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氧性脑病的效果分析

2021-10-21黄剑平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黄剑平

摘要:目的:分析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氧性脑病的效果。方法:经随机抽签方式对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氧性脑病患儿74例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分别有37例患者。参照组患儿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行全身亚低温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比较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研究组(97.30%)明显高于参照组(81.08%),P<0.05。比较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研究组拥抱反射、吮吸分反射、握持反射、肌张力上肢和下肢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氧性脑病行全身亚低温治疗效果理想,可将治疗安全性提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全身亚低温;新生儿缺氧缺氧性脑病;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9026(2021)10--01

缺血性脑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反射异常、呼吸缺乏规则性和昏迷,在新生儿围产期并发症中较为常见,特点体现为发病速度、有较差的预后和较高的疾病致残率,若不能及时治疗会对健康生长发育和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既往的治疗以常规疗法为主,包括:促神经恢复、镇静和降颅压,虽然可将病情恶化予以控制,但是有较长的治疗时间[1]。近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亚低温治疗应运而生,不仅可将神经后遗症减少,存活率会明显提高,使预后改善的同时日后残疾率显著降低。为此,本文将两种治疗手段进行比较,探究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氧性脑病的临床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经随机抽签方式对我院近2年的74例患儿展开研究,时间跨度为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所有患儿均为新生儿缺氧缺氧性脑病,分别归为研究组(n=37)、参照组(n=37)。研究组中,男、女患儿各21例、16例,最大胎龄41周,最小胎龄37周,胎龄均值为(38.96±1.46)周。参照组中,男、女患儿各20例、17例,最大胎龄42周,最小胎龄37周,胎龄均值为(38.60±1.90)周。检验2组新生儿缺氧缺氧性脑病患儿的年龄、性别等相关信息,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儿行常规治疗,对其水电解质平衡予以维持,严格把控血压和血糖,在此期间需给予营养神经,颅内压降低等治疗,同时还需辅以解痉、镇静以及促神经恢复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儿亚低温治疗,使用的颅降温仪器为SDL-V型号,协助患儿让其保持平卧位,并将其头部在亚低温冰帽放置,将自动挡开启配合降温处理,维持鼻咽部温度在34℃,治疗时间为72小时,必要时可配合复温治疗,如:暖箱和远红外线辐射等[2]。

1.3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评分,前者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后者包括:拥抱反射、吮吸分反射、握持反射、肌张力上肢和下肢评分。

1.4 数据处理

研究中涉及的数据输入软件SPSS26.0中,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检测均为双侧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组间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分别行全身亚低温治疗,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研究组更高,与参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2.2 组间治疗后的各项评分结果

分别行全身亚低温治疗,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研究组拥抱反射、吮吸分反射、握持反射、肌张力上肢和下肢评分改善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亚低温治疗可将继发性能量衰减进行有效预防并改善,使脑内ATP消耗减少的同时对HIE后生化级反应中的诸多环节进行抑制,效果较为理想。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应用可对后遗症的发生有效预防,对脑神经功能予以保护,加快脑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速度,同时可使炎症介质、氧自由基释放以及乳酸堆积明显减少,脑代谢下降的同时使正常脑血流和细胞能量代谢予以维持,在一定程度上可将脑代谢率和脑耗氧量明显下降,脑组织基础代谢减少的同时加快细胞结构和功能恢复速度,从而对神经功能予以保护[3]。另外,该治疗方法可对有害因子的释放、生长和白三烯B4的生成有效抑制,使脑水肿明显减轻,加快疾病恢复速度[4]。

数据表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拥抱反射、吮吸分反射、握持反射、肌张力上肢和下肢等神经功能评分改善优于参照组,表示亚低温治疗可将神经学评分得以恢复,整体治疗效果提升的同时肌张力改变率、原始反应异常率均可下降,从而对脑神经功能予以保护[5]。

综上所得,新生儿缺氧缺氧性脑病行全身亚低温治疗效果理想,可将治疗安全性提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柏源. 全身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J]. 吉林医学,2021,42(7):1580-1581.

[2] 赵倩倩. 循证护理对全身亚低温疗法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的应用效果观察[J]. 母婴世界,2020(18):176-177.

[3] 何露艳. 全身亚低温疗法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护理[J]. 健康必读,2020(17):100.

[4] 王林林. 对进行全身亚低温治疗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探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9):256-257.

[5] 李玉. 全身亚低温疗法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护理满意度评价[J]. 东方药膳,2019(18):118.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