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2021-10-22凌光艳

今日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穴位神经功能常规

凌光艳

(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广西 防城港,538021)

急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症,主要指脑局部组织的急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神经功能损害的脑血管疾病[1]。由于发病后,多数患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半身不遂、口角歪斜、失语等,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研究指出,在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中,采取积极、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改善急救效果及预后具有正性作用[2]。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并根据辩证施护原则建立的一种护理模式,目前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3]。为进一步探究该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急救中的效果,本文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患者抽签分组,包括常规组100 例,中医组100 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均符合我国2018年版指南中关于急性脑卒中诊断[4];CT 或MRI 显示有梗死或出血病灶;年龄55~79 岁;无针灸禁忌证;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过敏体质者;患血液系统疾病;合并严重的器官功能损害。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n=100,()]

表1 一般资料[n=100,()]

1.2 方法常规组:常规急救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生命体征;配合医师完成急救护理操作,包括给氧、建立静脉通道、抽血化验、完善相关检查等,积极做好对症处理。中医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分诊护士对疑似患者立即开启绿色通道,将患者送至急救抢救室,同时完成FAST 评估、GCS 评估、意识状态评估、询问发病时间及最后正常时间,与抢救室医生护士做好交接;抢救班护士立即完成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心电监护、心电图采集、血糖检测、开通静脉通道、血液标本采集等操作;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对光反射等情况,必要时遵医嘱予头颅CT 或MRI 检查,同时根据辩证施护原则采取中医特色护理技术:(1)高热。采用按、揉等手法对患者合谷、曲池等穴位进穴位按摩,每穴2min,隔4h按摩1 次。(2)眩晕。①穴位按摩:取穴:太阳、百会、风池等。取上述穴位进行穴位按摩,30min/次,2 次/d。②穴位贴敷:取吴茱萸研制成粉,加入白醋搅拌成糊状,均匀涂抹于敷贴上对患者双足涌泉穴进行穴位贴敷6~8h,1 次/d。(3)半身不遂。①穴位按摩:上肢取曲池、肩髃、合谷等穴位,下肢取阳陵泉、委中、足三里等穴位,采取点、揉等手法对患者进行穴位按摩,20min/次,1 次/d。②艾灸:患肢取穴与上述本身不遂穴位按摩一致。针刺得气后留针,于针尾放置点燃的艾条,30min/次,1 次/d。及时追踪检验及检查结果,做好转运准备。

1.3 观察指标以时间指标、于护理前(就诊时)、护理后(转运前)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变化情况完成对护理效果的评价。(1)时间指标:主要从确诊时间、急救时间两个方面进行评价;(2)神经功能:采用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估,总分0~42 分,评分0~1 分:正常;评分2~4 分:轻度卒中;评分5~15 分:中度卒中;评分16~20 分:中重度卒中;评分21~42 分:重度卒中;(3)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进行评估,包含50 个条目,每个条目0~2 分,肢体运动功能与分值成正比[5]。

1.4 统计学处理以SPSS21.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时间指标的比较两组确诊时间、急救时间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时间指标的比较[n=100,(),min]

表2 时间指标的比较[n=100,(),min]

2.2 NIHSS 评分的比较护理后,中医组NIHSS 评分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降低程度大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NIHSS 评分的比较[n=100,(),分]

表3 NIHSS 评分的比较[n=100,(),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对比,*P<0.05。

2.3 FMA 评分的比较护理后,中医组FMA 评分较护理前升高(P<0.05),且升高程度大于常规组(P<0.05),见表4。

表4 FMA 评分的比较[n=100,(),分]

表4 FMA 评分的比较[n=100,(),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对比,*P<0.05。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上逐渐建立起一套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化护理模式,并逐渐加强对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中医认为急性脑卒中属“中风”范畴,由于内里受损,并受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加之饮食不节、情志不调等,导致经络阻滞不通、气血失调,筋脉失养,痰湿上扰清窍而发病。鉴于此,本研究对部分患者在急救中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取得良好的救治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中医组NIHSS 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低于同时期的常规组,提示中医特色护理能够减轻神经功能的损伤。在中医特色护理中,主要是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针对高热者采取合谷、曲池等穴位按摩,能够对穴位产生相应的刺激而调节体温控制中枢而达到降温的目的;针对眩晕、半身不遂者通过穴位按摩发挥疏经通络、活血化瘀之功,从而利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6-7]。艾灸通过针刺作用于特定穴位,并借助热力作用于皮肤腠理而发挥行气止痛、疏经通络等功效;穴位贴敷中的吴茱萸粉主治厥阴头痛,有散寒止痛的功效,并通过作用于特定的穴位而对对穴位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激发经络之气,促使药物经皮肤直接渗入机体,有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直接到达病所,强化药效,发挥更强的治疗效果[8-9]。通过上述一系列的中医特色护理,能够对特定的穴位产生刺激而降低神经细胞的损伤,并促进神经元的再生,进入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提升。结果显示护理后,中医组FMA 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高于同时期的常规组,提示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张莹[10]等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中医组NIHSS 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低于同时期的常规组,进一步证实中医特色护理在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方面的优势。

本研究还发现在急救中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患者确诊时间、急救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提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协助临床诊断、临床急救方面有着显著优势。分析原因在于: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应用,能够快速针对患者的症状采取急救护理措施,有利于控制病情进展,从而对临床急救工作产生积极影响,促进救治工作的顺利,从而缩短确诊时间、急救时间。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应用,初步构建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中西医急救的标准化,结合患者病情变化特点及症状特点实施护理,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在检查、转运、治疗等环节的时间浪费,从而节约救治时间。但由于本研究缺乏对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指标的观察故在今后的工作中尚需做进一步的完善。且目前尚缺乏标准化的急性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急救方案,故还需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促进临床急救管理的规范化。

综上所述,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通过采取多种手段可缩短急救时间,并减轻神经功能的损伤,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利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在急性脑卒中的急救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穴位神经功能常规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夏季穴位养心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别受限于常规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