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型急性期布病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病例报告

2021-10-21张志刚张心畅张秀会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0期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诊断

张志刚 张心畅 张秀会

摘要:布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1],能引起全身性网状内皮細胞增生,常伴随慢性脓毒症和神经、循环、生殖,尤其是骨关节系统的损害,容易转成慢性,以至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力。主要特征是长期发热、出汗、关节痛、全身乏力等[2]。故与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相近.如果临床辨证不细,诊断不准确,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及康复.

关键词:急性期布病;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59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我所2020年9月收住一例急性期布病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现将病史,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病史

张x x,女46岁,白城市洮北区青山镇农民。

该患者于2020年6月下旬开始出现发热、汗多、乏力、髋、膝关节疼痛等症状。

在白城市某个体诊所被确诊为“风湿性关节炎”。用中药治疗了一个月后,髋、膝关节疼痛加重,患者行走困难,后经邻居提醒,故来我所就诊。

查体:T 37.6℃  P 85次/分   R 18次/分  BP 16/10Kpa 面白,神清,消瘦,皮肤无黄染,无出血点。心肺(-)肝脾“B”超检查:肝脏稍肿大,脾厚4.4cm。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减少。布病血清学检查:SAT 1:800++  PAT 0.01+++  RBPT (#)。病人和个体医都未想到可能患布病的原因是:该患者没有羊、牛、鹿的直接接触史,结果病情延误了3个多月。到我所后经详细询问得知,其近邻家有养羊的,且该患者经常到此邻居家串门,故诊断该患者为亚急性期布病。

2、治疗

2.1  抗生素治疗

立即给予适量的抗革兰氏染色阴性菌药物治疗,采用头孢曲松钠并用阿奇霉素[3]。具体用法是头孢曲松钠2克,用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日1次,15天为一疗程,可用1~2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头孢曲松钠静点需做试敏,过敏者禁用。)阿奇霉素成人0.5克,1日1次,口服,15天为一疗程,可用1~2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注意事项:用药期间绝对禁酒。

2.2   中药治疗

在西药治疗的同时加服中药。根据中医临床辨证,亚急性期布病为湿热之邪,内侵脏腑,外阻经略,导致机体气滞血瘀,经络阻滞,湿重于热。治则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故用蠲痛汤[4]加减治之。方药:夏枯草[4]15g,双花15g,连翘15g,伸筋草15g,骨碎补20g,桃仁15g,红花15g,莪术15g,丹参25g,独活15g,续断15g,枳实15g,当归15g,川芎15g,炒苍术20g,薏苡仁15g,穿山龙30g,白鲜皮15g,黄芪30g。用法:每日一剂水煎3次,饭前或饭后1小时左右温服。20天为一个疗程,可用2个疗程,疗程间隔4~5天。第一个疗程结束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已正常,“B”超检查肝

脏已恢复正常,脾脏厚4.0cm,髋、膝关节疼痛减轻。第二个疗程中药方减白鲜皮,连翘,双花,加牡丹皮15g,赤勺15g,鹿含草15g,鸡血藤15g。治疗结束后再嘱患者做一次肝脾“B”超检查。

3、疗效判定标准[5]

3.1   治愈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功能障碍明显改善,劳动能力基本恢复。

3.2   基本治愈

主要临床体征消失,基本症状明显好转,功能障碍明显改善,劳动能力基本恢复。

3.3   好转

临床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3.4   无效

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

4、结果

中西药结合治疗一个疗程后,体温降至正常,出汗正常,乏力,髋、膝关节疼痛等症状明显好转。第二个疗程结束后“B”超显示肝脾已恢复正常,其他临床症状消失,功能障碍恢复,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正在进一步观察。

5、讨论

急性期布病与风湿性关节病容易混淆的征象是两种疾病的运动器官都经常受到损害,但两者又有所区别:布病多以侵犯大关节为主,风湿性关节病则以小关节的损害为常见。淋巴结和肝脾综合征在风湿性关节炎时极少看到,而布病患者则有可能出现淋巴结、肝脾肿大的症状。另外,实验室检查风湿性关节炎抗“O”试验为阳性,单纯布病患者抗“O”试验为阴性;血常规检查:风湿性关节炎病白细胞高,布病患者一般情况下白细胞降低。近来也有材料报道: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中有少部分是布鲁氏菌感染者[6],说明有些患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同时也可能已被布氏菌感染而患布病。这都要求临床医生对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再就是:布病患者有明显与羊、牛、鹿等牲畜的接触史。

总之,在临床实践中,常常见到一些疾病的表现与布病甚为相似,如果不很好的注意和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常常会造成误诊和漏诊。而布病的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对症治疗,对疾病的预后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长期发热易导致肝脾、神经系统、骨关节系统、泌尿系统的损害,可丧失劳动能力,并发症严重的可导致死亡,这就是布病给人们带来的最大危害。这一切要求我们医生在诊治过程中,要全面了解病史,及时发现病因,早期诊断,早期对症治疗,布病的预后还是很好的。

参考文献:

[1]  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M].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08,1.

[2]  王永成,曲显思,张洪普等. 布鲁氏菌病讲义[M].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1983,70.

[3]  张志刚,张立军,刘晔石25例儿童急性期布氏菌特点及治疗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6,21(2)112.

[4]  雷裁权主编.中药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7.

[5]  姜顺求主编.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95.

[6]  杨发莲,杨幸,杨慧等.233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布鲁氏菌抗体检测报告[J].地方病通报,2002,17(4),41.

作者简介:张志刚,1965年12月27日,男,汉族,吉林省白城市,大学本科,主任医师,布鲁氏菌病研究。

猜你喜欢

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诊断
蒙医温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分析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紧张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紧张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