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

2021-10-21赵丽梅

学周刊 2021年31期
关键词:有效引导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赵丽梅

摘 要:核心素养背景下,被动接受知识的“填鸭式”教学功效逐渐弱化,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背道而驰。教师应做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工作,构建学生自主参与的课堂学习模式,最终落实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切入点,针对“有效引导”策略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和分析。希望此研究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有效引导;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1-009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1.047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知识与能力并重成为教学的主流。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度、参与度、自觉性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难以真正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甚至导致学生常常远离课堂,难以真正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因此,唯有从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借助先进理念,应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才能够凸现学生主体性,实现高效数学课堂。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新课程理念有效革新了小学数学课堂模式,然而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具体来说,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占据课堂主导,学生缺乏思考机会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教师依然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将课堂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学生自主思考空间不足。教师常常采用讲解的方式进行知识灌输,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长此以往,不仅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逐渐产生厌烦的情绪,难以真正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过分关注学习成绩,忽视非智力因素

虽然新课程理念使得传统教学有所改观,然而过分关注学习成绩的现象依然严重,而学生的态度、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却常常被忽视,这样就限制了潜力的发挥,影响学生态度与兴趣,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些教师为了快速提高成绩,往往将自己的理解和经验灌输给学生,由学生强行记忆。在这种情况下,难以真正落实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

(三)忽视课堂引导,且引导内容单一

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束缚,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重课堂教学引导,致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逐渐变成一个枯燥的接受过程。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了课堂引导的重要性,由于研究并未深刻,无法从多个维度进行引导,致使引导方式比较单一。如此,学生的思维发散不足,并且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影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效果[1]。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

(一)构建轻松的数学学习氛围

良好学习氛围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强化“有效引导”的实际效果。学生在趣味、和谐的氛围中有利于身心放松,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的探究与教师的引导相得益彰,活化小学数学课堂,学生自主构建知识,获得学习经验。学习氛围与教师引导的有效结合,最终促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逐渐进入数学学习中。首先,教师应将自己从“教书匠”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学术探究方向,解决学生困惑,与学生一同探究、发现知识,最终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使得学生学习效率有效提升。其次,在构建轻松愉快教学氛围时,小学数学教师还应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灵活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课堂提问等手段,在学生探究的疑惑点、关键点进行重点引导与点拨,引领学生逐渐进入数学知识探究中,发现和构建知识。最后,小学数学教师在有效引导的时候,还应鼓励学生多多思考,当学生在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中,应给予一定的肯定、表扬等,持续强化学生的自信心,以便于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中[2]。

(二)引导学生对数学错误进行思考

在具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在数学知识讲解中进行引导,还应关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对学习中存在的错误进行思考。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在看待事物、分析事物的角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面对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关注数学错误资源,有效引导学生对错误资源进行思考、分析,最终在错误资源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基于此,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教师不应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因势利导,采取迂回的方法,借助有效的引导,促使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及时发现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究一套正确的思考模式。同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会逐渐学会自我验证和反思。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对错误资源进行梳理,对其进行分类和总结,引领学生在错误分析中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最终找到正确的解答方案,并收获相关的解题思路、解题技巧。此外,教师在有效引导学生对错误资源进行分析时还应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引领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差异化引导,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从错误中得到启发,将错误资源有效利用,增强学生思维能力,最终逐渐完成数学知识的高效探究[3]。

(三)结合教学情境进行有效引导

建构主义者在研究中认为:教学应使学生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作为目标。尤其是在面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手段时,唯有立足于这一联系,引领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体验中感知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首先,基于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借助情境教学有效引导的时候,应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已有知识等合理设置,这样才能够激活学生思维,将抽象、未知数学内容转变为学生熟悉、已知内容,增强学生的探究效果。另外,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排斥程度、畏惧心理,进一步提升了数学课堂的参与程度。其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运用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讲解一些数学公式、概念、定理等存在一定的难度。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将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构建数学抽象与实际具体现象的联系,引导学生实现数学抽象与形象之间的转化,体现数学知识的价值。最后,教师在借助教学情境引導学生开展学习时,还应关注情境趣味性,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情境,体现出数学知识的多元化,给学生“豁然开朗”之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活化学生思维,使其更好地参与到数学知识探究中[4]。

猜你喜欢

有效引导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有效引导开启物理精彩课堂研究
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新视角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