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妈妈为何要查“血小板抗体”

2021-10-21龚淞颂蔡晓红

江苏卫生保健 2021年9期
关键词:母体血型流产

●龚淞颂 蔡晓红

很多孕妈妈特别是二胎妈妈,在医院产检时会发现,医生除了常规的检查项目外,还给她开了“血小板抗体”的检查。上网一查,发现“血小板抗体”是用于诊断出血性疾病的检查,看上去和孕检并没有太大联系。那么医生要求做这个检测的目的何在?

医生解释道:如同血型有ABO之分一样,其实血小板也有属于自己的血型系统。胎儿血小板表面表达的抗原既有父亲的,也有母亲的,当母婴之间的血小板血型不合时,通过胎盘进入母体的血小板会刺激母体,导致母体产生针对胎儿血小板的抗体,即母体血小板抗体。

当此抗体再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后,会致敏胎儿血小板,可能会造成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FNAIT)。轻度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表现为胎儿表皮有瘀斑、瘀点等,重度则会导致宫内或胎儿颅内出血,甚至造成早期流产或死胎。

有早期流产史的孕妇,妊娠免疫的血小板抗体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且与流产胎次成正比关系。因此,这些孕妈妈在怀孕前和怀孕期需要检查血小板抗体,尤其是多次早期流产的孕妈妈。

除了妊娠,输血、输血小板、实体器官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也都会通过同种免疫,产生血小板抗体。

和Rh新生儿溶血病不同的是,由血小板抗体导致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在第一胎就会受到影响,孕14周时就有可能产生,导致胎儿血小板破坏。

因此,要在孕12~14周检测孕妇体内血小板抗体水平。一旦出现阳性,则提示存在母体血小板抗体,需要及时评估风险,采取相应的干预和治疗措施,如静脉输注人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治疗、宫内输注相容血小板、剖宫产等。

在胎儿出生前可再检测一次母体血小板抗体,若阳性,则提示临床医生需要做好胎儿患新生儿血小板相关性疾病的治疗预案,如新生儿换血治疗等。

猜你喜欢

母体血型流产
蒲公英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别自责,自然流产不一定是你的错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多胎妊娠发生的原因及母体并发症处理分析
三种稠环硝胺化合物的爆炸性能估算及其硝化母体化合物的合成
修辞是翻译思想的观念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