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税改新政背景下高职税务会计教学改革探索

2021-10-21梁少春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5期
关键词:税务会计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梁少春

摘要:在国家积极推动“金税四期”大数据的过程中,税务机关所掌握的信息更为详细,在税务工作方面的效率与准确性得到了显著提升,税收征管工作愈加智能化与规范化,企业对于税收风险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税制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税务会计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面临新的环境,如何培养优质的综合性财税人才,成为了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内容。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税务会计课程教学工作的现状进行探究,从教材、教学方法、内容以及师资等角度出发,推动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满足新时期企业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税改新政;高职院校;税务会计;教学改革

引言: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税务会计作为其中的重要课程,主要承担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育,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企业涉税业务的现状,掌握税务会计岗位所需要承担的职责。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实务会计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独立的进行纳税申报,同时开展完税处理等业务,提升其纳税风险控制能力[1]。因此,必须要针对税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完善税务会计教学机制,培养优质的会计人才。

一、高职税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改新政内容更新较慢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在财税新政方面的政策不断更新,特别是从2016年全面推行“营改增”政策以后,各项税改新政陆续推出,2018年开始征收环保税,2019年开始实施新个税法,2019年4月1日开始,我国增值税的税率调整为13%、9%、6%以及0%。2018年在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修改中,提升免征额至每月5000元[2]。在税改新政内容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高职税务会计教材并没有及时的更新,学生在了解相关政策时,更多的从网络途径获得。可见,在教材修订速度方面,明显滞后于当前税收政策的变革,对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定阻碍。

(二)教材内容脱离实务工作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涉税业务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日常发票的购买与缴销,销售发票的开具以及对外来发票进行复核,同时包括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应纳税额计算以及纳税申报等工作[3]。但是从高职院校所开展的税务会计教学来看,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并没有以实务工作作为基础,更多的是进行各个税种概念与应纳税额计算的教学工作,很少会涉及会计处理以及税务风险管理工作,造成学生无法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授课内容存在缺陷,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课时安排相对较少

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税务会计课程安排的时间相对较少,许多学校只安排了32个课时量。但是对于税务会计来说,其课程内容十分庞杂,需要向学生介绍现行的18个税种,同时在税改新政不断深化的情况下,企业对于税务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时安排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难深入的进行阐述,只能点到为止,重点介绍一些消费税、增值税以及所得税等重要内容。在面对其他税种的时候,学生只能是利用课后自学,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也影响了学习兴趣的培育[4]。

(四)缺乏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才培养中,需要满足技能型人才的发展需求,重视实践教学。但是从现阶段税务会计教学工作来看,不管是教材内容还是课程安排方面,实践教学的比重都很低,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理论教学中,影响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育。在企业完整的业务流程下,必须要满足涉税业务的需求,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但是受到课时因素、实训条件等制约,实践教学工作并没有得到有效开展,尽管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但是在具体的发票识别与费用报销方面,难度较大,无法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影响了未来工作的开展。

(五)师资结构不合理

从师资结构来看,高职院校更多的安排一些年轻教师来教授税务会计的课程,尽管其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在企业实践经验以及教学经验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就造成其教学工作更多的依赖教材,在单一教学方式的作用下,学生的积极性较低,无法真正的掌握教师传授的会计原理。特别是年轻教师在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很难引导学生形成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此外,并没有积极的引入企业兼职教师,校企合作存在明显不足,无法为企业发展培养优质的实用型人才。

二、税改新政背景下高职税务会计教学改革措施

(一)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在税制不断变革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在开展税务会计教学改革中,必须要及时的更新教材内容,授课教师也需要向学生传递税务总局出台的各种新政策,弥补教材内容中的短缺。与此同时,学校需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特点出发,组织学校骨干教师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及时的将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法律法规囊入其中,增加一些原始的报表、凭证以及生活案例,通过对工作场景进行模拟,提升教材的趣味性与丰富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与企业工作业务流程结合

在税务会计课程教学中,需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构建系统化的学习课程模式,加强与企业工作业务流程之间的融合,在教学活动中增加企业会计职业的知识技能,让学生了解税金的计算方式,同时增加涉税会计处理以及纳税申报等教学内容。通过加强与企业实际工作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就业以后,能够独立的进行纳税申报,解决税款缴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实现税务会计实际技能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摆脱以往教师为中心的束缚,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演练,掌握公司的涉税业务办理,提升会计处理能力。

(三)增加税务会计课时

高职院校需要提升对税务会计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增加税务会计的课时,从以往的32个课时,增加到80课时,同时增加30课时的实践教学课程,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来进行税务会计知识的传授。在充足的课时保障下,学生可以深入的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同时在实践操作工程中,实现自身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解决税务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通过增加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构建模拟真实企业的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各种原始票据与表格内容等,加深对税务会计岗位的认知。

(四)强化实践教学

税务会计课程体现出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高职院校必须要强化实践教学工作。首先,构建财税实训室,模拟实际工作环境,设置工商局、税务局、银行等场景,同时桀纣教学软件,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体验到未来的工作环境与流程。其次强化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可以邀请企业的资深财务人员,前往学校为学生提供实习指导,也可以组织专题讲座,让税务局专家向学生传递税改新政的内容,实现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

(五)优化师资结构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与专业知识,成长为“双师型”优质人才,实现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改善。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参与到教学培训、学习班中,积极的与其他学校教师进行交流,做到扬长避短。同时需要鼓励教师前往企业进行锻炼,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实际涉税业务处理,实现自身综合业务能力的提升。通过选聘企业的优秀人才,向学生传递真实的工作需求,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结束语:在金税四期的发展中,税制改革工作不断的深化,各种税收新政的出现,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須要不断的优化税务会计教学改革工作,从企业实际工作的需求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开展实践教学,熟练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综合型财税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心洁.税制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纳税,2019,000(025):P.15-16.

[2]严萍,王学勤,袁永辉,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专科院校税务会计教学创新策略[J].新丝路:上旬,2019,000(009):P.1-1.

[3]许浩然.税制改革背景下高校《税务会计》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经济,2019,420(03):46-47.

[4]刘华.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在新税收政策实施后困惑引发高职《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v.19(02):138-139.

猜你喜欢

税务会计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有关事业单位税务会计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探析国外税务会计的经验和启示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统分关系影响因素的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