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

2021-10-21杨艳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6期
关键词:酒店管理课程思政人才培养

杨艳

摘要:世界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促进了酒店业的大发展,酒店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人才输出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承担着培养酒店人才中坚力量的重任。文章对新形势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课程思政

引言

职业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职业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能够适应职场、适应社会、适应个人职业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内在素养,具有环境适应力及社会生存力,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匹配行业新需求。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新业态不断涌现、新技术更新迭代,酒店行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核心素养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与充实。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是适应新时代酒店行业发展,对接产业、行业、职业、岗位发展实际,实现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学生专业认同感不强,高就业率与高流动率并存

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出行的需求越來越大,酒店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如火如荼的状态,各大酒店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尤显迫切。近些年来,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无论在实习还是就业上都颇为抢手,很多酒店积极与高职院校对接,希望能有更多的优秀学生赴酒店工作。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很多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并不认同自己的专业,很难找到专业的归宿感。根据我们的调查,很多学生在酒店实习一个月后,就会产生倦怠感进而不断地跳槽,有些学生短短的一年时间,就换了5~6家酒店,每家酒店呆2到3个月,还刚刚适应工作岗位的节奏和工作内容,就又换下一家了。这样的结果很容易让学生一遇到困难就想逃跑,很难在工作中静下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利于学生的长期职业规划。

2.学生综合素质较弱,不能胜任日益发展的国际化和信息化发展

近年来,高职院校为了摆脱本科教育的模仿痕迹,加大了对实验实训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校企协作育人的大力推广,这都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一方面,学生对核心岗位的操作技能很快就得心应手;另一方面,酒店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却颇多不满,单单就是熟练岗位技能是远远不能够满足向客人提供优质服务的要求的。在国际化和信息化的今天,客人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国度,年轻一代对信息化、智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给酒店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3.学生职业道德修养不够,缺乏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现在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大多是“00后”左右,这个时代的学生思想上更加包容和开放,喜欢新鲜事物,依赖网络,但独立思考能力较弱;比较注重物质享受,但是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欠佳;喜欢实用主义,有较强的功利性,注重结果,忽视过程;强调自我,寻找自我,但往往迷失自我;注重个人得失,争强好胜,集体荣誉感不足。在工作中,更在乎自我的感受,不愿意受到规章制度的束缚,敬业协作性不强,抗压能力较差,很容易被负能量所引导。在酒店这个强烈需求服务意识的行业,很多学生拈轻怕重、计较暂时的得失,常常抱着一种敷衍、淡漠的态度对待工作,不求做好,只求做完,这是职业道德缺乏的表现。

二、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实施策略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策略

个性化培养是在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对学生素养、知识、能力进行最优化培育的途径,是新时代职业核心素养这一理念贯彻实施的路径表达。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的多渠道生源结构造成高职学生的个性差异化程度加剧。首先,高职院校需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及职业选择等生源特点,全面分析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内在需求,为学生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与氛围、营造互助友好的校风与班风、搭建职业核心素养培育平台,通过校内外创新创业平台、职业技能竞赛平台、大师工作室、专业实践活动平台、社会实践活动平台、文化活动平台等为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及能力的培育提供锻炼及发展的机会。其次,在培育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定期开展调研与访谈,基于学生职业认知规律,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实行“双导师制”,负责学生从职业初识、职业认同、职业发展与规划到职业坚定与自信的全过程培育。

2.拓宽专业课程设置,实施多元融合的课程体系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需创新课程体系的建设及实施,将职业核心素养培育全过程融入课程建设及教学过程,将职业核心素养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思政教育、信息素养教育融合起来,实现职业核心素养教育与跨学科教育的协同发展。高职院校通过实施“1+X证书制度”,校企深度合作,引入企业工作岗位、技术手段、操作流程、技能标准等职业要求,校企共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学生综合素养与职业领域能力要求的协调统一。同时,通过拓展开设信息数据分析及信息技术应用相关课程,选择代表产业先进发展水平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通过横向课题、实习实训的方式促进学生接触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及场景,运用信息技术及设备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增强学生的实际环境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现场综合素养及信息应用能力。

总结

当今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瞬息万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紧跟行业发展步伐,顺应产业融合升级、技术更新迭代的时代趋势,从人才需求端出发,遵循学生个体的差异化发展及成才规律,创新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发挥企业育人的关键载体作用,为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职业型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罗丹利,郭泉恩,周佳蜜基于信息技术的未来酒店发展方向研究[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92-97.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EB/OL].(2016-09-14)[2021-05-25]ht://edupeople.com.cn/n1/2016/0914/c1053-28714231.html.

[3]花殴,曾庆琪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逻辑及其课程建构[J]职教论坛,2019(6):50-55.

猜你喜欢

酒店管理课程思政人才培养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如何对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酒店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