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塌陷的多维测度
——来自284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2021-10-21王家庭李和煦袁春来
王家庭,李和煦,袁春来
(南开大学 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天津 300071)
提要:通过设计包含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国际化程度5个方面等维度的区域发展指标体系,并构建区域塌陷指数,从纵向和横向比较视角,对2008—2017年中国284个地级市的区域塌陷状况进行了实证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区域塌陷呈现出明显的蔓延趋势和差异化格局。在纵向比较视角下,中国区域塌陷的综合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并且在分维塌陷指数上呈现出国际化程度塌陷>环境塌陷>综合水平塌陷>人口塌陷>经济塌陷>社会塌陷的塌陷格局。在横向比较视角下,中国综合塌陷型城市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并在塌陷程度上呈现国际化程度>综合水平>社会维度>人口维度>经济维度>环境维度的差异化格局。(2)不同尺度下区域塌陷指数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区域塌陷指数大体上随着城市等级的上升而减小,国家级城市的区域分维塌陷指数表现总体上优于非国家级城市。在纵向比较的视角下,东部地区以及所在城市群区域的综合塌陷指数均高于西部地区,而在横向比较视角下则恰恰相反,东北地区综合塌陷指数则在不同比较视角下均处于塌陷区间。
一、引言
近年来,在国内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现实背景下,区域发展差距大、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1],以东北地区为典型代表的区域塌陷问题逐渐显露,主要表现为经济衰退、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加剧、人口流失等,不利于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与实施。因此,进入新时代,为了实现中国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区域塌陷研究,已成为十分迫切的现实问题。
国外对于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衰退”层面,如“urban decline(城市衰退)”“urban shrinkage(城市收缩)”及“falling apart(萎缩)”等。国外学者在研究此类城市群“衰退”“萎缩”过程中,大多基于两个视角:一是从某一区域出发,探讨该区域人口流失、经济发展迟缓等表象下宏观层面的“城市萎缩”,Franz[2]以德国东部为出发点,试图剖析城市群发展过程中的日益分化;二是从多个区域或某一国家层面出发,试图探讨宏观层面区域分化的产生及量化,Colavecchio[3]基于德国统一后第一个10年间各地区发展情况,分析德国当时各区域之间发展协同程度,Weaver[4]利用空间聚类方法,试图形成一种可以在美国任何城市复制的方法来量化选定城市或区域的“萎缩”程度。
国内学者对区域塌陷的研究多是基于相关政治经济背景,将一个地区的经济、资源、区位等条件与其他地区进行对比,或者从区域发展非均衡性、区域经济差距的角度出发,对区域某一发展特征的边缘化进行分析。区域塌陷的概念最早源于中国中部地区,对“中部塌陷”,早在199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就开展了对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研究,并在题为《中部地区政策研究》的报告中提出了“谨防中部塌陷”的观点。安虎森等[5]结合新经济地理学和循环因果机制,对“中部塌陷”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中部塌陷定义及成因,中部塌陷不是指中部地区绝对经济水平的下降,而是指中部地区增长速度相比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相对落后。周绍森等[6]基于东部开放、西部开发的现实背景下中部塌陷问题突出的现状,通过对2000年以来中部与东部、西部重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在透视“中部塌陷”问题的同时,提出了加快“中部崛起”的战略构想及建议。刘乃全等[7]以中部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3个地区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分析我国区域经济非协调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有学者从公共服务、教育、科学等众多角度出发,进一步沿用了“中部塌陷”的相关概念,来研究中部地区的相对落后问题[8-9]。此外,近年来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缓慢、人口流失严重,研究中将这种现象称为“新东北现象”[10],在东部地区繁荣开放、西部地区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新东北现象”的出现无疑也是一种对于“东北区域塌陷”的解读。刘金山和罗非以我国四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锈带”概念及典型特征,从经济、产业、科技、环境、社会5个维度构建“锈带”指标体系,测算2003—2016年我国发达地区城市“锈带”指数,识别“锈带”的时空分布及动态演变特征[11]。
现有研究对区域塌陷的定义还未形成统一标准,大多数学者将“中部塌陷”定义为中部地区相比于东部和西部的落后,并且这一“落后”并非经济体量上的落后,而是增长速度的相对放缓。对于“落后”的界定,杨胜刚等[12]指出“塌陷”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单一的经济总量指标并不能对其进行全面的概括,他们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以及城镇化水平3个方面入手,综合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区域存贷款情况等9项指标,探讨了“中部塌陷”的内在作用机制。然而,很少有学者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出发,对全国范围内区域塌陷进行测度和定量分析。
基于此,本文认为区域塌陷是指某一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持续衰退;在空间尺度上是某一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出现劳动力、资本等多种要素资源的相对流失[13]。为了进一步考察和判断中国区域塌陷的时空演绎特征,本文尝试从多个维度构建区域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构建的纵向和横向比较视角下的区域塌陷指数,对284个地级市进行多维实证测度。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区域塌陷的多维测度,需要构建区域塌陷指数,也就是将多个指标合成一个综合指标进而才能对各个地区的塌陷水平进行测度。选用熵值法计算出各地级市2008—2017年的综合得分,然后通过构建区域塌陷指数进行分析。
(一)纵向比较视角下的区域塌陷指数
纵向比较视角下的区域塌陷指数反映了区域多维增长速度的塌陷,具体计算如下:
Fi=sik-siy,i=1,…,284;y=2009,…,2017;k=2008,…,2016。
(1)
其中,sik表示i地区在基期k年的综合得分,siy表示i地区在第y年的综合得分。Fi数值越大,说明与基期相比报告期内i地区发展水平下滑越严重,即区域发展速度塌陷程度越高;Fi数值越小,说明与基期相比报告期内i地区发展水平提升幅度越大,即区域发展速度塌陷水平越低。
(二)横向比较视角下的区域塌陷指数
横向比较视角下的区域塌陷指数反映了区域多维发展水平的塌陷,具体计算如下:
(2)
本文收集了2008—2017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其中包括280个地级市以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的数据作样本,数据主要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WIND数据库以及部分市政府网站发布的公开数据。在数据处理上,以2008年为基期,对涉及价格的变量进行CPI平减,并利用Min-Max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缺失值,本文采用EM法进行补齐处理。
三、区域发展的多维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要测算区域塌陷指数,首先需要测算出各区域的综合得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单维度的经济指标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中国区域发展的真实现状,因此,本文将结合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从人口维度、经济维度、社会维度、环境维度、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选取区域发展的多维测度指标,并对选取依据进行阐释。第一,人口是区域发展依赖的基础,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从生产力的角度而言,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因此直接影响区域的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第二,经济对一个区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第三,社会秩序的稳定、风险的防范对于区域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衡量社会维度的指标非常繁多,高质量发展对社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第四,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严峻问题。环境污染主要包含3个方面:固体污染、废水污染和废气污染。城区绿化是重要的改善环境的措施之一,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对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尤为重要。第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全球化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之一。产业转移形成全球价值链,最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地区则成为全球化受益最大的地区。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从人口维度、经济维度、社会维度、环境维度、国际化程度5个方面构建了测度区域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构成。具体的指标选取和指标说明如表1所示。
表1 区域发展的多维测度指标体系
四、区域塌陷多维测度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根据区域塌陷指数测算方法,本文测算得到2011年、2014年、2017年284个地级市的区域塌陷指数以及分维度塌陷指数,具体分析如下。
(一)纵向比较视角下中国区域塌陷的多维测度结果分析
本文将2008—2017年的数据分为3个时间段,分别以2008年、2011年、2014年为基期,测算了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1年、2014年、2017年的区域塌陷综合指数和分维度塌陷指数,指数越高代表区域塌陷水平越高,根据区域综合塌陷指数以及多维度塌陷指数的测算结果,基于自然断点法(Jenks)将区域塌陷水平划分为高度增长、中度增长、轻度增长、轻度塌陷、中度塌陷、重度塌陷6类。
1.中国区域塌陷的总体分析
(1)区域塌陷的综合分析。总体来看,区域塌陷综合指数、人口塌陷指数、经济塌陷指数和国际化程度塌陷指数均值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环境塌陷指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社会塌陷指数则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见图1)。
图1 2011—2017年区域塌陷指数均值变动情况
从区域塌陷综合指数来看,全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1年、2014年和2017年的综合塌陷指数均值分别为-0.368、-0.331、-0.481,按照区域塌陷分类标准,可以看出3年均处于轻度增长区间。
从塌陷型城市数量来看,2011年增长型城市203个,其中轻度增长型城市11个,中度增长型城市31个,高度增长型城市161个;塌陷型城市81个,占比28.52%,其中高度塌陷型城市15个,中度塌陷型城市32个,轻度塌陷型城市34个。2014年增长型城市183个,其中轻度增长型城市13个,中度增长型城市24个,高度增长型城市146个;塌陷型城市101个,占比高达35.56%,其中高度塌陷型城市10个,中度塌陷型城市51个,轻度塌陷型城市40个。2017年增长型城市199个,其中轻度增长型城市138个,中度增长型城市52个,高度增长型城市9个;塌陷型城市85个,占比达29.93%,其中高度塌陷型城市10个,中度塌陷型城市39个,轻度塌陷型城市36个。
综上可以看出,虽然中国区域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增长态势,但塌陷型城市数量逐渐增多,中高度增长型城市不断减少,2008—2017年有超过1/4的城市出现塌陷现象,2017年只有1/5的城市处于中高度增长区间,这表明区域塌陷在中国已经不是边缘化显现,而是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常态。
(2)区域塌陷的分维度分析。表2反映了基于纵向比较视角下中国区域塌陷的分维度情况。
表2 2011—2017年区域塌陷的分维度城市分布状况
一是人口维度层面。2011年、2014年和2017年人口塌陷型城市数量分别为78个、66个和77个,其中属于重度塌陷型的城市数量依次为9个、10个、9个,中度塌陷型城市分别有23个、14个和12个,从总体塌陷数量上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变动,但从类型来看重中度塌陷型城市数量有减少态势。人口维度上塌陷比较严重的代表性城市主要有资阳市、固原市、齐齐哈尔市、伊春市、鹤岗市等。
二是经济维度层面。2011年经济塌陷型城市为65个,占比为22.89%,其中经济重度塌陷型城市9个;2014年经济塌陷型城市为76个,占比26.76%,其中经济重度塌陷型城市10个;2017年经济塌陷型城市为76个,占比26.76%,其中经济重度塌陷型城市9个。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区域经济在2011—2014年出现了小幅下滑,2014—2017年经济表现平稳,2017年全国有超过1/5的城市出现了塌陷现象,其中经济塌陷比较严重的城市有鄂尔多斯市、南阳市、通化市、鞍山市和宿州市等。
三是社会维度方面。2011年、2014年、2017年社会塌陷型城市数量分别为70个、32个和44个,占比分别为24.64%、11.28%和15.49%。其中,中重度社会塌陷型城市分别有13个、14个和10个,说明中国在2011—2017年,区域社会塌陷型现象有所好转,2017年社会塌陷比较严重的城市有运城市、百色市等。
四是环境维度方面。2011年、2014年和2017年环境维度处于塌陷状态的城市占比分别为45.42%、27.82%和27.82%,其中属于环境重度塌陷的城市数量分别为10个、8个和2个,环境中度塌陷的有31个、16个、15个。可见中国环境状况并不乐观并且在2008—2011年污染最为严重。
五是国际化程度方面。中国城市在国际化程度上塌陷最为突出,2011年和2014年塌陷城市数量占比均为51.06%,2017年国际化程度持续下滑,塌陷城市数量占比上升至59.86%。国际化程度塌陷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区域,代表城市主要有日照市、珠海市、铁岭市、东莞市和大连市。
通过对中国区域塌陷程度的多维度分析,发现近年来中国区域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在综合发展和分维度发展方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塌陷。整体来看,中国在区域塌陷程度方面呈现出国际化程度塌陷>环境塌陷>综合水平塌陷>人口塌陷>经济塌陷>社会塌陷的塌陷格局。
2.中国区域塌陷的多尺度交叉分析
为了更深入地把握纵向比较视角下中国区域塌陷状况,下面进行了多尺度交叉分析,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2017年基于纵向比较视角的区域塌陷指数多尺度交叉分析
(1)四大区域板块尺度。从四大区域板块尺度来看,东北地区区域塌陷综合指数最高,大于全国平均水平,接着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除东北地区处于塌陷区间外,其他三大区域均属于增长区间,可见2017年中国区域塌陷程度呈现东北、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态势。具体而言,分维度的塌陷状况分析如下:一是在人口维度上东部地区表现最好,其次是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这表明近年来东部地区凭借领先的综合发展水平吸引了更多人口,而东北地区2017年的人口塌陷指数处于塌陷区间,说明东部地区存在着严重的人口流失问题。二是在经济维度上中部地区遥遥领先,其次是东部、西部、东北。由此可见,自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后劲十足,而东北地区经济指数虽然处于增长区间,但在四大区域中排名垫底。三是在社会维度上东北地区位列首位,中部地区排名末位,西部和东部地区居中。四是在环境维度方面,作为老工业地区,东北地区环境相较于2014年持续恶化,并且2017年其环境指数表现为轻度塌陷,是四大区域中唯一出现环境塌陷的区域,而东部地区在环境维度亦表现不佳,位列倒数第二,说明东部地区在环境方面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五是在国际化程度方面,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处于增长区间,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处于塌陷区间,国际化程度指数反映了2014—2017年区域吸引外资能力的变化情况,东部地区国际化程度最高,东北地区在2014年达到峰值后一路下跌。整体来看,在四大区域中,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各个维度方面综合表现良好,东部地区存在国际化程度塌陷问题,而东北地区则面临人口、环境、国际化程度等塌陷的现状。
(2)城市群尺度。从城市群尺度来看,辽中南城市群在区域综合塌陷程度方面塌陷程度最高属于重度塌陷;珠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塌陷程度次之;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提升幅度最大,其综合塌陷指数均处于轻度增长区间。图2分别描述了2017年城市群尺度下中国地级市在综合维度、国际化程度、经济维度、人口维度、环境维度和社会维度的塌陷分布状况。具体而言,分维度的塌陷状况分析如下:一是在国际化程度方面,中国大多数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塌陷问题,其中沿海城市塌陷最为严重,自2014年以来国内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供给已经步入拐点,国际上美欧国家面临房地产调整和去债务化的逆向过程,欧洲实体经济持续下滑,人民币不断升值,中国出口贸易受到挑战,所以导致国内对外开放水平较高的地区,比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出现了经济、国际化双塌陷现象,代表性城市有杭州、绍兴、嘉兴、佛山、汕尾等。二是在经济维度层面,通过经济塌陷指数分布图可以发现各个区域均有城市发生经济塌陷问题,并且经济重心开始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2014—2017年,东北地区的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塌陷程度最大,东部地区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水平提升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城市群经济塌陷指数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成渝城市群在经济维度表现力超过了珠三角城市群,位居首位。三是在人口维度上,从空间分布来看,人口塌陷城市呈片状、块状分布,显现出非常强的地域关联性,大多集中在东北地区、中原城市群、川渝城市群、中部长三角城市群及周边城市。东部地区即使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增长极,个别城市在人口维度上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塌陷。各个城市的人口塌陷成因不同,对于东北地区而言,经济转型升级困难,工业“三废”污染严重,人们更倾向于向经济发达、生活环境质量高的城市迁移。再者,东北地区的人口老龄化严重以及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更是加剧了东北地区人口塌陷。对于中部城市而言,随着中部崛起战略、城市群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在经济水平上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也造成了城市之间恶意竞争、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致使人员频繁流动,经济欠发达地区成为人口塌陷的重灾区,例如淮安、商丘、六安、安庆等中部城市在人口塌陷指数上均处于重度塌陷区间。对于川渝城市群而言,重庆作为川渝城市群的增长极,在经济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指标表现方面均处于上游水平,在虹吸效应下,重庆周边城市人口不断向重庆集聚,使得重庆地区成为中国少有的人口高度增长型城市之一,而其附近的资阳市、广安市、眉山市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口塌陷。四是在环境维度上,处于塌陷区间的30个城市中,绝大多数城市均为沿海城市或工业城市。五是在社会维度上,根据图2f可以看出2017年中国各个城市群在社会维度层面表现最为稳定,基本都处于轻度增长区间。
(3)城市等级尺度。从城市等级尺度上来看,区域综合塌陷程度呈现副省级城市>普通地级市>全国平均水平>省会城市>直辖市的格局。表明除了副省级城市外,区域综合塌陷水平大体上与城市等级呈负相关关系,即城市等级越高,城市综合发展水平越高,出现区域综合塌陷的风险就越小。
分维度来看,省会城市在社会维度塌陷指数最小,副省级城市在环境层面改善幅度最大。直辖市在人口维度和经济维度表现最好,在环境和国际化程度维度塌陷指数最高,说明直辖市是最具人口吸引力并且经济水平提升最快的城市,但在环境维度表现最差,在国际化程度方面塌陷程度最为严重。
(二)横向比较视角下中国区域塌陷的多维测度结果分析
为了探讨中国区域塌陷在空间尺度上的演化和分布特征,根据区域发展水平的塌陷指数测算了2011年、2014年和2017年区域空间分维塌陷指数,指数越高代表区域塌陷程度越高。
1.中国区域塌陷的总体分析
整体来看,2011—2017年中国综合塌陷型城市在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而在塌陷类型上发生了明显的改善。2011年、2014年、2017年中国284个地级市综合塌陷指数处于塌陷区间的分别为174个、185个、184个,其中重度塌陷型城市由2011年的81个缩减至2017年的67个,高度发展型城市由2011年的7个增长至2017年的9个。自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中国实施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区域差距不断扩大,图3反映了中国自2011年以来基于横向比较视角的区域塌陷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中国区域综合塌陷程度呈现西部>东北>中部>东部的分布格局。
a 综合指数b 国际化指数c 经济指数d 人口指数e 环境指数f 社会指数图2 2017年中国区域塌陷指数分布资料来源:该图基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地图(审图号:GS(2019)1697)绘制,底图无修改,下同。
a 2011年
b 2014年
c 2017年
图4显示了中国区域塌陷的分维度情况,在5个维度中,国际化程度塌陷型城市数量最多,比例高达2/3,说明在国际化维度方面,中国区域两极分化程度最大,只有1/3的地级市国际化程度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其次是社会维度、经济维度、人口维度、环境维度。在人口维度方面,中国塌陷型城市数量由2011年的161个增加至2017年的169个,其中人口重度塌陷型城市数量由46个上升至59个,这表明中国人口塌陷现象不断扩散,塌陷程度不断加剧。在经济维度方面,中国2011年、2014年、2017年的塌陷城市数量分别为163个、166个、166个,经济重度塌陷型城市分别为40个、44个、44个,中度塌陷型城市分别为74个、85个、82个。由此可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自2011年至2014年有扩大态势,自2014年之后有所缓解。在社会维度方面,中国城市社会塌陷问题逐渐突出,社会型塌陷城市由2011年的177个增至2017年的187个,重度塌陷型城市数量由30个增至59个,扩大了1倍。在环境维度方面,中国2017年整体环境状况相较于2011年有所改善,环境塌陷型城市数量比例由44.71%下降至39.78%。在国际化程度方面,虽然2017年国际化程度塌陷城市数量相较于2011年增加了5个,但重度塌陷型城市由133个减少至91个,这表明国际化塌陷型区域的国际化程度在2011—2017年期间有了明显提高。
图4 2011—2017年塌陷维度指数
通过基于横向比较视角对中国区域塌陷情况的总体分析可知,中国区域发展在各个维度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在塌陷程度上呈现国际化程度>综合水平>社会维度>人口维度>经济维度>环境维度的差异格局。
2.中国区域塌陷的多尺度交叉分析
为了更深入地把握纵向比较视角下中国区域塌陷状况,下面进行了多尺度交叉分析,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1)四大区域板块尺度。依据四大区域板块综合指数的测度结果可知,中国区域塌陷的总体程度呈现西高东低、中部东北居中的分布格局。具体而言,分维度的塌陷状况分析如下:一是在经济维度和国际化维度方面,只有东部地区表现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表现垫底。这与中国长期以来实施的东部率先发展的非均衡区域战略有关。东部是中国经济的增长极,借助体制优势和区位优势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高水平的产业外向度以及区域经济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二是在人口维度方面,东北地区人口塌陷程度最高,其次是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在人口维度的发展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凭借自身的优越条件吸引了大量人才的流入,而东北地区却因为经济转型困难而长期处于人口流出的困境。三是在社会维度方面,中部地区塌陷最为严重,东北地区塌陷指数最低。由此可知,自中部崛起在战略实施以来,虽然中部地区在经济实力方面突飞猛进,但是在社会维度方面依然存在价格波动较大、金融支撑力度不够等问题。四是在环境维度方面,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依然低于平均水平,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三废污染尤为严重,日益恶化的环境状况极大地制约着东北地区的发展。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且在很大程度上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没有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
表4 2017年基于横向比较视角的区域塌陷指数多尺度交叉分析
(2)城市群尺度。从城市群尺度来看,城市群之间综合塌陷指数差异十分显著,由低至高呈现珠三角<长三角<海峡西岸<山东半岛<京津冀<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成渝<关中城市群的分布格局。
珠三角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辐射带动华中、华南和西南的龙头。2017年,珠江三角洲在十大城市群中综合维度、国际化程度、经济维度均处于领先地位,只有社会指数处于轻度塌陷区间,其中社会塌陷较为严重的城市有汕尾市、阳江市、惠州市等。
长三角是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是中国人才、资本、产业的重要聚集区。观察其各维度指数情况可知,长三角在经济指数表现位列第一,人口指数和国际化指数屈居第二,社会指标表现也在平均水平之上,而在环境维度方面出现了轻度塌陷,表明长三角在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其中环境塌陷属于高度或中高度塌陷的城市主要有苏州市、上海市、嘉兴市、杭州市等。海峡西岸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凭借区位优势在国际化维度方面得到了较高的发展,在社会维度均出现了一定的塌陷状况。
京津冀城市群综合实力排名靠前,人口塌陷指数最低,但是在经济维度存在轻度塌陷问题,经济塌陷比较严重的城市有沧州市、承德市、衡水市等。在京津冀城市群内部,作为双增长极的北京和天津综合实力十分靠前,2017年在284个地级市中分别位列第三位和第六位,而其他城市均在五十名之外,这说明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极化作用正在增强。
辽中南城市群是十大城市群中人口塌陷程度最高的城市群,该地区以重工业基地沈阳以及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大连为中心,工业体系完善,城市化水平高,但随着重工业持续低迷,辽中南出现了经济增长乏力、人口持续外流、人口老龄化严重等现实问题。中原城市群人口优势十分明显,但在其他维度表现不佳,经济结构的单一、教育水平的短板、郑州一地独大的不均成为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痛点。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以及关中城市群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受经济水平和区位因素的影响,这些城市群内部国际化程度普遍不高,综合指数均位于轻度塌陷区间。长江中游城市群对于促进中部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处于中上水平,其区域综合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成渝城市群近年来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关中城市群是综合实力最低的城市群,各个维度的发展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城市等级尺度。从城市等级来看,城市等级越高,综合塌陷指数越低,城市整体实力越强。分维度来看,人口塌陷指数、经济塌陷指数、国际化程度塌陷指数均随着城市等级的升高而下降,城市级别越高,集聚效应更加突出,越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而环境塌陷指数则恰好相反,也表明当前阶段经济等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在社会塌陷指数方面,省会城市最低,其次是直辖市、副省会城市。
(三)中国区域塌陷的类型识别
在对中国区域塌陷分别基于横向和纵向视角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文对区域塌陷内涵的分析,依据区域塌陷的特征将其划分为如下4种类型[13]。
增长区即为区域综合塌陷指数在纵向比较视角下处于增长区间且在横向比较视角下处于发展区间的地区,其中在横向比较视角下处于高度或中高度发展区间的定义为增长极,处于中度发展区间的定义为潜在增长区。对于增长极的地区不仅自身发展水平较高,并且整个区域的发展水平仍处于不断提升阶段,是中国区域发展的龙头,因此这些地区未来不仅要持续保持区域发展活力,也要发挥增长极的作用,辐射周围地区,促进中国区域的协调发展。
调整区即为区域综合塌陷指数在纵向比较视角下处于塌陷区间但在横向比较视角下处于发展区间的地区,这些地区的整体实力仍然处于中等以上水平,但是可能在现阶段受到某些因素的冲击,比如政策冲击、全球贸易环境恶化等,而导致以本地区为参照系,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出现下降的地区。因此对于处于调整区的地区而言,应及时调整区域增长模式,贸易依存度高的,要不断扩大国内市场,刺激内需,谨防国际贸易风险。
成长区即为区域综合塌陷指数在纵向比较视角下处于增长区间但在横向比较视角下处于塌陷区间的地区,这些地区的整体实力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言较为落后,但是整个区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于成长区的地区而言,应充分发挥现阶段区域优势,追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全面提高区域内部整体发展水平。
塌陷区即为区域综合塌陷指数在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视角均处于塌陷区间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仅近年来处于负增长而且还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准。对于塌陷区,区域内部已经丧失了经济活力,要素资源不断流向发展水平较高的增长区和调整区,在自身离心力和外部离心力的双重作用下,塌陷区引发了“塌陷—流失—再塌陷”的非正常局面[11]。
综上,依据区域塌陷类型的划分标准,本文将中国284个地级市划分为增长区(包括增长极和潜在增长区)、调整区、成长区、塌陷区(见表5)。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构建纵向比较视角下的区域塌陷指数和横向比较视角下的区域塌陷指数,对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区域塌陷状况进行了多维测度,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与启示。
(1)中国区域塌陷呈现出明显的蔓延趋势和差异化格局。2011—2017年,基于纵向比较视角下中国区域塌陷的综合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并且在分维塌陷指数上体现出国际化程度塌陷>环境塌陷>综合水平塌陷>人口塌陷>经济塌陷>社会塌陷的塌陷格局。基于横向比较视角下,中国综合塌陷型城市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并在塌陷程度上呈现国际化程度>综合水平>社会维度>人口维度>经济维度>环境维度的差异化格局。
(2)不同尺度下区域塌陷指数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区域塌陷指数大体上随着城市等级的上升而减小,国家级城市的区域分维塌陷指数表现总体上优于非国家级城市。在纵向比较的视角下,东部地区以及所在城市群区域的综合塌陷指数均高于西部地区,而在横向比较视角下则恰恰相反,东北地区综合塌陷指数则在不同比较视角下均处于塌陷区间。
表5 中国284个地级市的区域塌陷类型划分
(3)不同类型的区域塌陷应赋予不同的发展使命。在对中国区域塌陷分别基于横向视角和纵向视角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塌陷的内涵,可以依据各个区域塌陷的特征将其划分为4种类型:增长区、调整区、成长区、塌陷区。增长区中处于中高度发展水平的城市要发挥增长极的作用,带动周围城市的发展;调整区城市应及时调整区域增长模式,不断扩大国内市场,刺激内需,谨防国际贸易风险;成长区应充分发挥现阶段区域优势,追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塌陷区要加快城市转型升级,早日实现区域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