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与路径选择
——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

2021-10-21刘晓荣荣良骥

开发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白银兰州示范区

刘晓荣,荣良骥

(1.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兰州 730000; 2.甘肃省科技评价监测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

提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必须探索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的路径与模式,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梳理国内外科技创新试验示范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总结了科技创新示范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范例。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布局建设的创新驱动试验示范区,其建设和发展事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局。对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开展调查,从创新基础、产业规模、创新资源、创新效率4个层面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测算指标目标值和增长速度,并从完善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培育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大人才招引和服务保障、促进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深化东西科技合作与协作创新等方面提出路径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攻关期”[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在我国经济总体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科技创新更是成为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突出矛盾、培育壮大新动能、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区,是世界主要国家战胜危机、创造繁荣、引领产业、谋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的“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重要论述,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为欠发达地区发展提出要求,是欠发达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遵循。

一、我国科技创新示范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在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如何突出科技创新领航效应,我国在2009年就开始了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区的建设实践。2009年3月,国务院批准建设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长株潭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1个[3]。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由国务院批准,依托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建设,在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在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3]。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高位平台和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活跃区域,形成了多点辐射、系统布局、引领发展的良好局面。此外,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粤桂共建科技合作特别试验区、莞深科技产业联动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等科技试验示范区建设也相继推动。

习近平总书记调研宁夏时指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李克强总理在甘肃调研时指出,对西部地区要实行差别化的经济政策,在西部地区搞一些科技试验区[4]。甘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布局形成的重工业和科技基地,科技创新资源比较丰富,具有试验探索科技体制改革新路径、辐射带动欠发达内陆地区发展的巨大潜力。2018年2月1日,国务院批复甘肃依托兰州、白银两个国家高新区建设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5]。

二、国内外科技创新示范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对科技创新示范区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和非常典型的成功实践。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在区域创新潜力方面,通过对区域科技创新要素的质量、规模及结构类型等进行分析,研究区域发展的潜在能力;二是在区域创新实力方面,通过定量分析和对比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表现出来的各种创新成果,判定创新实力强弱,以及如何通过创新组织优化增强区域创新实力;三是在科技创新对区域增长的影响方面,研究科技创新引领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机理、环境,以及对区域整体竞争力的贡献程度等。实证分析主要是通过典型区域的个案研究,从企业创新、产业链上下游、地缘创新、产业集聚、创新政策支持、创新障碍等方面加以分析,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的“硅谷”、日本的九州、德国的慕尼黑、印度的班加罗尔等高新技术密集、创新体系高度发展的科技创新型区域或城市。

(二)国内研究进展

1.区域科技创新评价的研究进展

在区域科技创新评价的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体系。2001年,夏海钧在《中国高新区发展之路》一书中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主要包括5个:创新能力、经济实力、社会贡献、区位条件和国际化[5]。2002年,柳卸林、胡志坚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中分析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演化过程,建立一套综合的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对中国的区域创新能力做出了一个基本判断[6]。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1)专家评价法;(2)经济分析法;(3)数据包络分析法;(4)层次分析法;(5)模糊评价法;(6)主成分分析法;(7)集对分析法;(8)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

2.国家创新试验示范区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蓬勃发展,国内学者的关注程度日渐增加,相关评价研究成果也逐步涌现,主要是综合衡量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引领示范作用的发挥程度与作用效果。2015年,熊曦、魏晓通过“要素—结构—功能”方式,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北京中关村、天津、上海张江、武汉、深圳、苏南、长株潭、成都高新区、西安高新区、杭州10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7]。2016年,董微微、蔡玉胜运用统计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天津滨海进行研究[8]。

在创新试验示范区评价方面,2016年,汪晓梦、汪琛分析了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科技创新资源,构建了科技创新绩效评估指标,并运用灰色关联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试验区科技创新绩效存在的差异性和非均衡性,提出应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力度,优化科技经费投入效益,加强科技创新协同性发展,完善科技创新评估机制,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绩效[9]。2017年,王静等对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科技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研究[10]。2015年,张润泽分析了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的难点和关键[11]。2014年,汪继年提出甘肃建设兰白科技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创新化构建引导激励与创新追赶两个政策层次一体化发展的创新政策体系,解决诸多制约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的发展问题,将区域长期积累的特色产业基础、潜在科技“势能”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创新“动能”,打造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西部科技创新高地[12]。

与全国同类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区相比,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既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和典型性,也有一定的普适性和示范性。因此,建立一套可操作和可对比的评价体系,无论从国家对西部创新驱动发展的关注角度,还是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角度,以及甘肃创新驱动改革试验的探索角度,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现状

(一)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统计数据的获取途径

2017年,科技部、国家统计局印发《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实施办法》,在科学、规范的统计调查基础上对国家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价,指导和鼓励各地方参照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开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统计调查工作[13]。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统计调查数据来源于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创新调查,是甘肃省推动和落实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在地方实施的专项调查。2014年11月,科技部批复甘肃省依托兰州新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2017年,甘肃省科技厅制定《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统计制度》并报甘肃省统计局批复同意,对兰州新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年度创新调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由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组成,其统计调查数据根据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统计调查获得。

(二)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情况

1.经济发展概况

2018年,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生产总值达到373.37亿元,与当年排在甘肃省第9位的陇南市生产总值相当,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53%,较上年增长6.94%,超过全省生产总值的增速0.94个百分点。年末就业人口20.9万人,较上年增长0.38%。共有二级子园区11个,实际管理面积483.31平方千米,较上年增长17.95%(见表1)。

2.科技创新投入

2018年,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达到2.1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11.8%,高出甘肃省平均水平11.13个百分点。R&D经费支出13.92亿元,较上年增长21.17%。R&D经费占GDP支出比重为3.73%,较上年增长0.52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5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17.16亿元,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0.6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12个百分点(见表2)。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投入表现出非常明显的“龙头效应”和“示范效应”。

表1 2016—2018年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济发展概况

表2 2016—2018年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投入情况

3.产业规模

2018年,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较上年下降15.80%,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93家,较上年减少21家,主要受到甘肃省规模以上企业总量减少影响。高新技术企业较上年增加66家,发展到304家,增幅27.73%,实现营业收入596.33亿元,出口额46.92亿元(见表3)。发展亿元产值以上的产业集群63个,产值1 929.16亿元,其中传统产业集群28个,产值890.04亿元,占比46.14%;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35个,产值1 039.12亿元,占比53.86%(见表4和表5)。由此可见,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四新经济”(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引领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显示出较强的带动作用,冶金有色产业、新材料产业、现代服务业、轻工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是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代表性产业。

表3 2016—2018年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规模情况

表4 2018年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亿元以上规模的传统产业集群情况

4.创新人才

2018年,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R&D人员5 006人,较上年下降3.15%。万人R&D人员146.29人,虽然高于甘肃省平均水平5倍以上,但是较上年下降4.01%。拥有省级以上企业创新团队83个,比上年增加19个(见表6)。可见,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虽然吸引和聚集了产业领军人才、创业投资家和创新型企业家创新创业,但是总体上研发人才和产业技术人才处于流失状况,应予以重点关注。

表5 2018年兰州白银国家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亿元以上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情况

表6 2016—2018年兰州白银国家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人才情况

5.创新载体和平台

2018年,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中心、产品检验检测机构等各类服务机构74个,较上年增加21家,增幅达39.62%,很好地发挥了创新载体和平台的功能(见表7)。

表7 2016—2018年兰州白银国家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各类创新创业服务机构情况

6.吸引投资和税收优惠

2018年,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落实政策优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际引进内资279.08亿元,外商实际投资398.29万美元。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企业23家,实现营业收入12.11亿元。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177家,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95家(见表8)。

表8 2018年兰州白银国家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吸引投资情况

7.创新产出

2018年,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技术合同成交额共计43.59亿元,较上年增长22.89%。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6.61件,是甘肃省平均水平的近18倍。开发新产品、新技术247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67.13亿元,较上年增长15.17%(见表9)。由此可见,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较高的科技创新投入实现了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产出。

四、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评价

(一)指标体系的设计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评价测度标准和体系,因为其构成有单一高新区的,有多个高新区的,也有多个城市的,发展基础、批复时间、建设周期也不同。因此,本文从发展角度对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行评价,指标选取上突出创新引领,为了近期实现兰州高新区、白银高新区两个高新区内部比较,远期实现与国家其他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外部比较,采用省际共性指标,体现可比性和整体性。

表9 2016—2018年兰州白银国家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产出情况

(二)评价指标的选取

主要围绕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定位,兼顾借鉴吸纳、创新引领、简明实用的原则,从创新基础、产业规模、创新资源、创新效率4个层面,选取了12项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创新基础层面,选取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和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项指标,突出科技和经济整体发展能力;产业规模层面,选取高新技术企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万元GDP能耗3项指标,突出创新主体的培育和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创新资源层面,选取万人R&D人员、企业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各类创新创业服务机构3项指标,突出各类创新要素的集中程度;创新效率层面,主要选取技术合同成交额、高新技术企业出口额占营业收入比例2项指标,突出创新创业活动的氛围和活跃程度。

(三)评价方法

采用预期评价法,预测指标目标值和年均增速,测算对比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进度。

(四)评价指标预期值

2018年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按照5年建设周期,预期值测算至2022年。预测的基期数为2016年。预测时既考虑到了全国、全省的指标情况,也考虑了兰州、白银两市的指标情况,指标目标值预测及增速预计见表10。

表10 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预期值

五、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建议

(一)完善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支持政策体系

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出台加快推进兰州和白银两个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在2019年已经出台的《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基础上,省、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管委会积极跟进出台系列配套措施,形成支持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政策体系。通过推动出台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以法规形式规范和明确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管理体制、技术创新、人才支撑、服务保障等相关建设活动,按程序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二)培育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

培育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积极引进入驻域外企业,孵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加速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和大学科技园,在重点领域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企业在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积极打造产学研结合、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新动能新经济集聚的创新平台群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天水、嘉峪关、金昌、张掖等经济基础和创新能力较好的节点城市建设创新副中心和产业集聚区。

(三)加大人才招引和服务保障

兰州、白银高新区管委会设立专门的人才计划项目,培养各级各类智力人才参与、服务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开拓柔性引才引智渠道,进一步放宽人才招引限制,建立更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机制,鼓励支持高校、省属科研单位和企业自主引进人才。加大现有人才服务保障力度,特别是两院院士、重点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带头人、领军人才、青年优秀拔尖人才的服务和保障,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建设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团队。

(四)促进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

科学制定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形成精准定位、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配置资金链、部署服务链,联合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互补。在数字经济和新基建方面,精准谋划引进科技项目,促进产业结构提质增量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聚焦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实施“揭榜挂帅”科研立项制度,开展科技需求征集和成果推介,按年度立项实施重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引进储备创新项目和产业化项目,扶持推动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科技项目,推动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基础结构向高级化、产业链向现代化发展。

(五)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实施主体,推动创建兰州白银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促进科技经济的深度融合,完善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环境,积极推动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不断完善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技术转移体系示范机构建设,加快培养和壮大一批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促进科技成果与企业和产业融合落地。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向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兴产业培育,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开展国际科技招商,承接国际先进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与产业化。

(六)深化东西科技合作与协作创新

2019年,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张江高新区在上海签署了创新发展合作备忘录,全方位深化合作。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加强对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进理念、创新方法和路径的学习,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围绕产业和创新发展需求,依托兰州科技大市场及各省市科技成果发布平台,组织“异地联动+领域互动”“线下组织+线上展示”“项目发布+合作签约”等常态化系列活动,推动园区产业(企业)间的创新交流与合作,加快形成标志性合作成果落地。兰州、白银高新区管委会要加强与上海张江高新区管委会的战略协作,立足两区所需,借鉴经验模式,推动合作机制高效畅通、创新平台合力共建、关联合作加速实施。同时,深化与其他国家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经济区合作,建设跨区域协同创新利益共同体,加强区际间资源统筹协调,协同破解发展难题。

猜你喜欢

白银兰州示范区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我的兰州梦
兰州琐记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解码白银黑平台“杀人技”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
俄国白银奇葩罗赞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