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校园归属感的关系
2021-10-21康健
康健
摘要:“学会交往”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问卷形式对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支持与校园归属感进行调查,研究校园归属感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发现,学校的归属感会的增加会提高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支持也会通过增加校园归属感来影响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寄宿制中学;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支持;校园归属感
人际交往人将伴随人的一生,对人的生活、工作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并影响人一生的幸福感。当下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时期,在这个特殊的阶段,他们对于友谊和交往的需要最为渴求,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以满足他们对于快乐和安全感的需要。但是,这个阶段他们身心各方面比较幼稚。自身能力不足、交往技巧欠缺、知识经验的缺乏往往会出现人际交往危机。
国内外对于寄宿制中学生这一方面的研究較少,寄宿制学校相比于非寄宿制的学校而言,由于寄宿,与家长处于分离状态,在学校里与父母家人的交流很少,在日常生活中及人际交往中感到缺少父母的支持,所得到的家庭支持要远少于非寄宿制的学生,作为这个敏感的阶段,学校不仅成为他们学习的场所,更是赖以生存的环境,同伴关系不仅限于在一个教室里学习,更是一起生活的伙伴,因此作为寄宿制的中学生,他们对学校,对同伴的依赖性和需求感远远多于非寄宿制的中学生,他们在人际交往能力更容易收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所以,学校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对他们来说往往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寄宿制学校学生对学校有着更强的依赖与归属。
因此,本文在研究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支持和校园归属感的关系时,考虑了寄宿学生和非寄宿学生的差异,以达到更有的研究效果。
1 方法
1.1 被试
会宁县思源实验学校学生,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各100名学生,回收的有效问卷为237份,其中初一58名,初二80名,初三97名,男女比例接近1:1,非寄宿制学生41名,寄宿制学生194名。
1.2 工具
1.2.1 文献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零网络检索知网等等网络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阅读、分析、借鉴。
1.2.2 问卷调查法
(1)人际关系归因倾向
人际关系归因倾向量表采用Lefcourt编制的多维度一多归因量表(MMCS) 的人际关系分量表对受试者进行测查。
(2)由我国学者肖水源等人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3)由徐坤英编制的《中学生校园归属感问卷》,同时借鉴了周碧薇等人提出的研究方法进行完善。
1.3 程序
各年级各班级随机发放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期间保证每个年级人数相等,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在学生自习时间统一发放统一收回。
1.4 数据分析
用SPSS19.0相关分析进行分析检验。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是否寄宿会对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分产生影响,这与社会支持的问卷内容有一定关系,存在着由于是寄宿,在客观上会得到更高社会支持分数的问题,并且显著性不高,在此我们认为,是否寄宿对社会支持的影响较小。另外可以发现,性别对人际关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与中学生的行为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女生之间的关系一般都显得更为密切。
总的来看,寄宿与否对各个维度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把寄宿生和非寄宿生混合研究对结果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由于学校之间的寄宿条件存在着差异,因此在之后的研究中,我们还是应该先关注所选取的样本,是否会有由于寄宿制度存在所导致的样本偏差。
在分析完寄宿制度的影响后,我们在表二列出了我们所关注维度的相关关系。
在表二的相关分析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来自学生主观感受以及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来提高的维度。可以看出,学校归属感对人际关系存在着十分显著关系。也就表明,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来使得学生交往能力得到提高。同时,社会支持也十分显著地与学校归属感相关,证明学生所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会显著的影响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从而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此外,学校归属感影响到学生在校时间的幸福程度,因此提高学生的归属感也十分必要。
2 结论
由于中国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匀,很多学生远离家乡,到外求学,产生了寄宿制度。一般认为,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寄宿学生的心理状态会相对差些。但另一方面,由于寄宿生会与同学有更多的相处交流,因为排除寄宿与否的影响就很有必要。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学校归属感对人际关系存在着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也就表明,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来使得学生交往能力得到提高。而学校的归属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的硬件设施,可以通过改善校园的环境,例如增加校园的干净程度来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定期监督教师的行为,并对其针对性的提出意见。一个良好的教师,能够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同,让学生更乐意的参加班级活动,因此,学校应从投入和教师两部分抓起。
综上所述,在中学生的培养中,我们既要加大社会支持,也要提高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方能在学术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