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与合理性分析

2021-10-21芹,刘

医药前沿 2021年26期
关键词:广谱不合理处方

于 芹,刘 茹

(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药剂科 北京 100043)

处方点评是临床管理的重要环节,主要为对门诊患者以及住院患者的用药处方以及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1-2]。定期对院内的处方进行有效点评并就用药不合理的现象进行改进,有助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以及医院内医疗质量的提升。抗菌药在临床的使用中十分广泛,常见的药物有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等,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滥用和误用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以及剂量的不合理使用,常导致抗菌药物治疗效果的减弱,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且长期使用常引发不良反应,影响医疗质量和安全[3]。本次实验着眼于此,研究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处方点评策略,并探讨不合理用药处方。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于2018 年2 月—2020 年8 月收录的5 000 份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其中包括科室有肛肠科、皮肤科、口腔科、妇产科、内科、骨科、儿科和急诊科,其中男2 542 例,女2 458 例,年龄22 ~63 岁,平均年龄(42.33±2.56)岁。

(1)纳入标准:①所有纳入本次研究的处方符合《抗菌药物临床管理方法》和《处方管理办法》制定的相关标准;②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2)排除标准:①患者患有精神疾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参考《处方管理办法》和《全国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专题整治活动方案》,并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对于我院门诊抽取的2018 年2 月—2020 年8 月收录的5 000 份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分析。

由我院科室主任、医务科科长、药剂科主任和临床药师等人员成立药物管理与评定专项小组,采用三级点评法对于本次回顾性研究纳入的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评价和分析,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进行重点科室的选择和评价。评定内容主要由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组成,并分析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是否合理、联合用药是否有效。并对于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进行用药措施的改进。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主要包括:(1)各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研究分析我院门诊对于青霉素类、抗真菌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不合理使用例数。(2)不合理处方情况:分析统计由于各因素导致用药处方不合理的情况,主要原因有:用药方案不当、重复用药、用药疗程或剂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当和无指征用药。(3)各科室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分析纳入本次研究的各科室用药处方不合理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由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述,行χ2检验,P<0.05 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各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分析

经对各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分析发现,头孢菌素类药品为我院门诊使用频率最高的抗菌药物,占75.04%;我院5 000 份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中有236 份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率为4.72%;在不合理使用的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药物所占比最大,为64.41%,且与其他种类的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及合理性统计表

2.2 不合理处方情况比较分析

对比不合理处方情况发现,用药方案不合理在不合理处方中占比最大,为57.20%,且与重复用药、用药疗程或剂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当和无指征用药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抗菌药不合理使用发生率及构成比统计

2.3 各科室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分析

对比各科室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发现,口腔科、内科和儿科相对于其他科室不合理使用率相对较高,其中内科的不合理使用率最高,占比为22.88%,与其他科室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各科室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发生率及构成比统计

3.讨论

抗菌药物的使用十分普遍,且广谱抗菌药在门诊中的使用尤为常见,对于感染部位不明确的患者常优先使用广谱抗菌药。但广谱抗菌药随着抗菌谱范围的增大,疗效有所降低[4-5]。长时间的广谱抗菌素使用导致患者出现耐药性,也造成药效的减弱以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由于临床医师以及药师的专业知识的生疏,常出现药物方案不合理、药物的使用时间和剂量不合理、重复使用等现象。因此,为保证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化和医疗质量的提高,需对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措施改进和规范。

本次实验着眼于此,对于我院门诊抽取的2018 年2 月—2020 年8 月收录的5 000 份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分析。在本次回顾研究中,经对各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分析发现,头孢菌素类药品为我院门诊使用频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且在不合理使用的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药物所占比也最大且与其他种类的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头孢菌素类作为广谱抗菌药,在临床上被大量、广泛的使用,但其抗菌效果和用药时间、剂量都存在一定联系,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或极易出现耐药性,从而导致不合理使用的出现;对比不合理处方情况发现,用药方案不合理在不合理处方中占比最大,且与重复用药、用药疗程或剂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当和无指征用药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提示医师存在一定专业知识缺乏的情况,导致对于患者的诊断不够准确或对于各类抗菌药物的特点以及具体适用范畴等不够了解,导致在出具处方时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而对比各科室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发现,口腔科、内科和儿科相对于其他科室不合理使用率相对更高,与口腔科、儿科都具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在内科中存在大量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出现,且对于未明确具体病灶的患者常预防性的使用广谱抗生素以缓解病情,由此导致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的发生。

综合诸多因素,在临床的实际用药中,应提升临床医师的相关专业素质,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穿刺涂片等多种手段进行疾病的综合临床诊断,且对于医师和药师都应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并增强临床药师与医师的交流与合作,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窄谱抗菌药以及规范使用的剂量[6]。在提高治疗的同时,也可避免广谱抗生素使用产生的耐药性的出现。而对于不明感染部位或原因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广谱抗生素,且因尽快通过病原生物学检查等手段进行感染病灶的明确诊断,从而减少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时间。

综上所述,对于抗菌药物处方的点评能够有效地分析各类抗菌药物以及各科室对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从而及时改进,促进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科学、安全的使用。

猜你喜欢

广谱不合理处方
婴幼儿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人间处方
厦门大学科学家发现乙型流感的新型广谱中和抗体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诱导广谱中和抗体的HIV-1疫苗研究进展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处方
广谱哲学关于社会历史研究的方法特点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