食,改善心理状态。此外,该营养支持技术仅需在进食时间内插管,进食后拔除胃管,利于减少对胃黏膜产生的刺激,缓解胃不适感,利于营养的吸收,对日常生活及康复训练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病毒性脑炎伴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间歇经口胃管管饲技术进行营养支持,可有效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提高康复疗效。

猜你喜欢

管管经口吸入性
经口内镜联合颈外超声穿刺注水定位成功取出颈深部异物1例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禁止“话语歪风”——管管那些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
手抓饭,真的大丈夫?
整体式主动止水最终接头技术及其与沉管管节的一体化
经口不切开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小儿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护理干预对 ICU 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影响
玻璃钢夹砂管管土摩擦系数室内模型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